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碳汇交易一亩多少钱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09:33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12-23 12:02
碳汇交易一亩多少钱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灯有味
  • 2021-12-23 13:12
问题一:一亩地睡莲成本多少 浅海养殖是今后我省拓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发展碳汇渔业的方向和重点。但是,我省的浅海水域总体利用率不高,浅海养殖规模不大,养殖效益不高,而且存在养殖布局和种间搭配不尽合理,受风浪潮影响严重、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作为浅海养殖重要生产方式的浅海贝藻筏式养殖,尽管具有投资少、产量高、效益稳定的特点,但还需要继续通过选择适宜我省水混、流急、台风多等海域特点的养殖品种,采用新型的间养、轮养模式,以有效避开台风期影响,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同时,浅海养殖的贝藻类能大量吸收消化海水饱含的碳、氮、磷、硫等物质,贝类又能吞食一些小藻,可以发挥维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修复能力的作用,是我省渔业行业发挥碳汇经济的重要产业。因此,大力推广应用浅海贝藻类生态养殖技术,是实现海洋环境保护、渔民增收、渔业发展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
【增产增效情况】采用浅海贝藻养殖技术,可以进一步改善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养殖水域环境更趋优良,增加产出、提高效益。一般亩养殖效益基本稳定在1500元以上,高的达到5000元。
【技术要点】
贝、藻类浅海筏式养殖的技术要点基本相似,不同品种有一些特殊要求。
1.海区选择 养殖场地应选择在潮流畅通、受大风浪影响较小的港湾,水深5~30米,底质为泥沙底或沙泥底,流速15~25米/分钟为宜。海区水质良好,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盐度18‰~32‰,饵料生物丰富,敌害生物较少,无大量工业或生活污水注入。
2.筏架设置 筏架设置要保证水流畅通、设施安全和操作管理方便。筏架有单绳筏、竹排浮筏等多种样式,主要结构包括浮绠、桩缆、桩头、浮子和吊绳等部分。各部分器材的质地、长度、直径要视海区条件、材料来源便利和使用寿命来定。养殖品种不同,养成绳差异很大。牡蛎养殖用胶皮绳,贻贝养殖用红棕绳,紫菜养殖用聚乙烯网帘,羊栖菜养殖用聚乙烯绳等。
3.苗种运输 根据距离和运输条件,确定运输方法。运输方法有干运和水运两种,通常采用干运法。
4.挂(夹)苗 苗种质量要好,规格要齐。在挂(夹)苗时,要控制苗种密度,保证生长空间。
5.日常管理 经常下海巡视观察,及时补苗,清除附着生物,调整浮力,防治病敌害,检查筏架安全,做好防灾工作。藻类养殖还要调节水层,紫菜养殖要适时晒帘。
6.套养或轮养 为提高海区利用率和设施使用率,增加经济收入,可实行贝藻套养或贝藻轮养、藻类多茬养殖。近年来,我省海水养殖涌现出了不少新型养殖模式,如贻贝与海带套养、贻贝与羊栖菜套养、海参与海带套养、以及紫菜与海带轮养、蟹藻立体养殖等方式,显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贝藻套养方法主要有区间套养、筏间套养和绳间套养等3种类型,以区间套养最为方便,筏间套养效果好但增加成本,绳间套养(藻类平挂、贝类等垂挂)效果好,但有可能发生相互缠绕、磨损,操作不方便,各地可根据海况条件和自身养殖需求自行选择。轮养中则要注意轮养品种的快速生长期互补问题。
7.收获 尽量在台风前收获,避免台风造成的损失。
【常见几种套养、轮养模式介绍】
1.紫菜与海带轮养模式:该模式是利用紫菜养殖的筏架,在紫菜收割3水后,即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行海带夹苗下海养殖,实行紫菜和海带轮养。这种栽培模式,既不影响优质紫菜的生产(后2茬紫菜质量要差些),还能增加海带养殖产量和效益。采用该模式,可亩增效益900元。
2.羊栖菜(海带)套养贻贝模式:利用羊栖菜(海带)养殖海区和工具,增养贻贝,分别采用海藻平养和贻贝垂养的方式,可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养殖海区水深3米以上,要求潮流畅通、水质肥沃、无污染,养殖筏架为“蜈蚣”......余下全文>>问题二:一亩森林产生臭氧量 据测算,一亩林如果种速生桉树,一年可获1吨的碳汇,而每生长一立方米的木材,约吸收和固定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问题三:养殖一亩紫菜要多少成本 浅海养殖是今后我省拓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发展碳汇渔业的方向和重点。但是,我省的浅海水域总体利用率不高,浅海养殖规模不大,养殖效益不高,而且存在养殖布局和种间搭配不尽合理,受风浪潮影响严重、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作为浅海养殖重要生产方式的浅海贝藻筏式养殖,尽管具有投资少、产量高、效益稳定的特点,但还需要继续通过选择适宜我省水混、流急、台风多等海域特点的养殖品种,采用新型的间养、轮养模式,以有效避开台风期影响,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同时,浅海养殖的贝藻类能大量吸收消化海水饱含的碳、氮、磷、硫等物质,贝类又能吞食一些小藻,可以发挥维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修复能力的作用,是我省渔业行业发挥碳汇经济的重要产业。因此,大力推广应用浅海贝藻类生态养殖技术,是实现海洋环境保护、渔民增收、渔业发展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
【增产增效情况】采用浅海贝藻养殖技术,可以进一步改善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养殖水域环境更趋优良,增加产出、提高效益。一般亩养殖效益基本稳定在1500元以上,高的达到5000元。
【技术要点】
贝、藻类浅海筏式养殖的技术要点基本相似,不同品种有一些特殊要求。
1.海区选择 养殖场地应选择在潮流畅通、受大风浪影响较小的港湾,水深5~30米,底质为泥沙底或沙泥底,流速15~25米/分钟为宜。海区水质良好,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盐度18‰~32‰,饵料生物丰富,敌害生物较少,无大量工业或生活污水注入。
2.筏架设置 筏架设置要保证水流畅通、设施安全和操作管理方便。筏架有单绳筏、竹排浮筏等多种样式,主要结构包括浮绠、桩缆、桩头、浮子和吊绳等部分。各部分器材的质地、长度、直径要视海区条件、材料来源便利和使用寿命来定。养殖品种不同,养成绳差异很大。牡蛎养殖用胶皮绳,贻贝养殖用红棕绳,紫菜养殖用聚乙烯网帘,羊栖菜养殖用聚乙烯绳等。
3.苗种运输 根据距离和运输条件,确定运输方法。运输方法有干运和水运两种,通常采用干运法。
4.挂(夹)苗 苗种质量要好,规格要齐。在挂(夹)苗时,要控制苗种密度,保证生长空间。
5.日常管理 经常下海巡视观察,及时补苗,清除附着生物,调整浮力,防治病敌害,检查筏架安全,做好防灾工作。藻类养殖还要调节水层,紫菜养殖要适时晒帘。
6.套养或轮养 为提高海区利用率和设施使用率,增加经济收入,可实行贝藻套养或贝藻轮养、藻类多茬养殖。近年来,我省海水养殖涌现出了不少新型养殖模式,如贻贝与海带套养、贻贝与羊栖菜套养、海参与海带套养、以及紫菜与海带轮养、蟹藻立体养殖等方式,显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贝藻套养方法主要有区间套养、筏间套养和绳间套养等3种类型,以区间套养最为方便,筏间套养效果好但增加成本,绳间套养(藻类平挂、贝类等垂挂)效果好,但有可能发生相互缠绕、磨损,操作不方便,各地可根据海况条件和自身养殖需求自行选择。轮养中则要注意轮养品种的快速生长期互补问题。
7.收获 尽量在台风前收获,避免台风造成的损失。
【常见几种套养、轮养模式介绍】
1.紫菜与海带轮养模式:该模式是利用紫菜养殖的筏架,在紫菜收割3水后,即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行海带夹苗下海养殖,实行紫菜和海带轮养。这种栽培模式,既不影响优质紫菜的生产(后2茬紫菜质量要差些),还能增加海带养殖产量和效益。采用该模式,可亩增效益900元。
2.羊栖菜(海带)套养贻贝模式:利用羊栖菜(海带)养殖海区和工具,增养贻贝,分别采用海藻平养和贻贝垂养的方式,可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养殖海区水深3米以上,要求潮流畅通、水质肥沃、无污染,养殖筏架为“蜈蚣”......余下全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12-23 13:48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