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解脱在佛经中如何读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7 14:34
  • 提问者网友:自食苦果
  • 2021-10-17 11:39
解脱在佛经中如何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摆渡翁
  • 2021-10-17 12:16
佛经裏的正音是:解(jiě)脱(tuō) 不念“谢”。  所谓解脱,是针对人生而言,因此也就是人生的或人性的解放,是解除束缚和脱离束缚。解脱束缚,意味着自由。解脱因此便是自由。但是,自由是有范围的,社会的人的自由以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为限。这样的自由要由法律来保障。自由不等于放纵,自由也有其限度。要求自由的倾向,是主观状态对于客观状态的一种反抗,这种反抗的动力,几乎也就是生命的本能。在佛教看来,动物甚至植物都有自由的要求,都会有反抗不自由的本能。  草木的生长,反抗了地球的引力,才能从地面向空中发展,这种自求发展的动力,就是要求自由的一种反抗。动物园的禽兽,更不用说,绝不是它们的自愿野生的动物乃至昆虫,它们都有一种自求生活的本能,也必有一种抵抗环境的能力;纵然是家畜,也没有不为它们的生存而奋斗的。人类,对于自由的要求,比异类的动物,更加强烈,更加深刻。由于文化及教育,由于有情男女的精神生活的丰富,对自由的要求也更大。人类各民族的文明程度越高,对于自由的要求也越复杂。  生物界的自由,仅在求得生存而已动物界的自由,也仅在求得满足简单的饮食欲及生殖欲而已人类的原始人,大概又比高等动物的要求略胜一筹。人,只要是人,就不会没有肉体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并以此渐渐地向文明的时代迈进。一个文明人的自由倾向,是基于肉体的生存欲(饮食),进展到肉体的延续欲(生殖),再发展到对内心生活的安宁与和平的追求,最后必然地要发展到追求精神不朽。所谓精神不朽,是为弥补肉体必死的遗憾。一个文明人,他会喊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呼声,那就是指的肉体(生存)的自由及精神(思想)的自由,但却未必包括了精神不朽的自由。能够精神不朽,他已不是一般的人,但这项要求,却是人人该有的,否则,他的人生是盲目的、昏沉的、没有自觉的、没有理想的,也是没有信心的。  当然,要求精神不朽,未必就是要求宗教的信仰,比如许多无宗教乃至反宗教的学者,他们不信神、不信上帝、也不信天国、更不信死后尚有所谓灵魂这样的东西,他们相信:造福了人类,他们的名字便永垂史册,其精神便永远地活在人类历史中,永远地融人六合宇宙。他们称这种作法为将小我化为大我。其实,他们是从混沌中来,又进入混沌中去。不过这些思想家的要求精神不朽,要求个人冲破现实的时空,要求得到更大更久的自由价值,那是无可否认的。所以,如把尺度放宽,这些也是属于宗教信仰的一型。  最能普遍适应于人类的自由倾向,便是所谓灵魂不灭的要求。佛教不以为有固定的灵魂,众生的生死,纯由于业力聚散与牵引。但佛教讲三世因果,善恶受报,讲往生,讲成佛,至少在世俗层面,人们还是相信有自我或灵魂的。今生现世的我死后,仍有一个我存在着,肉体虽然腐烂了,灵魂还是存在。在其他的有神教徒看来,灵魂可以奉上帝的恩召而进入其天国,并享受永生的快乐。在佛教来说,肉体虽然死亡丁,善恶的业熏习力却不会消失,它将带着我们去接受另一阶段的生死过程。因此,不论神教的升天也好,佛教的善恶生死轮回也好,都以人类追求精神不朽为背景和潜在语言。这也是解脱思想的必然基础。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