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有没有姓太史的

答案:6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7 15:05
  • 提问者网友:酱爆肉
  • 2021-01-26 19:07
有没有姓太史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詩光轨車
  • 2021-01-26 19:26
太史慈。三国很出名的人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1-27 00:10
有的
  • 2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1-26 23:26
【太史姓姓氏渊源】 姓源出有二: 1、以官名为氏。西周、春秋时有太史(太史令、太史丞)官,掌天时、星历职。其后代以祖上官职“太史”衔为姓,称太史氏。 2、出自姬姓,胡于蔡之后所改。西周时,周文王的孙子胡于蔡,又称蔡仲,其后人有的以太史为氏。[1] 太史姓历史名人】 太史敫:战国时齐人。燕军进攻齐国,夺城70余座,齐国只剩两城在坚守。齐愍王被杀,太子法章改名换姓逃到莒国太史敫家当家奴,太史敫的女儿感觉这个人很奇怪,因此常常救济他。后来齐军击破燕军顺利复国,派人到莒国请太子回国即位。法章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接太史敫的女儿到齐国成婚,册封为王后。结果太史敫得知女儿居然在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况下嫁人,气的半死,说:“女无谋(通‘媒’)而嫁者,非吾种也,污吾世矣!”当即宣布脱离父女关系,终身不见君王后。 太史慈:字子义,三国时东吴名将。猿臂善射。少年时受郡命劫州章,表现果断,因而知名于世。曾于辽东避难,后助北海相孔融对抗黄巾管亥,善用勇略,为孔融联结平原相刘备,击溃贼众,声名更噪。其后归同郡扬州刺史刘繇,与孙策鏖战,共相抗衡。后刘繇败死,孙策擒获太史慈,策慕其高义,求为其将,慈慨然许诺。太史慈更替孙策招谕刘繇残军归顺,守言应诺,恪遵信义,始终如一,弭息诽论。刘表从子刘磐,十分骁勇,数度作寇于艾、西安诸县;孙策分海昏、建昌作六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督诸将兼治海昏,共拒刘磐。后孙权以太史慈能克制刘磐,委以南方大事。慈于建安十一年卒,享年四十一岁。 太史亨:字元复,东莱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人,东吴名将太史慈之子。建安十一年,太史慈抢城中伏,伤重身亡。孙权哀悼不已,葬慈于南徐北固山下,便养其子太史亨于府中。太史亨历尚书、吴郡太守,官至越骑校尉。
  • 3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1-26 22:05
史(Tài shǐ)姓源出有二: 1、以官名为氏。西周、春秋时有太史(太史令、太史丞)官,掌天时、星历职。其后代以祖上官职“太史”衔为姓,称太史氏。 2、出自姬姓,胡于蔡之后所改。西周时,周文王的孙子胡于蔡,又称蔡仲,其后人有的以太史为氏。 太史姓-历史名人 太史敫:战国时齐人。燕军进攻齐国,夺城70余座,齐国只剩两城在坚守。齐愍王被杀,太子法章改名换姓逃到莒国太史敫家当家奴,太史敫的女儿感觉这个人很奇怪,因此常常救济他。后来齐军击破燕军顺利复国,派人到莒国请太子回国即位。法章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接太史敫的女儿到齐国成婚,册封为王后。结果太史敫得知女儿居然在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况下嫁人,气的半死,说:“女无谋(通‘媒’)而嫁者,非吾种也,污吾世矣!”当即宣布脱离父女关系,终身不见君王后。 太史慈:字子义,三国时东吴名将。猿臂善射。少年时受郡命劫州章,表现果断,因而知名于世。曾于辽东避难,后助北海相孔融对抗黄巾管亥,善用勇略,为孔融联结平原相刘备,击溃贼众,声名更噪。其后归同郡扬州刺史刘繇,与孙策鏖战,共相抗衡。后刘繇败死,孙策擒获太史慈,策慕其高义,求为其将,慈慨然许诺。太史慈更替孙策招谕刘繇残军归顺,守言应诺,恪遵信义,始终如一,弭息诽论。刘表从子刘磐,十分骁勇,数度作寇于艾、西安诸县;孙策分海昏、建昌作六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督诸将兼治海昏,共拒刘磐。后孙权以太史慈能克制刘磐,委以南方大事。慈于建安十一年卒,享年四十一岁。 太史亨:字元复,东莱黄县人,东吴名将太史慈之子。建安十一年,太史慈抢城中伏,伤重身亡。孙权哀悼不已,葬慈于南徐北固山下,便养其子太史亨于府中。太史亨历尚书、吴郡太守,官至越骑校尉。 太史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佐吴善射; 识主联姻。 ——佚名撰太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吴人太史慈,字子义,官郡奏曹史,因事避祸辽东,先后得孔融、孙策重视,后官建昌都尉。猿臂善射,弦不虚发。下联典指战国时齐人太史敫(Yuè 音月)之女,齐愍王被楚国人淖齿所杀,愍王之子法章变姓名逃到太史敫家为仆人。太史敫之女看他举止不同平常人,就私下里常送些衣服食物周济他。法章后来被立为国君,是为齐襄王,娶太史敫之女,并立为王后。
  • 4楼网友:西岸风
  • 2021-01-26 21:22
有的,起源: 1、以官名为氏 2、出自姬姓,胡于蔡之后所改
  • 5楼网友:大漠
  • 2021-01-26 20:57
有 中文姓氏: 太史 姓氏介绍: 太史,官名。 在夏商周时为记录历史和历法的官员,并且掌文书起草、诸候卿大夫策命、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汉书·光武纪》注:“史官之长也。”是政府中很重要的一名官员。后来职位渐低,秦朝称太史令,汉朝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因此又称翰林为太史。 太史慈. 太史慈(166—206年),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今山东黄县东黄城集)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将。. ... 孙权执政后,因为太史慈能抵御刘磐,把南方的事都交托他管理。.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去世,时年四十一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