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翰林院相当于现在】请问:宋朝翰林院学士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又“因谏承旨广州学正”是...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06:37
  • 提问者网友:溺爱和你
  • 2021-01-30 23:15
【翰林院相当于现在】请问:宋朝翰林院学士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又“因谏承旨广州学正”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1-30 23:56
【答案】 宋朝设有翰林学士院,职责是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还侍皇帝出巡,充顾问.学士中资格最老的称翰林学士承旨,其下有翰林学士、知制诰.其他官员入院而未授学士,称为“直院学士”.如果学士缺员,由其他官员暂行院中文书,则称“学士院权直”或“翰林权直”.北宋前期,翰林学士沿袭唐代,不设品秩.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职,官居正三品,不任他职,专司内制.此外,同唐代一样,另设专掌方术伎艺供奉等事的翰林院,如翰林图画院等.
  宋朝是翰林与科举接轨的时代.宋太宗时,开始大规模的科举考试.在唐朝,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还须通过吏部的选试以得到官职.到了宋代,凡是省试、殿试通过以后,朝廷立即授予官职.这样,翰林学士必为进士出身.
  学正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宋国子监置学正与学录,掌执行学规,考校训导.元除国子监外,礼部及行省、宣卫司任命的路、州、县学官亦称学正.
  “因谏承旨广州学正”貌似不完整,最好提供全文.
  希望能够帮到您! 追问: 原文是: 入粤始祖待举公原籍江西赣州于都县水头里,宋考宗隆兴二年(1164年)举贤良科进士,官任翰林学士,因谏章承旨广州学正,从原籍迁至广东新会定居,为我族入粤始祖。公寿95岁,妣李氏寿89岁。公妣墓合葬于新会市棠厦凤凰心山。 追答: 朋友指的是黎鹏(待举)的经历吧,应该还是漏了一个“谪”字,完整的原文是“因谏章承旨谪广州学正”,意思是因为向皇帝进谏的奏章(内容失当),接受圣旨降职外放就任广州学正一职。 希望采纳答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1-31 00:19
这个问题的回答的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