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江宁织造是什么官职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05:22
  • 提问者网友:心牵心
  • 2021-01-23 10:11
江宁织造是什么官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1-23 11:18
问题一:清代江宁织造和苏州织造谁的官职更大?各是几品? 明、清都在南京设局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明由提督织造太监主管。清初仍旧。顺治时曾由户部差人管理,旋仍归宦官之十三衙门,每年派人。康熙二年(1663),改由内务府派员久任。衔名初称“驻剳江南织造郎中”,后改为“江宁织造郎中”(或员外郎)。曹玺为首任郎中。其子寅,孙颙、頫亦任此职,至雍正五年(1727)曹頫罢官止,前后六十余年,不由曹氏任职的时间,不过六年。曹氏三世在官时,常以密折报告各处情况,实为康熙帝的耳目。问题二:曹雪芹家族的“江宁织造”相当于如今的什么职位 知乎上比较靠谱的就是说相当于现在工业部主管纺织的部长问题三:明朝时有江宁织造这个官职嘛 有的。
明、清都在南京设局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明由提督织造太监主管。清初仍旧。顺治时曾由户部差人管理,旋仍归宦官之十三衙门,每年派人。康熙二年(1663),改由内务府派员久任。衔名初称“驻扎江南织造郎中”,后改为“江宁织造郎中”(或员外郎)。问题四:古代织造是几品官? 正五品.
清朝时,江宁、杭州、苏州三处各设织造监督一人,简称“织造”。织造是不属于常设官缺,例以内务府司员简派,事实上多是由资深的内务府正五品郎中出任。原则上织造每年更替一次,但可以连任,所以出现像李家、曹家那样长期担任织造的世家。
清制,织造官由内务府派遣,虽然内务府郎中仅为正五品,但派到地方后属钦差性质,与地方长官平行,权势较大。不仅管理织务、机户、征收机税等,亦兼理采办及皇帝交办的其他事务,且监察地方,可专折奏事,行文中称“织造部堂”。问题五:江宁织造局局长是什么官 副省长问题六:江苏制造是一个什么样的官?清朝的官衔,四品。 江苏织造吧? 清代在江宁、苏州和杭州三处设立的、专办宫廷御用和官用各类纺织品的织造局。管理各地织造衙门政务的内务府官员,亦通称织造。
明代在三处旧有织造局,久经停废。清顺治二年(1645)恢复江宁织造局;杭州局和苏州局均于四年重建。八年确立了“买丝招匠”制的经营体制,并成为有清一代江南三织造局的定制。
江南三局重建之初,对于督理织务的织造官员,曾一度袭用明制,派遣织造太监督管。顺治三年改以工部侍郎一员总理织务,旋简选内务府郎官管理江宁、苏州、杭州三处织造局,名曰织造,实为皇帝的亲信和耳目。三织造局重建时,并不是经常维持生产。康熙七年(1686)以后织造始逐步走上正常的途径。
清代江南织造通常分为两部分。织造衙门是织造官吏驻扎及管理织造行政事务的官署;织造局是经营管理生产的官局工场,生产组织各有一定的编制。苏州织造局分设有织染局(一名北局)和总织局(一名南局)。局内织造单位分为若干堂或号,每局设头目三人管理,名为所官。所官之下有总高手、高手、管工等技术和事务管理人员,负责督率工匠,从事织造。江宁织造局之下分设三个机房,即供应机房、倭缎机房和诰帛机房,技术分工较细,按工序由染色和刷纱经匠、摇纺匠、牵经匠、打线匠和织挽匠等各类工匠操作,具有工场手工生产组织形式的特点。
在织局生产编制下,由于清代废除了明代匠户制度,采取雇募工匠制。工匠被招募到官局,不仅服役,而且还遭受严格的封建强制,并非完全自由的劳动者。其来源主要是官府招募的各色局匠,他们系官局编制内供应口粮的额设人匠,故一般又称为食粮官匠。这类工匠雇募到局应差后,如不被革除,不仅终身从业,并且子孙世袭。织造局还招收工匠的子侄为幼匠学艺,然后升正匠,即所谓长成工。此外,织局还用承值应差和领机给帖等方式,占用民间丝经整染织业各行手工业工匠的劳动,作为使用雇募工匠的补充形式。在“领机给帖”方式下,民间大批机户机匠隶属于织局,往往沦为“官匠”,即“机户名隶官籍”。所谓“领机给帖”,指由织造局拣选民间熟谙织务的殷实机户机匠承领属官局所有的织机,同时将承领者的姓名、年貌、籍贯造册存案,并发给官机执照,这些机户机匠从此即成为织局的机匠,又称“官匠”。他们从官局领取原料和工银,雇工进局使用官机织挽,保证了官局织造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他们又大多自有织机。领帖替官局当差后,还可自营织业,遂具有“官匠”和“民户”的双重身分。但由于在官局当差负责包织,势必影响其原有的自营织业,加以官局的剥削榨取,使得他们往往破产失业。
清代江南织造三局,从17世纪40年代重建时起,到18世纪40年代经过一度调整生产时为止的一百年间,各局的设备规模不断缩减,其主要生产工具——织机额数,清初有两千一百余张,乾隆十年(1745)下降到不足九百张,不过仍大于明代在南京及苏、杭所设织局的规模。而各局拥有的招募匠役人数比较稳定,一般在两千人以上。苏州局在顺治四年共有匠役两千五百余名,康熙二十四年有匠役两千六百余名。江宁局的三个机房,乾隆三年共有匠役两千九百余名。杭州局原定额数不详,大致也在两千人以上。乾隆十年江南三局匠役总数为七千名左右。
江南三局经费的来源,完全靠工部和户部指拨的官款,其中工部拨款占百分之五十五,户部占百分之四十五,然后根据织造任务和生产能力的大小分配给三处织造。工部户部拨款虽有数字,但与各局的实际费用并不相同。从总体看,织造局的实际费用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如雍正三年(1725)江南三局的实际费用为二十一万三千余两,嘉庆十七年(1812)则降至十四万两,反映出清代官营织造工业的规模日益衰落。
由于清廷......余下全文>>问题七:清代织造郎是什么官职 明、清都在南京设局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明由提督织造太监主管。清初仍旧。顺治时曾由户部差人管理,旋仍归宦官之十三衙门,每年派人。康熙二年(1663),改由内务府派员久任。衔名初称“驻扎江南织造郎中”,后改为“江宁织造郎中”(或员外郎)。问题八:清朝的苏州织造官是什么级别啊? 正五品.
清朝时,江宁、杭州、苏州三处各设织造监督一人,简称“织造”。织造是不属于常设官缺,例以内务府司员简派,事实上多是由资深的内务府正五品郎中出任。原则上织造每年更替一次,但可以连任,所以出现像李家、曹家那样长期担任织造的世家。
清制,织造官由内务府派遣,虽然内务府郎中仅为正五品,俯派到地方后属钦差性质,与地方长官平行,权势较大。不仅管理织务、机户、征收机税等,亦兼理采办及皇帝交办的其他事务,且监察地方,可专折奏事,行文中称“织造部堂”。问题九:江南织造是什么? 历史记载,康熙六次南巡,后四次(康熙38、42、44、46年)都由曹寅、李煦承办接驾大典并奉康熙先后驻跸于江宁织造署和苏州织造署。曹寅、李煦为此而落下巨额亏空,为后来两家的抄家和政治败落埋下了祸根。康熙23年(1683年),曹寅的父亲曹玺在江宁织造任上逝于金陵。玺生前曾蒙获康熙赐蟒服、加正一品、赠御书敬慎匾额,及御制诗。此年康熙即南巡至金陵。亲至江宁织造署,抚慰遗孤,遣内大臣特地致祭,当时在康熙身边担任侍卫的曹寅守丧金陵,并以郎中职协任江宁织造。曹寅为纪念父亲,改变原来书斋名荔轩为楝亭并以此为号。曹寅以楝亭为名广邀天下文人名士和画家结集纪念父亲,前后一年时间。这件事非常成功,也使楝亭和曹寅在当时获得很高的声誉。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是最早写下纪念诗文的人之一,也是曹家的老朋友了。尤侗是另一卷的第一位作者,他在挽诗前面的序言中写道:孝子奔丧之后,寄予画册,阅之乃一楝树,司空所手植树也。康熙24年曹寅奉命回京。后曹寅于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出任苏州织造,三十一年调任江宁织造,直至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21年)病逝,任职二十二年,驻江宁二十年。康熙六次南巡,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曹寅主持接驾四次。根据红学家考证,曹玺有二子:长子曹寅生盯顺治十五年,其生母乃明遗民顾景星之妹顾氏;次子曹宣生于康熙元年,应为孙氏亲生。孙氏曾为康熙帝幼时保母,康熙三十八年清圣祖第三次南巡时曾面见孙氏,并赐萱瑞堂匾额。当时著名官僚兼文人冯景和毛际可都撰有《萱瑞堂记》。问题十:清朝时江宁织造局的产品收入归谁所有 5分归内务府所有,内务府就是皇上的私人金库。内务府的组织渊源于满族社会的包衣(奴仆)制度,其主要人员分别由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旗)所属包衣组成。最高长官为总管内务府大臣,正二品,由皇帝从满洲王公、内大臣、尚书、侍郎中特简,或从满洲侍卫、本府郎中、三院卿中升补。凡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各种事务,都由内务府承办。内部主要机构有广储、都虞、掌仪 、会计、营造、慎刑、庆丰七司,分别主管皇室财务、库贮 、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礼仪、皇庄租税、工程、刑罚、畜牧等事。另有上驷院管理御用马匹,武备院负责制造与收储伞盖、鞍甲、刀枪弓矢等物,奉宸苑掌各处苑囿的管理、修缮等事,统称七司三院。内务府还有三织造处等30多个附属机构。此外负责管理太监、宫女及宫内一切事务的敬事房也隶属总管内务府大臣管辖。1911年辛亥革命后,废帝溥仪仍居宫内 ,为皇帝服务的内务府也得以保留,直至1924 年溥仪被驱逐出宫为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