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浪淘沙夜雨》这首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2 13:01
  • 提问者网友:雾里闻花香
  • 2021-12-02 07:26
《浪淘沙夜雨》这首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罪歌
  • 2021-12-02 08:42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二句承惊梦而来,一语破的,点明题旨。原来词人之所以会“愁如百草”“好梦先惊”,其缘由就在于担忧无情的夜雨使花儿凋谢,零落成泥。结果如何,只要等到天亮后才干晓得。所以他急迫地盼望拂晓,盼望天色转晴。从“只待”二字中,可见词人这一夜是如何朝思暮想、魂牵梦萦的了。夜雨过后,现象如何呢?“彩霞红日照山庭”一句呈现出另一番光景,红日东升,霞光万道,绚烂的阳光洒满山庭,不用说,这时词人的心情肯定也会随之一亮,愁绪顿消了。值得留意的是,词人关于担忧了一夜的花儿却只字不提,以不言言之,一笔晃过,花儿怎样样了,飘零了没有?令人深长思之,咀嚼不已。结句“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仍没有一字提及花儿,但有关花儿的内容尽在其中,含蕴丰厚。“曾约故人”进一步提醒了词人因雨生愁产生“花发恐飘零”的缘由,先前他曾约友人来此原来是为了赏花,而一夜倾盆大雨,花儿飘零势在难免,题中应有之意已无须明说。既然花已凋谢,不用伤情,愁亦无用,好在雨过天晴阳光绚烂,花儿谢了,还有“啼莺”,友人来了就和他一道观赏黄莺在枝头悠扬婉转的鸣叫吧。结尾二句振起词意,笔法迂回,摇曳多姿,流显露一品种似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的旷达、随意和萧散,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神韵无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12-02 09:01
①通过描写雨骤天寒,渲染出一种“愁”的氛围。②将“愁”喻作春雨后疯长的“百草”,形象而贴切地突现了“愁”之浓烈。[4分。“雨骤天寒”1分,“渲染氛围”1分;“将‘愁’喻作‘百草’”1分,“‘愁’之浓烈”1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