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读者·乡土人文版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9 11:08
  • 提问者网友:锁深秋
  • 2021-12-28 10:09

阅读下文,完成8~12题。(共16分)

一元钱,两份暖

□小未

每天早上,女孩都来他的窗口买一元钱的煎包。

那时物价还没有开始上涨,一元钱,可以买六个煎包,女孩很娇小,饭量应该不大,用来做早餐,足够了。可每次,他还是会刻意地挑选个头大一点的,小心地放入纸袋里。

因为,他能看出,女孩的家境不太好,穿的衣服虽然很干净,但都很旧了,料子也差。她手里,总是拎着一个装满水的小水壶。她不像其他孩子,穿崭新时尚的衣服,手里拿着可乐、牛奶、纯净水,而且每天早上,她是步行来上学的。路一定不近,有时候时间紧了,他会看到女孩光洁的额头上有亮闪闪的汗珠。

这样的时候,他总会爱怜地责怪女孩:“丫头,别睡懒觉,早起两分钟,路上慢点。大清早迎着风跑那么快,肚子会疼的!”

a.女孩笑,有点羞涩,有点快乐,然后说声“谢谢叔叔”,便一溜烟儿地朝对面的学校跑去。

春天的时候,物价涨得厉害,面、菜、肉、油等,包括房租,都涨价了。他本来就是小本生意,利润很薄,涨价后,六个煎包卖一元钱,要赔钱了。算来算去,他决定将价格定在一元钱四个,这样,利润基本能和过去持平。

那天早上,他在一张硬纸壳上用黑笔写了新的价格:一元钱四个。

七点多,不爱在家里吃早餐的孩子们,纷纷挤在他的小窗口。有个孩子念了纸板上的价格对同伴说:“煎包涨价了。”

后面的孩子开始翻着包往外拿钱,嘻嘻哈哈的,并没有谁因为涨价提出质疑。

他松了一口气,利落地干起活儿来。

女孩走到窗口的时候,几个孩子刚刚离开。

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忽然想起什么,一把将放在窗口的纸板拿了回来。

女孩肯定又在路上跑了,额头上有晶莹的汗珠。站在窗口,她用手抹了一把汗,然后笑着递过一元钱。

他照例爱怜地责备女孩:“又跑,这么热的天。”然后利落地夹起六个个头大点的煎包放在纸袋里,递给她。

女孩接过来,照例说声“谢谢叔叔”,转头朝学校跑去。而那寻常的一刻,看着女孩的背影,不知为什么,他的心却有些不寻常的感动。那是这些年平淡到几乎麻木的生活里,他第一次感觉到的一种带着暖意的感动,似乎是为自己。

那一整天,他的心就一直是暖暖地被什么感动着。

之后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他都会一边做生意一边留意着女孩的身影,只要远远看到女孩,他就会把那张纸板收起来。依旧收着女孩的一元钱,给她六个煎包。

后来,所有的顾客都熟悉了新的价格,他就彻底地将纸板收回了。只有女孩,一直蒙在鼓里——那是每天都让他感觉到暖意的秘密。

可是有天早上,他却没有看到女孩那张笑盈盈的脸,一直到学校的大门关闭。他的心里竟然有些失落。

第二天,女孩也没有来,第三天,第四天……他的心从失落到担忧,他想女孩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了?那些天,他有些心神不宁,不是数错了煎包的数,就是数错了钱......

又一天早上,他把侄子叫过来帮忙卖煎包,自己干脆跑到学校门口等着。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他看到女孩一路小跑着从他面前经过,径直跑进了校门。

他松了一口气。他想,一定是女孩子吃厌了他做的煎包,改吃别的东西了,附近卖早点的那么多……然而他又开始有些心疼起来,因为他再不能偷着给她两个煎包的照顾了,一元钱,在别的地方能吃饱吗……

春天过去了,然后就是夏天。忽然有一天,女孩又出现在了他的窗口。

女孩唤他“叔叔”并递上一元钱,他愣了半天才醒悟过来,然后一边连声答应着,一边飞快地挑选了六个个头大的煎包放入纸袋。

女孩笑起来:“叔叔,你给多了,应该是四个。”

他又是一愣,拿着纸袋的手停在半空,怔怔地说:“没,没有多,丫头,是六个啊!”

女孩狡黠地笑:“叔叔,您的煎包早就涨价了,我知道的。这段时间,一直是同学帮我带的。四个就够了,您的煎包大,我能吃饱。”

b.他张着嘴巴,手还在那里停着,心里却被重新涌入心底的暖意噎住了,把他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一下子噎出了眼泪,迫使他赶快转过头去。他根本想不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然把他所给予的爱,这样悄悄地还给了他。

女孩还在说:“叔叔,我考上高中后可能就不在这里读了,等以后有空,我还来吃您的煎包……”他背对女孩应着,却终于掩饰不住,任眼泪落了下来。他不过是想偷偷地照顾一下这个生活背景和他相仿的孩子,却没有想到,她也在以同样的方式来呵护他。

一元钱就这样被分成了两份温暖。他知道从此以后,不管生活将怎样艰辛,他和这个孩子都会勇敢地面对,并努力地给予这个世间爱和温暖。

(选自《读者·乡土人文版》)

8.文章以“一元钱,两份暖”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共4分)

时间:每天早上

地点:学校旁边“他”的摊位前

人物:“他”、女孩

起因:一位家境不太好的女孩每天到“他”的摊位前买一元钱的煎包。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0.文中画线的a、b两处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请结合上下文分析。(4分)

a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的“他”是个细心而有爱心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等灯
  • 2021-12-28 10:57

8.(1)新颖别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2)表明文章的主要事件,既表现了卖煎包的叔叔对女孩的照顾和关爱,也表现了女孩知道真情后将叔叔的照顾和关爱铭记在心,以每天让同学到叔叔的摊位前代买煎包的方式将爱回馈给叔叔,点明文章的主旨。 (3)一元钱虽少,两个煎包虽小,但却饱含着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突出了人间真情,小中见大。(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9.经过:“他”对女孩隐瞒涨价的事实,仍一元钱卖给女孩六个煎包。 结果:女孩知道真相后,每天让同学帮她买煎包,以照顾“叔叔”生意的方式,回报“叔叔”的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0.a处画线句表现了女孩的活泼、羞涩,理解了“叔叔”对自己的关爱。 b处画线句表明“他”被女孩特殊的回报方式而感动,内心感到温暖,激动地说不出话。(每句2分,共4分) 11.示例:(1)“他”根据女孩的衣着,手里拎着的小水壶,每天早上步行来上学,判断出女孩家境不太好,因而在物价上涨后特意照顾女孩,仍一元钱卖给女孩六个煎包 (2)“他”害怕女孩知道涨价的消息,生活不富裕的她再来买煎包为难,每次女孩来都赶快将纸板藏起来,表现“他”对女孩细心的关爱和呵护(结合具体内容分析1分,意思对1分,举出两例即可,共4分) 12.(1)“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的人,一定能得到他人的帮助。 (2)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再细微也会让人感到温暖,能激励人战胜困难。(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12-28 11:35
感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