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垓下一战,项羽的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而他的命运的悲剧性的显露也就达到了顶点。在整部《史记》中,司马迁写得最为动情的,大概就是这一段。从四面楚歌,到乌江渡口,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18:10
  • 提问者网友:趣果有间
  • 2021-01-23 17: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垓下一战,项羽的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而他的命运的悲剧性的显露也就达到了顶点。在整部《史记》中,司马迁写得最为动情的,大概就是这一段。从四面楚歌,到乌江渡口,中间经过了霸王别姬的柔肠百转,误入大泽的挣挫不前,斩将夺旗的叱咤生风,而终归于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羞容惭颜。英雄一死,千秋改容。
在秦汉之交的风云变幻中,历史的真正的主角,其实只是嬴政和项羽。一个要将中国归于中央集权下的专制一统,一个要恢复天下到六国时代诸侯联盟的松散政制。这看上去好像只是一个是否认同统一的历史趋势的问题,现代人常常站在统一的立场上去批判项羽,仿佛只有用铁骑扫平了六国的秦王才算是一个民族英雄,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从历史的长时段看,统一的趋势是无法阻遏的。从根本上说,它是中华民族发展到一定阶段,文明内部各部分长期交往整合的必然结果。问题只在以何种方式统一。可以设想,即使没有秦的武力,天下也终将归于一体,这也为汉以后的历史实际所一次次证明。无可否认的是,秦王的铁骑确实使这一过程大大简化了。看上去,历史似乎少走了许多弯路,细想来却又未必。先不说铁骑下呻吟的民众,是否也有追求自己那一点卑微的生活自由的权力,就是从文明的发展来说,统一的后果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怀疑。中央集权确实加强了国家的权力,使秦汉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匹敌的强大力量。但是,作为代价,从原始社会时代开始积累起来的那一种有限民主(哪怕是统治阶级内部民主),也彻底丧失了。春秋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士,逐渐变成了可以“倡优畜之”的文人。当秦军焚烧着六国的宫殿,将天下一切珍奇全都劫掠汇聚向咸阳时,中华文明也就从多元变成了一元,从多中心变成了一个或最多两三个中心(所谓“两都”或“三都”)。项羽的恢复六国,常被看着是历史的倒退,但从另一面看,或许也可以从孔子所谓“兴灭国,继绝世,举遗民”的意义上去理解,说得更清楚一点,也就是从维护民族生存权和文化生态多样性的意义上去理解。
虽然在细节上、性质上,存在许多重要的差异,但从为文明一体化所选择的道路来说,嬴政与项羽的分别,或许可以拿欧洲近代的拿破仑和今日欧盟的推动者们作比(虽然项羽所行仍是“霸道”)。后世为项羽感到惋惜的人,大半都没有看到历史在这里所隐藏的深刻机微。司马迁写《史记》时,正感受着秦汉专制主义的压力,因而止不住要从感情上偏向项羽。李清照慨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则只是借楚汉旧事,表达对南渡君臣的轻蔑。杜牧从“兵家”立场出发,不轻言失败。虽然所论只是一时的成败,但也于无意中表达出一种对所谓“历史必然”的怀疑。统一的趋势是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路径选择中就不存在某种偶然。乌江渡口的一幕,其实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历史时刻。项羽之死,事实上也就宣告了历史发展中另一种可能性的彻底丧失。
(节选自《读者欣赏》2004年第4期 作者:邵宁宁)
1、文章中说“后世为项羽感到惋惜的人,大半都没有看到历史在这里所隐藏的深刻机微。”又说“项羽之死,事实上也就宣告了历史发展中另一种可能性的彻底丧失。”作者所说的“深刻机微”“另一种可能性”的含义是什么?
2、文中第二段开头说:“在秦汉之交的风云变幻中,历史的真正的主角,其实只是嬴政和项羽。”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文中说:“现代人常常站在统一的立场上去批判项羽,仿佛只有用铁骑扫平了六国的秦王才算是一个民族英雄,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统一的趋势是无法阻遏的。它是中华民族发展到一定阶段,文明内部各部分长期交往整合的必然结果。B.秦王用铁骑扫平了六国,天下归于一体。秦王的铁骑使统一的过程大大简化了,历史少走了许多弯路。C.中央集权加强了国家的权力,使秦汉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匹敌的强大力量。中华文明也从多元变成了一元,从多中心变成了一个或最多两三个中心。D.从为文明一体化所选择的道路来说,嬴政与项羽的分别,与欧洲近代的拿破仑和今日欧盟的推动者们的分别完全相同。E、司马迁感受到了秦汉专制主义的压力,因而在写作《史记》时禁不住从感情上偏向项羽,使“垓下之战”大概成为整部《史记》中写得最为动情的一段。项羽只是为文明一体化选择了一条维护民族生存权和文化生态多样性的道路,他希望恢复天下到六国时代诸侯联盟的松散政制并非逆历史潮流。(根据第二节及对杜牧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评价即可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類模型
  • 2020-02-02 02:43

1.无2.无3.无4.(B、注意文中“似乎”“细想来却又未必”。D、文中有“在细节上、性质上,存在许多重要的差异”“或许”。)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第幾種人
  • 2019-05-03 11:41
我也是这个答案
  • 2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0-05-10 06:53
这个解释是对的
  • 3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0-11-09 05:52
  脂肪肝,顾名思义即为有脂肪之肝也。病理学家告诉我们,若是脂肪占了肝脏重量的5%以上,便应考虑有脂肪肝的可能。如今科技进步,一经超声波检查几乎都可确诊。医学研究证明,肥胖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生率为57.4%-74.0%。不过,肥胖之人并不一定患有脂肪肝,不胖之人亦完全有可能患脂肪肝。   瘦人也患脂肪肝   脂肪肝分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经常大量饮酒者可能患酒精性脂肪肝,自然与肥胖无关。医学研究发现有一种“隐性肥胖”,看上去并无明显肥胖,实际上体内脂肪不少。此类“隐性肥胖”对健康亦不利。   除上述两种情况之外,事实上还确实存在并不胖甚至瘦的人也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查一查脂肪肝的“历史”便可知,早年的医学书都称:脂肪肝见于嗜酒与糖尿病患者。当时医学界似乎尚未区分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见于嗜酒者的脂肪肝,自是今日之酒精性脂肪肝无疑,而见于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则应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了。虽现在的2型糖尿病者多肥胖,但早年的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消瘦是其主要的表现。可见胖或瘦都可能发生脂肪肝,即脂肪肝的发生与是否肥胖并无直接关系。   原是代谢紊乱在“作乱”   近年的医学研究结果显示,这种非酒精性脂肪肝其实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中的表现。代谢综合征实际上应称为“代谢紊乱综合征”,即体内营养物质新陈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征。代谢紊乱的起因是对胰岛素的抵抗。身体一旦对自身的胰岛素发生抵抗,那么胰岛素的功效就下降,糖分不能被充分利用,于是血糖升高,发生糖尿病。身体无法利用糖,转而异常地分解脂肪与蛋白质,造成脂肪与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于是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类疾病可能就接踵而至。   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其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因是与遗传相关的体质因素,而外因则与生活方式相关。食品丰富了而饮食又不知节制,体力劳动少了而又不常运动,是引发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外因。   除了这些情况,还需提到的是某些药物亦可引起脂肪肝,这自然也属非酒精性脂肪肝之列了,当然与肥胖无关。   可能引起脂肪肝的常用药物有抗心律紊乱药地尔硫卓、胺碘酮,以及抗雌激素药他莫昔芬等。   若是已经患有脂肪肝,自然应该认真对待,如戒酒、少吃多动等,当然亦需顾及必要的营养与运动的科学性。经过生活方式的改善,早期的脂肪肝多可不药而愈。值得提醒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之一,一旦检出患有此种脂肪肝,还需注意检查是否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综合征,而不可“就肝论肝”,以为只是肝“不大好”而已。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