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中国彩陶文化的地理分布和风格类型?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7 07:02
  • 提问者网友:棒棒糖
  • 2021-03-17 00:40
中国彩陶文化的地理分布和风格类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3-17 00:56
彩陶最早于1912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其后在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地陆续发现。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与黑陶较为少见。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另外还有磨光、拍印、等装饰手法。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由于时间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必须分类加以区别,主要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半坡彩陶   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半坡彩陶的遗址,在河流的岸边,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芦、长颈瓶,另外还有盆类、罐类,与今天的盆罐大体相似。   半坡彩陶早期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也就是说,在一件器型上,装饰往往只占据器面的一小部分,纹样一般是自然形态的再现。半坡纹饰的形象可爱,表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稚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仔细体味,有人与自然溶为一体的感觉,可以说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记录。   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   庙底沟彩陶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形瓶。   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音乐效果。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闲静的心态。
〖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
半山彩陶    半山类型的彩陶器,多为罐、壶。造型饱满近似球,足内收,腹近直线,由于器型的下半部内收,装饰都集中于上半部。   半山类型的彩陶,是在马家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马家窑更丰富;她的繁荣昌盛、雍荣华贵的风格是由饱满器型上的旋动结构的纹饰,黑红相间的色彩,线条的粗细变化,及锯齿纹、三角纹的配合,大图案里套小图案形成的。旋转而连续的结构,使几个大圆圈一反一正,互相背靠,互相连结,有前呼后应、鱼贯而行、连绵不断的效果,显示一种融合、缠绵的气势。与器型共同构成一种雄伟宏大的气势。半山期,是我国彩陶文化的高峰阶段,显示博大、成熟和完美的特色。   马厂类型彩陶   1924年秋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塬,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器形基本沿袭半山类型的造型,但较之半山彩陶显得高耸、秀美。出现了单耳筒形杯,耳、纽的造型富有变化。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350~前2050年。纹饰有同心圆纹、菱形纹、人形蛙纹、平行线纹、回纹、钩连纹等。另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中也出土有彩陶,但在数量、规模、艺术水平上与上述文化类型的彩陶有一定差距。古代陶器中还有一种在陶器烧成后画上纹饰的彩绘陶。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3-17 02:02
新石器时代,南北陶器装饰已出现不同面貌,大体说来,黄河中上游为一种,主要表现为彩绘的样式;长江中游为一种,主要表现为素面刻划的特征,在已知的考古发现中,这一区别十分明显。 当然,东亚大陆的新石器文化几乎都有彩陶出土,但从数量上看,各个区域所出异常悬殊,据有关资料显示,出土彩陶的遗址,长江中下游约有39处,黄河中上游约有240处。后者是前者的6.15倍,假如长江中游与之相比,显然更是大于这个倍数了[2]。而且,黄河中上游彩陶极其丰富,不仅体现在拥有彩陶的遗址数量上,还体现在单个遗址或墓葬所出彩陶的数量上。换句话说,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文化遗址几乎都有彩陶出土,而且每个遗址和墓地所出数量还不少,以青海柳湾墓地为例:该地1500座墓共出陶器(包括修复的)15133件,其中彩陶占2/3以上[3],约有4730件。而长江中游大溪文化汤家岗类型早期的1090块陶片,仅有8片施彩[4]。所以,南北陶器装饰风格不同,是历史的客观现象。 仰韶文化的彩陶也是从拍印、刻划阶段发展而来,其前身,裴李岗遗址出土粗松的红陶就是用简单的压印纹和刻划纹装饰的,半坡遗址所出也大抵如此,直至庙底沟类型,彩陶才真正进入繁荣期。到了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又明显减少,其发达的盛况被西边马家窑文化所替代。大溪文化在不同分期中的变化,也显示了彩陶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第五期逐渐消失的曲线。如果说南北有所不同,只是体现在相对量的多寡上。 据分析,史前人使用的颜料,红色为氧化铁红,黑色为氧化锰,均属于无机质矿产。田野发掘所获得的资料能给我们以下启示:关庙山类型大部分处在山区,或许有一定的矿物颜料来源,所以彩陶相对发达一些,汤家岗类型处在平原,彩陶则相对不发达。这些资料进一步表明,就是关庙山类型的彩陶,大部分也出自三峡地区,三峡以东的平原,彩陶同样很少。生活在平原和丘陵上的原始先民,由于缺乏无机质矿产,只能将有限的颜料施于精巧的器物,或用于重要的仪式中,至于其他方面只好节省了。 铁矿、锰矿在我国分布广泛,但北多而南少,而且并非所有铁、锰矿都能研磨成颜料。只需便宜加工就能使用的,必须是经过风化、淋滤作用后的产物,即暴露在地表的土状赤铁矿、褐铁矿、氧化锰等。《山海经》所记载的颜料,赭与丹即属于风化、淋滤型矿物质。赭,《说文》谓:“赤土也”。色相呈红褐色。《山海经》西山一经:“灌水出焉……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郭璞认为,“牛马”或作牛角,“今人亦以朱涂牛角,云以辟恶。”矿物颜料可以涂抹,可见风化程度之甚,在新石器时代,这样性状的颜料原始先民使用起来不致有什么困难。<说文》谓:“巴越之赤石也”。色相呈橙红色。既称为“石”,较之“土”似坚硬一些,使用起来必须经过碎矿与研磨的过程。但也有土状的,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云:“其土则丹、青、赭、垩”。至于丹粟,则如郭璞注“如粟也”,显然是一种较为细碎的红土。《山海经》中青雘、丹雘的性状不甚明了,赭与丹粟则大体符合风化、淋滤作用后的特征。它们最有可能被原始人类直观地认识,使用起来又十分简便。 矿产资源造成南北原始陶器装饰艺术的差异这一推论,还需要矿料分析及实地勘察来最后证实,但我们已有基本理由认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得到充分发展,皆因黄河中上游拥有丰富的无机质矿物颜料使然。据发现,仰韶文化的饮食器几乎都有彩绘,不过局限在肩部以上,而马家窑文化的器物一般上下通绘,甚至许多大口径器物内,以及夹砂炊器上也画满了图画。黄河中上游彩绘陶器有数千年的历史,其颜料富足的状况可见一斑。而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是第四纪下沉的陆凹地,从全新世开始至第三代,由长江、汉江挟带泥沙充填而成,不可能产出无机质矿料。四周所分布的,如河南信阳、湖北嘉鱼、长阳、大冶,又都是不具备风化、淋滤特征的热液型锰矿、沉积锰矿或铁山式铁矿,这类地质条件下,彩陶的数量与质量不及黄河流域就不奇怪了。 得地理之惠,黄河中上游的原始先民充分地发展了彩陶。受资源限制,长江中游彩陶的发展就有限了,这里的原始部落也许像澳洲的代厄人,曾经为获得无机质颜料而远征[16]。但这不是长久的办法,美化自己的生活还需开发巧智,巫术和审美的双重动力,使这里的史前人将早期的仅具有使用功能或体现工艺痕迹的拍印、刻印,发展成具有审美意义的戳印、刻划、捏塑和镂孔,经过几千年的陶冶,这些样式成为南方原始陶器艺术的突出风格。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