永发信息网

“格雷欣定律” --“劣币驱逐良币”是怎么出现的?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5 12:12
  • 提问者网友:蔚蓝的太阳
  • 2021-10-14 16:39
“格雷欣定律” --“劣币驱逐良币”是怎么出现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10-14 17:40
十六世纪的英国商业贸易已经很发达,玛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代铸造了一些成色不足(含银量)的铸币投入流通中。当时在英国很受王室重视的金融家兼商人托马斯.格雷欣发现,当面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铸币同时进入流通时,人们会将足值的货币储藏起来,或熔化,或者流通到外国,最后回到英国偿付贸易和流通的,则是那些不足值的货币,英国由此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于是托马斯.格雷欣向伊丽莎白一世指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并建议,恢复英国铸币的足够成色,以恢复英国女王的信誉和英国商人的信誉,使在贸易中不受不足价值铸币的损失。1858年英国经济学家亨利。麦克劳德在其《政治经济学慨要》中首次用“格雷欣定律”命名了这一货币流通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特殊现象。 “劣币驱逐良币”是货币流通中一种货币排斥另一种货币的现象。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即所谓良币,必然被收藏,熔化,或输出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即所谓劣币,则充斥市场。其实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作家亚里斯多芬的著作中就已提出。公元前175年我国西汉文帝五年,朝廷铸行减重四铢“半两”钱,恢复允许私铸钱。大臣贾谊根据多年对货币流通的观察指出,百姓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钱法不立”“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造成了“奸钱日繁,正钱日亡”的现象。简明扼要指出了钱币规格成色没有统一的危害,进而提出立钱法,确立国家铸造法定钱币的垄断地位,才能消除货币的混乱状态。“奸钱日繁,正钱日亡”形象地描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特殊现象,比英国托马斯.格雷欣公元1559年提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早1700年。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10-14 18:56
十六世纪的英国商业贸易已经很发达,玛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代铸造了一些成色不足(含银量)的铸币投入流通中。当时在英国很受王室重视的金融家兼商人托马斯.格雷欣发现,当面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铸币同时进入流通时,人们会将足值的货币储藏起来,或熔化,或者流通到外国,最后回到英国偿付贸易和流通的,则是那些不足值的货币,英国由此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于是托马斯.格雷欣向伊丽莎白一世指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并建议,恢复英国铸币的足够成色,以恢复英国女王的信誉和英国商人的信誉,使在贸易中不受不足价值铸币的损失。1858年英国经济学家亨利。麦克劳德在其《政治经济学概要》中首次用“格雷欣定律”命名了这一货币流通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特殊现象。 “劣币驱逐良币”是货币流通中一种货币排斥另一种货币的现象。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即所谓良币,必然被收藏,熔化,或输出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即所谓劣币,则充斥市场。其实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作家亚里斯多芬的著作中就已提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