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年有什么讲究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14:30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01-31 01:08
闰月年有什么讲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01-31 01:40
问题一:闰月年有什么说法 2014甲午马年为闰月年,闰九月。
关于闰月年的习俗、说法不少,有些地方更是还有一些关于闰月年的禁忌,生生让闰月年过出了和普通年份的不同来。
如果读读诗人李贺的《闰月》诗,“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管灰剩飞。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诗中道出的闰月年的吉祥寓意,倒更合天增岁月人增寿之意。
所以,在闰月年,爱父母、孝顺父母的你,最应该做以下几件事,既可以为父母增福增寿,也可以为自己带来好运。
一、买闰月鞋,为父母增福增寿
很多地方,盛行闰月年为父母买鞋的习俗,并有俗话为佐证“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
所以,成年的子女,都会在闰月年为父母买鞋子,以表达对父母的孝顺和祝福,祝福父母健康、平安、长寿。
关于买鞋的时间,各地有所不同。
有的地方,子女是在闰月前的一个月买,好让父母在闰月的第一天就穿上,福寿延年。
有得地方,子女则是在闰月年前,或者在闰月年初,早早地把鞋子买好,放在家中,说这样更可以为父母增福增寿。
二、为老人准备寿衣、寿材,祈福延寿
旧时,老人们很重视自己的寿衣、寿材(棺材),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就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互相之间还要交流讨论。
寿衣是很有讲究的。从里到外、从头到脚,每件衣服的样式都有说道,而且要把一年四季的都备齐。寿衣准备好后,老人们每年都会把寿衣拿出来晾晒,接触阳气。
寿材的材质、油漆的遍数,则是关注的重点。“某某的寿材已经油漆了几十遍了”,是老人们很热衷、羡慕的话题。
因此,只要有条件,寿衣、寿材是要及早着手准备的,才能备齐、备好。
而闰月年,因为比普通年份的十二个月多了一个月,“天增岁月人增寿”是很多地方说法中的共识,所以在闰月年里准备的寿衣、寿材,祈福延年的效果更为显著。
因此,有孝心的子女,往往选择在闰月年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早早准备好寿衣、寿材(棺材),为老人增寿。
而寿衣是否准备齐全,不仅是老人们所关心的,也是子女们孝心的表现。
三、为老人提前修坟建墓,延年益寿
以前的皇帝,几乎是在继位登基之初,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寝,相传陵寝越早建造好,越会为自己增寿。这种看法由皇帝影响到帝王大臣、富贵之家,后来只要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尽量在老人身体还很健康之时,就请高人选择吉地,并择日请能工巧匠建造墓地,以为老人延寿之用。
四、回娘家吃闰月饭,合家团聚愉悦老人的身心
已出嫁女儿回娘家吃闰月饭的习俗,流传已久。
以前,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嫁从夫,行动要听婆家的安排,回娘家也不能随意,回去住几天也要听婆家的吩咐。而在多出来的这一个月里,娘家就可以接女儿回来,让嫁出去的女儿和娘家人团聚,也显示我家女儿是有娘家撑腰的。
其实,这样做的另一层意思则是,女儿可以得此机会与家人团聚,和父母说说知心话,做一些“贴心小棉袄”才做的事情,让父母身心愉悦,自然身体健康。
特别强调的是:闰月年不能迁坟、闰月不能下葬的禁忌,有待商榷
有的朋友询问,他们当地讲究闰月年不能下葬的习俗,说闰月是多出来的一个月,这个月里鬼门关不开,闰月去世的人要搁到下个月后才能安葬。这个禁忌有什么专业上的解释?
还有的朋友问:听说闰月年忌讳迁坟合葬,这是有什么说道吗?
闰月的设置,就是为了解决阴阳历日期与季节发生倒置问题的,每十九年就会有七个闰月,也就是几乎不到三年就会有一年是闰月年,和普通年份区别不大。
而从专业的角度来讲,闰月年并无不能迁坟、下葬的禁忌,这些说法只是流传于部分地区而已。...余下全文>>问题二:闰月年有哪些风水讲究和禁忌 1、妇女喝闰月茶:武夷山地区有闰月喝茶的风俗,而且主要是妇女喝茶,男人不能参加,只有女性才有资格入席。设宴喝茶由村里农家妇女轮流作东,并邀请近村来的女客入席。“茶宴”上以茶代酒,相互敬茶,边喝边聊,可起到融洽情感,增进邻里和睦的作用。
2、送母亲猪脚和面线:在台湾地区,闰月有这样的习俗:已经嫁出去的女儿需要买一副猪脚和面线给娘家的母亲,通常是两只前猪脚和六把面线,面线上面绑红丝线和春花。
3、忌迁坟:局部地区有闰月忌迁坟的习俗,说闰月是多出来的一个月,这个月里鬼门关不开,闰月去世的人要搁到下个月再安葬。
4、送父母闰月鞋:“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部分地区民俗中,逢闰年闰月,孩子要给父母买双鞋,以报哺育之恩,祈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有的地区则是逢闰月年,出嫁的女儿要给母亲买鞋。
5、回娘家吃闰月饭:“闰月饭”也叫“六亲饭”,每逢闰年闰月,娘家把已经出嫁的女儿请回家中相聚就餐。父母在世时,由父母请;父母不在世的,则由兄弟请。
6、娘家送女儿雨伞、蕉扇:在有些地方,娘家还会在闰月送女儿送雨伞、蕉扇。寓意娘家是女儿的保护伞,祝福女儿早生贵子,为夫家招财,财丁两旺。问题三:农历的闰月是不是四年一次.具体闰哪个月有什么讲究吗?有规律吗? 中国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平年比一回归年少约11天。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在加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历年长度为384或385日,这一年也称为闰年。
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546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 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 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 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1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 两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而决定那一个月做闰月......余下全文>>问题四:关于闰年的说法 闰年(leap year),在公历(格里历)或夏历中有闰日的年份,以及在中国旧历农历中有闰月的年份。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 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 日,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于第四年加于2月,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现行公历中每400年有97个闰年。夏历的平年只有 354日,比12个朔望月短0.3671日,为使每月初一与月朔相合,规定每30年中有11年的年底增加1日,这一年的历年有355日,即为闰年。中国旧历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平年比一回归年少约11天。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 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在加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历年长度为384或385日,这一年也称为闰年。
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这样经过四百年就会多算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所以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就是平年。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问题五:闰年早立春有什么讲究 这个好啊,推荐 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问题六:有闰月年不能结婚这一说法吗? 这是各个地方的封建迷信的说法,但在我们这里可以结婚的。问题七:闰年和闰月有哪些区别啊? 1。闰年是公历的名词。公历规定每400年97闰,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是29天;其余年份的2月是28天。除了2月以外,其它月份的天数没有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2。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农历因为是阴阳历,所以要兼顾月亮和太阳。由于每个月都要保证十五或者十六是满月,所以每个月大约是29.5天。一般年份12个月就只有355天。这样一年年累计下来,会和季节脱节(因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所以每三年左右要加一个月,使得农历年在长期平均上与公历年的长度一致,大约是365.2425天。加的这一个月就叫做闰月。农历的闰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闰。希望可以帮助你,谢谢!问题八:哪些年有闰月年 夏历闰月1949 闰七月 1952 闰五月 1955 闰三月 1957 闰八月 1960 闰六月 1963 闰四月 1966 闰三月 1968 闰七月 1971 闰五月 1974 闰四月 1976 闰八月 1979 闰六月 1982 闰四月 1984 闰十月 1987 闰六月 1990饥闰五月 1993 闰三月 1995 闰八月 1998 闰五月 2001 闰四月 2004 闰仲春 2006 闰七月 2009 闰五月 2012 闰四月 2014 闰玄月 2017 闰六月 2020 闰四月公历闰月公历闰年的复杂盘算办法(契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年份即为闰年)
1。能被4整除而不克不及被100整除。
2。能被400整除。 公历闰月问题九:闰月年结婚有没有什么说道?闰月呢? 没有,祝你们幸福问题十:闰年有犯月的说法吗 没有的啊、。
关于闰月年的习俗、说法不少,有些地方更是还有一些关于闰月年的禁忌,生生让闰月年过出了和普通年份的不同来。
如果读读诗人李贺的《闰月》诗,“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管灰剩飞。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诗中道出的闰月年的吉祥寓意,倒更合天增岁月人增寿之意。
所以,在闰月年,爱父母、孝顺父母的你,最应该做以下几件事,既可以为父母增福增寿,也可以为自己带来好运。
一、买闰月鞋,为父母增福增寿
很多地方,盛行闰月年为父母买鞋的习俗,并有俗话为佐证“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
所以,成年的子女,都会在闰月年为父母买鞋子,以表达对父母的孝顺和祝福,祝福父母健康、平安、长寿。
关于买鞋的时间,各地有所不同。
有的地方,子女是在闰月前的一个月买,好让父母在闰月的第一天就穿上,福寿延年。
有得地方,子女则是在闰月年前,或者在闰月年初,早早地把鞋子买好,放在家中,说这样更可以为父母增福增寿。
二、为老人准备寿衣、寿材,祈福延寿
旧时,老人们很重视自己的寿衣、寿材(棺材),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就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互相之间还要交流讨论。
寿衣是很有讲究的。从里到外、从头到脚,每件衣服的样式都有说道,而且要把一年四季的都备齐。寿衣准备好后,老人们每年都会把寿衣拿出来晾晒,接触阳气。
寿材的材质、油漆的遍数,则是关注的重点。“某某的寿材已经油漆了几十遍了”,是老人们很热衷、羡慕的话题。
因此,只要有条件,寿衣、寿材是要及早着手准备的,才能备齐、备好。
而闰月年,因为比普通年份的十二个月多了一个月,“天增岁月人增寿”是很多地方说法中的共识,所以在闰月年里准备的寿衣、寿材,祈福延年的效果更为显著。
因此,有孝心的子女,往往选择在闰月年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早早准备好寿衣、寿材(棺材),为老人增寿。
而寿衣是否准备齐全,不仅是老人们所关心的,也是子女们孝心的表现。
三、为老人提前修坟建墓,延年益寿
以前的皇帝,几乎是在继位登基之初,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寝,相传陵寝越早建造好,越会为自己增寿。这种看法由皇帝影响到帝王大臣、富贵之家,后来只要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尽量在老人身体还很健康之时,就请高人选择吉地,并择日请能工巧匠建造墓地,以为老人延寿之用。
四、回娘家吃闰月饭,合家团聚愉悦老人的身心
已出嫁女儿回娘家吃闰月饭的习俗,流传已久。
以前,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嫁从夫,行动要听婆家的安排,回娘家也不能随意,回去住几天也要听婆家的吩咐。而在多出来的这一个月里,娘家就可以接女儿回来,让嫁出去的女儿和娘家人团聚,也显示我家女儿是有娘家撑腰的。
其实,这样做的另一层意思则是,女儿可以得此机会与家人团聚,和父母说说知心话,做一些“贴心小棉袄”才做的事情,让父母身心愉悦,自然身体健康。
特别强调的是:闰月年不能迁坟、闰月不能下葬的禁忌,有待商榷
有的朋友询问,他们当地讲究闰月年不能下葬的习俗,说闰月是多出来的一个月,这个月里鬼门关不开,闰月去世的人要搁到下个月后才能安葬。这个禁忌有什么专业上的解释?
还有的朋友问:听说闰月年忌讳迁坟合葬,这是有什么说道吗?
闰月的设置,就是为了解决阴阳历日期与季节发生倒置问题的,每十九年就会有七个闰月,也就是几乎不到三年就会有一年是闰月年,和普通年份区别不大。
而从专业的角度来讲,闰月年并无不能迁坟、下葬的禁忌,这些说法只是流传于部分地区而已。...余下全文>>问题二:闰月年有哪些风水讲究和禁忌 1、妇女喝闰月茶:武夷山地区有闰月喝茶的风俗,而且主要是妇女喝茶,男人不能参加,只有女性才有资格入席。设宴喝茶由村里农家妇女轮流作东,并邀请近村来的女客入席。“茶宴”上以茶代酒,相互敬茶,边喝边聊,可起到融洽情感,增进邻里和睦的作用。
2、送母亲猪脚和面线:在台湾地区,闰月有这样的习俗:已经嫁出去的女儿需要买一副猪脚和面线给娘家的母亲,通常是两只前猪脚和六把面线,面线上面绑红丝线和春花。
3、忌迁坟:局部地区有闰月忌迁坟的习俗,说闰月是多出来的一个月,这个月里鬼门关不开,闰月去世的人要搁到下个月再安葬。
4、送父母闰月鞋:“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部分地区民俗中,逢闰年闰月,孩子要给父母买双鞋,以报哺育之恩,祈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有的地区则是逢闰月年,出嫁的女儿要给母亲买鞋。
5、回娘家吃闰月饭:“闰月饭”也叫“六亲饭”,每逢闰年闰月,娘家把已经出嫁的女儿请回家中相聚就餐。父母在世时,由父母请;父母不在世的,则由兄弟请。
6、娘家送女儿雨伞、蕉扇:在有些地方,娘家还会在闰月送女儿送雨伞、蕉扇。寓意娘家是女儿的保护伞,祝福女儿早生贵子,为夫家招财,财丁两旺。问题三:农历的闰月是不是四年一次.具体闰哪个月有什么讲究吗?有规律吗? 中国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平年比一回归年少约11天。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在加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历年长度为384或385日,这一年也称为闰年。
农历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回归年与农历年有什么矛盾呢?先记住: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
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546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依此,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
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
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 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 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这个比例的近似值分别为: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 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1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 两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而决定那一个月做闰月......余下全文>>问题四:关于闰年的说法 闰年(leap year),在公历(格里历)或夏历中有闰日的年份,以及在中国旧历农历中有闰月的年份。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 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 日,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于第四年加于2月,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现行公历中每400年有97个闰年。夏历的平年只有 354日,比12个朔望月短0.3671日,为使每月初一与月朔相合,规定每30年中有11年的年底增加1日,这一年的历年有355日,即为闰年。中国旧历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平年比一回归年少约11天。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 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在加有闰月的那一年有13个月,历年长度为384或385日,这一年也称为闰年。
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这样经过四百年就会多算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所以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就是平年。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问题五:闰年早立春有什么讲究 这个好啊,推荐 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问题六:有闰月年不能结婚这一说法吗? 这是各个地方的封建迷信的说法,但在我们这里可以结婚的。问题七:闰年和闰月有哪些区别啊? 1。闰年是公历的名词。公历规定每400年97闰,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这一年的2月是29天;其余年份的2月是28天。除了2月以外,其它月份的天数没有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2。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农历因为是阴阳历,所以要兼顾月亮和太阳。由于每个月都要保证十五或者十六是满月,所以每个月大约是29.5天。一般年份12个月就只有355天。这样一年年累计下来,会和季节脱节(因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所以每三年左右要加一个月,使得农历年在长期平均上与公历年的长度一致,大约是365.2425天。加的这一个月就叫做闰月。农历的闰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闰。希望可以帮助你,谢谢!问题八:哪些年有闰月年 夏历闰月1949 闰七月 1952 闰五月 1955 闰三月 1957 闰八月 1960 闰六月 1963 闰四月 1966 闰三月 1968 闰七月 1971 闰五月 1974 闰四月 1976 闰八月 1979 闰六月 1982 闰四月 1984 闰十月 1987 闰六月 1990饥闰五月 1993 闰三月 1995 闰八月 1998 闰五月 2001 闰四月 2004 闰仲春 2006 闰七月 2009 闰五月 2012 闰四月 2014 闰玄月 2017 闰六月 2020 闰四月公历闰月公历闰年的复杂盘算办法(契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年份即为闰年)
1。能被4整除而不克不及被100整除。
2。能被400整除。 公历闰月问题九:闰月年结婚有没有什么说道?闰月呢? 没有,祝你们幸福问题十:闰年有犯月的说法吗 没有的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