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 明境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请正确解释什么意思
菩提本无树 明境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请正确解释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4 13:46
- 提问者网友:凉末
- 2021-03-13 22:0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3-13 23:39
这个偈,是禅宗六祖惠能的见道偈。
这个道,即是宇宙实相。只有真正见道的人,才能明了这首偈的正确意思。但,真正见道的人明白,这种和“道”有关的内容,是不宜给没有见到的人解释的,以免给听者增加概念框框,最终耽误求道者真正见道。
所以,在禅宗,有公案一说,都是让求道人参!
在《五灯会元》和《景德传灯》中,有许多开悟者,在悟道后,都真心感谢他们的师父当年没有给他们说破这些公案的底,都深深知道:如果当年知道了这个底,则自己的悟道都会是假的。
现在网上,已经有许多想显摆自己无所不知的人,把前代公案的底(包括你提到的这首见道偈的意思)透露出来,这种做法,已经障碍了许多求道人,同时让更多好奇者对此添油加醋,搞得似是而非。
如果你是求道人,劝你不必心急,要靠自己的能力来参,之后的悟才是真悟。
如果你不想求道,这个偈子不必求解,会把人逼疯。
当然,如果你一定要好奇,一定要满网彻搜,也只好由得你随意。
这个道,即是宇宙实相。只有真正见道的人,才能明了这首偈的正确意思。但,真正见道的人明白,这种和“道”有关的内容,是不宜给没有见到的人解释的,以免给听者增加概念框框,最终耽误求道者真正见道。
所以,在禅宗,有公案一说,都是让求道人参!
在《五灯会元》和《景德传灯》中,有许多开悟者,在悟道后,都真心感谢他们的师父当年没有给他们说破这些公案的底,都深深知道:如果当年知道了这个底,则自己的悟道都会是假的。
现在网上,已经有许多想显摆自己无所不知的人,把前代公案的底(包括你提到的这首见道偈的意思)透露出来,这种做法,已经障碍了许多求道人,同时让更多好奇者对此添油加醋,搞得似是而非。
如果你是求道人,劝你不必心急,要靠自己的能力来参,之后的悟才是真悟。
如果你不想求道,这个偈子不必求解,会把人逼疯。
当然,如果你一定要好奇,一定要满网彻搜,也只好由得你随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3-14 00:33
这句话在字面理解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这是佛家六祖慧能顿悟的体现,佛主张佛法以无念为宗旨,无相为主体,无住为根本。所谓无相,应是既看到事物的相状,又不拘泥留恋于它。所谓无念,就是既看到事物的相状,又不以之为心念。所谓无住,乃是人的本性,任何心念都不可能停留静止,一切心念都是循环延续的,都不应该被外境所沾染和影响。神秀的渐悟正是局限于没能参透佛学要旨,不但留恋于事物的相状,还把它具体化了,这就违背了无相无念的最高境界。慧能认为心静一切才能静,心空是一切才能空,心明一切自己明,本来是明亮的心境,何来的尘埃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