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浅析由“美德是否可教”引发的思考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19 08:34
  • 提问者网友:斑駁影
  • 2021-12-18 19:39
浅析由“美德是否可教”引发的思考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岸风
  • 2022-01-05 20:54
综上所述 ,美德可以传授给被教育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授过程的结束。借助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育方法,美德教育应该包括三个阶段:第一,在美德具体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提出问题,使受教育者 自觉发现自身理念中的误差;第二,在对话中,引导受教育者解决心中的疑惑,在反复的辩论中展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德知识;第三,在获得美德知识过程中,受教育者不断总结并反思,认识 自己,从而规范 自己的行为。恰恰是这样一种教育方法对美德变得可教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促成了贴近自我的美德教授的环境
,而且,在主动讨论的过程中,美德可教的实践性逐渐加强。
  三、巩固美德教授效果的途径
  认知不等于接受,接受不等于践行。认知必须得到受教育者的理解、认同和接受,这是美德内化的基础性条件。这就对美德知识的教授过程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德知识教授的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 ,重视知识灌输与教育者身教相结合。知识灌输就是用直接的方式教授美德,这种方法对学生品行的影响即使有,其数量也是少的,其程度也是轻微的。当今世界最为成功的美德教育是美国的品性教育。品性教育认为,列给学生一些美德条目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些条目并不是要求学生背诵,而是久而久之在学生的思想体系中形成关于美德的印象。知识的传输大多是在课程中完成的,但这些课程多为隐性课程,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样不易引发逆反心理
,可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比较突出的是,在美国,美德教育是与历史学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历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信念。因此另一种方式就是教育者的身教,即教师、家长等在日常生活中把美德知识以实践的方式解释出来并传递给学生、孩子,为接受教育的人提供一个榜样示范,促进美德知识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第二,激发个人美德需求,培养美德情感。克服当代美德知识传授过程低效的状态,就要在教育中激发受教育者的美德需要 ,从他们最关心的美德知识出发,用易于接受的形式,使他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因为美德需要是德育的出发点和推动力。美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美德现象和行为规范的内心评价和态度。受教育者得到理性认识,而得不到生活中感性认知的支撑,缺乏相应的美德情感 ,一切美德知识就只停留在了口头上。如果一个人一旦有了美德需要及美德情感,就会形成自我觉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美德教育当前面临着全球化、生态危机、网络社会的挑战,因此激发美德需要,培养美德情感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美德的教授应放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同样,美德知识的教育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社会生活发出力量才成为真正的美德教育。生活是美德生长的土壤。一个人拥有美德的知识却没有在社会生活中运用,那么美德就无法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无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掌握美德知识 ,就应该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生活。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真实的美德要求。这样 ,不但可以检验习得知识的正确性,也可以促成自身道德规范的不断完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途径可以发挥美德知识教育效能的最大化。如继续扩大美德教育的宣传面;提供法律支持,使其制度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美德知识传授的人文环境,等等。
  总的说来,美德作为知识是可以教授的。作为教育机构,应该大胆探索符合学生特点和世界潮流的美德教授方法,使学生们感到德育目标可亲、可信,明确具体,并将这种目标内化为自己的主动追求,美德的教授才会真正收到实效。本质上来讲,教授美德知识是为了追求善的和谐的生活,通过教师的教导、榜样的影响、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努力以及社会的检验,这样的生活指日可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煞尾
  • 2022-01-05 21:24
应该不是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