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海边,望着浪花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00:37
  • 提问者网友:且恨且铭记
  • 2021-04-03 10: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海边,望着浪花张庆和 浪花呀 疾首顿足 使劲拍打岸的胸脯 哦 大海在倾诉 墙皮剥落的石堡,被高岭土死死堵住“嘴巴”和被强盗的利刃砍断“手脚”的岸炮;还有那座仿佛被挖掉眼球正木木地瞪着天空的销烟池。 惨烈的岁月曾经把这里踩得痛不欲生;沉重的历史曾经压得它气喘吁吁…… 而林则徐呢?那个身着官服,头戴花翎,面色凝重,右手抚须,一副威严端坐、大义凛然,曾经伟岸在小学课本里的钦差大臣呢?那个屹立在中国思想的至高点上,以变革求新的眼光打量世界的先贤明哲呢? 终于,这一切都实实在在地叠现在了我的眼前。这就是虎门炮台。 探访这片中国近代史的始源地,祭祀在这里为国殉难的英雄儿女,曾经是我许久的心愿。仰望着艰前的一簇簇雕像,触模着被战争的牙齿啃嗥留下的斑斑伤痕,我的目光不觉抛向了那个浴血拼杀的战场。虎门的布防,不可谓不周;清军将士,不可谓不勇。然而他们却失败了,败得很惨,数千忠勇无一生还,全部壮烈牺牲在了这里。长长的虎门炮台弯曲着,宛若一个大大的问号。在问天,在问地,似乎也在问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逝去的人是悲壮的。但那是一个朝代制造的罪恶,是整个中华民族经历的灾难。在鸦片战争纪念馆里,有一处浓缩的且被现代科技手段再现的战斗场景:火光冲天,炮声隆隆,数千将士正殊死格杀;浓浓硝烟弥漫着,遍地尸体纵横着……清军将士对那场战争的胜利本是充满希望的,可他们哪里料到,飞舞的大刀怎能抵得过先进的洋枪,热血澎湃的胸膛哪里扛得住牢固的舰盾。正当勇士们期待援兵,准备最后一搏的时候,他们又哪里能想到,那些贪图安逸富贵、苟且偷安、屈膝求和的朝廷奸倭,如何容得下此等刚烈。所以,首先被出卖的正是这些国家忠良。就这样以中华民族血液里的英雄气质灌溉养育的一批最优秀的男儿,一个个都倒在了挣扎、绝望之中。这里的花,无不浸润了烈士的鲜血;这里的叶,无不为他们沉痛哀悼……浪花呀 疾病首顿足使劲拍打岸的胸脯哦 大海在恸哭 是的,从根本上说,杀死他们的,不是英军,也不是美军的坚船利炮,而是清王朝自己。是朝廷里那些吮尽人民骨髓的昏庸的权力持有者,是那个喂养着无数蛀虫的腐朽污浊的社会渊薮和那个极不合理的社会结构。海潮退去了,长长的虎门炮台弯曲着,岸边走来一群捡拾贝壳的少男少女。他们嬉笑,他们追逐,他们不时地弯腰拾起一枚枚喜悦,或者杨手放飞心中的满足…… 这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呀!浪花呀 疾首顿足 不停地拍打岸的胸脯那是大海在叩问是历史在嘱咐…… (选自《散文选刊》2007年第5期,有删节)16.理解文中“长长的虎门炮台弯曲着,宛若一个大大的问号”一句,回答问题。(4分)(1)句中“问号”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 (2)“问”的答案有哪些?(3分) 17.请分别从内容、结构和语言三方面分析本文使用的三节诗句的作用。(6分) 18.结合文本,联系现实,分析最后一节诗中,“历史在嘱咐”的深刻含义。(5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4-03 11:04
16.(1)问的内客;中国(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1分)(2)问的答案:①(内因)清政府自身黑暗腐朽,朝廷奸佞贪图安逸富贵、苟且偷安、屈膝求和;(2分)②(外因)英军的坚船利炮。(1分)17.(1)内容;与文章的叙述内容紧密结合,(1分)台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鸦片战争的深度思考。(1分)(2)结构:三段诗句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贯穿始终,使文章脉络清楚,首尾呼应,一气呵或:在叙述中穿插,使行文多姿。【手法1分,作用任答一点1分】(3)语言:诗段采用反复、拟人等手法,把浪花、海浪当作人来写(赋予浪花、海浪人的动作、思想),更含蓄、生动形象,更具表现力。【任答一种手法1分,分析作用1分】 18.历史叮嘱我们:(1)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忘记了屈辱的鸦片战争,他们只知道嬉笑追逐。要帮助人们永远记住历史,不要重蹈覆辙。(2)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制度,清除腐败、贪官,否则就会使国家蒙受屈辱。(3)要加强国防建设,制造先进的武器。 【答到(1)得3分,其他结合现实谈到社会体制、官员、武器装备等任何方面令人担忧,每方面可得1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4-03 12:12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