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简述儒家三纲五常的形成经历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7 18:27
  • 提问者网友:杀生予夺
  • 2021-02-06 21:10
简述儒家三纲五常的形成经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渡鹤影
  • 2021-02-06 21:35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规范社会道德的同时也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禁锢劳动人民思想的精神枷锁。 但也不能说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没有一点点的价值,延伸到现在社会这种思想也包括了相互尊重、理解,不能全盘否定该思想。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中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这种名教(名份与教化)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行雁书
  • 2021-02-06 22:10
三纲五常解释!!!   出处:《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你没有说错,错的是老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