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六大目标,你有何感想?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5 16:21
- 提问者网友:自食苦果
- 2021-01-24 19:09
新课改六大目标,你有何感想?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鬼未生
- 2021-01-24 19:51
(最多可选2个答案)
对回答者的感言:
(选填项,40字以内)
我对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理解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内容:
⑴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⑵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⑶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观、价值观。
⑷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⑸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⑹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⑺ 、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以上内容含概了以下要点:
① 公民意识; ② 价值观念; ③ 社会责任感; ④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⑤ 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 ⑥ 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⑦ 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⑧ 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新课程培养目标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和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培养,提出了适应终身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第一: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培养目标的七条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旨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二: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性是基础教育及其培养目标的根本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为人的发展、终身学习打基础。
第三: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新课程把“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超越的精神,积极进取、求实、求是、顽强的品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习惯。
第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 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神圣使命。新课程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健康,让学生富有情趣地生活,生动活泼地成长,是新课程的追求,是新课程的目标。
对回答者的感言:
(选填项,40字以内)
我对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理解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内容:
⑴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⑵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⑶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观、价值观。
⑷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⑸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⑹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⑺ 、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以上内容含概了以下要点:
① 公民意识; ② 价值观念; ③ 社会责任感; ④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⑤ 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 ⑥ 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⑦ 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⑧ 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新课程培养目标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和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培养,提出了适应终身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第一: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培养目标的七条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旨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二: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性是基础教育及其培养目标的根本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为人的发展、终身学习打基础。
第三: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新课程把“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超越的精神,积极进取、求实、求是、顽强的品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习惯。
第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 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神圣使命。新课程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健康,让学生富有情趣地生活,生动活泼地成长,是新课程的追求,是新课程的目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老序
- 2021-01-24 20:24
新课改感想
[ 2006-12-22 11:33:00 | By: 宁静致远 ]
0
推荐新 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最终把他们培养成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数学认识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归根结底要达到学生数学自能发展的目的。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最终把他们培养成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数学认识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归根结底要达到学生数学自能发展的目的。笔者认为,数学自能发展要想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辨证关系。
1接受与探究的协调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依赖性上,导致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贬低和冷落探究与发现,这样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使得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发现学习处于弱势地位,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必然会窒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探究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之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得到凸现,提倡探究学习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那么,我们是否就能把探究学习看成学生学习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呢?
有位老师开了一堂新授课《椭圆》,他从“神州五号”轨道谈起,试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生成椭圆的第一定义。课堂气氛很热闹,分组活动去探究、去发现,学生也努力了,可是结果却不妙。显然这个话题太大,圆锥曲线第一课时是无法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得出圆满结论的。于是一堂原本可以很生动的新授课,在轰轰烈烈的热闹中夭折了。
评课时,这为老师说:“新课标不是主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吗?我这堂课就是要注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体现新课标理念。”他的话很有典型性,我们许多老师的观念确有转变,但是不管具体内容、具体情况,一味地照搬照抄,教条执行,那是非常有害的。老师新授“椭圆的第一定义”时,如果引导学生假借接受性学习方式来掌握定义似乎更自然、更有实效。今天强调“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探究性学习”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应当看到,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探究性学习”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其效率之高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作为两种对立的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这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健壮,才能走得稳、跑得快。
教学方式的改变,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也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学生进行收集资料、实践操作、合作讨论。新课标理念下的学习方式转变是指由单一、他主、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即通过积极实践与深入研究,更好地去认识各种教学(学习)方式的优点与局限性,从而能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适当地加以应用。
2过程与结论的平衡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强调向学生灌输定理、公式和解题方法、技能,重结论轻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剥离了知识和智能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被庸俗化到无须智慧参与,而只须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并熟练解题的地步,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娴熟来代替思维品质的提升、能力素质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必然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解放失去教育应有的功能,导致素质教育的失败。
新课标特别强调过程性目标,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新一轮课改实验以来,“讲堂”式的课堂或“教案表演剧”式的课堂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摈弃,取而代之的是凸现学生主体、关注师生情感交往的“互动”式“学堂”,但数学自能发展强调过程,是不是结论就可以忽视了呢?
从数学教学角度来讲,结论表征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过程表征是达到教学目的或所需获得结论而经历的必要程序,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具有统一性的正确结论,这是学生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重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结果,而不是不要结果。重过程轻结论的教学只会使学生对问题悬而未决,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任务的完成难以保证,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课堂上出现了另一种异化的景象:在交往、互动的活动中,为了凸现学生主体,教学成了满堂的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加之一些教师对课堂上生成的原生态的资源和情境不善于处理或处理不当,从而使课堂成了学生的“群言堂”、“乱言堂”,教师成了旁观者和没有明确指向的组织者。
结论与过程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数学的整体内涵和思想,数学教学只有结论与过程并重,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3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教师课前需要备课,需要预设教学效果,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预设方案忠实地加以实施,排斥了学生的个性思考,限制了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学生的创造智慧泯灭其中。当生成的新情境和新的课程资源不能和教师预设的结果一致时,常强行按“预设”方案进行,实质还是在上演着“教案表演剧”。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陈设化,缺乏一种对智慧的挑战,好奇心的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不可避免地受到阻碍和抑制。
课堂应该是动态的存在,学生往往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教学的,这就使数学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数学教学不能过分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应当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强调互动生成的数学课程,一定会呈现出更大的开放性。当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数学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没有预设方案的准备,教学只会变得信马由缰的活动,教师课前应有应付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种种意外的心理准备,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游刃有余。名师的课常常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常常能让学生“一通百通”,这样的效果绝不是偶然妙笔,恰恰是数十年以来的课前苦心经营、精心打造的结果。强调互动生成是对教师预设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案,教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真正融入于互动的课堂中,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促进学生在更大的空间里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索。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性思维,它往往不知不觉中沉淀和内化,成为个性化的“隐性理论”,要彻底改变,需要经过持续的、深刻的、全面的反思。如果教师缺乏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那么在“预设”和“生成”的问题上,会不自觉地选择“预设”而忽视“生成”;如果教师缺乏教育的反思,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预设”而彻底倒向“生成”。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成不变僵化呆板的模式,而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式,以多变的教育机智调整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如此,课堂才会充满主动学习的气氛。
4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所观摩的数十堂课都用了课件,这是时代的进步,它表明一本书一支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新手段就是用多媒体课件来替代吗?许多老师制作的课件中画面设计精美绝伦,文字色彩各不相同,真是叫人眼花缭乱,教学就是在这样“一问一答一显示”中次第展开。短短45分钟的一堂课,其容量大得惊人,这真得感谢多媒体的支撑,否则,无论如何都完不成教学任务的。但是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如何呢?他们难有阅读、思考、反馈(尽管也让学生象征性地思考了,学生表演“回答”也非常到位),或者正思考着,画面早已切换到下一个板块,屏幕上的归纳总结也早已“城头变换大王旗”了,在这种“繁忙”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究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积累沉淀多少,怕都是个未知数吧!
数学课堂教学说到底是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撞击过程,这个交流过程应该是“惑、感、思、悟”的过程,这个交流的手段应该是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和多媒体的共同参与,多媒体的介入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有形象性、可视性,扩展教学容量,但它只应起辅助作用。我们可以让多媒体去锦上添花,而不应该去喧宾夺主。语言是心灵的外在体现,没有语言的交流就没有数学思维的碰撞,又谈何数学思想的挖掘、数学能力的培养?没有语言的交流数学课的生命只能日渐萎缩。一段或铿锵或绵长的语言推理叙述,一手或刚劲或飘逸的数学推理、证明板演,一支粉笔徒手画出的几何图形,也是对学生数学素质的潜在培养,又岂是花样的图片所能替代了的?如果为了追求课堂“活”,而将大量的形式充斥于课堂,没有很好地去把握住新课标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即如何让学生有效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误认为新课标就是教学方式的替代,将中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翻新变化上,为一节公开课,大包装、大容量、多样式,甚至恨不能把各种教学方法都展示一遍,那是对新课标的曲解。教学形式应服从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多媒体的运用也必须服从这个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从心底去克服形式主义,根据实际情况,做到慎用,不能为了表演而影响教学效果,做到人——机互动,做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新课标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新的活动平台,创设了莫大的改革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选择,需要我们以理智、勇气、信心来实现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
[ 2006-12-22 11:33:00 | By: 宁静致远 ]
0
推荐新 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最终把他们培养成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数学认识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归根结底要达到学生数学自能发展的目的。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最终把他们培养成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数学认识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归根结底要达到学生数学自能发展的目的。笔者认为,数学自能发展要想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辨证关系。
1接受与探究的协调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依赖性上,导致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贬低和冷落探究与发现,这样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使得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发现学习处于弱势地位,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必然会窒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探究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之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得到凸现,提倡探究学习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那么,我们是否就能把探究学习看成学生学习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呢?
有位老师开了一堂新授课《椭圆》,他从“神州五号”轨道谈起,试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生成椭圆的第一定义。课堂气氛很热闹,分组活动去探究、去发现,学生也努力了,可是结果却不妙。显然这个话题太大,圆锥曲线第一课时是无法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得出圆满结论的。于是一堂原本可以很生动的新授课,在轰轰烈烈的热闹中夭折了。
评课时,这为老师说:“新课标不是主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吗?我这堂课就是要注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体现新课标理念。”他的话很有典型性,我们许多老师的观念确有转变,但是不管具体内容、具体情况,一味地照搬照抄,教条执行,那是非常有害的。老师新授“椭圆的第一定义”时,如果引导学生假借接受性学习方式来掌握定义似乎更自然、更有实效。今天强调“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探究性学习”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应当看到,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探究性学习”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其效率之高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作为两种对立的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这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健壮,才能走得稳、跑得快。
教学方式的改变,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也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学生进行收集资料、实践操作、合作讨论。新课标理念下的学习方式转变是指由单一、他主、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即通过积极实践与深入研究,更好地去认识各种教学(学习)方式的优点与局限性,从而能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适当地加以应用。
2过程与结论的平衡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强调向学生灌输定理、公式和解题方法、技能,重结论轻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剥离了知识和智能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被庸俗化到无须智慧参与,而只须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并熟练解题的地步,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娴熟来代替思维品质的提升、能力素质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必然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解放失去教育应有的功能,导致素质教育的失败。
新课标特别强调过程性目标,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新一轮课改实验以来,“讲堂”式的课堂或“教案表演剧”式的课堂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摈弃,取而代之的是凸现学生主体、关注师生情感交往的“互动”式“学堂”,但数学自能发展强调过程,是不是结论就可以忽视了呢?
从数学教学角度来讲,结论表征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过程表征是达到教学目的或所需获得结论而经历的必要程序,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具有统一性的正确结论,这是学生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重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结果,而不是不要结果。重过程轻结论的教学只会使学生对问题悬而未决,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任务的完成难以保证,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课堂上出现了另一种异化的景象:在交往、互动的活动中,为了凸现学生主体,教学成了满堂的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加之一些教师对课堂上生成的原生态的资源和情境不善于处理或处理不当,从而使课堂成了学生的“群言堂”、“乱言堂”,教师成了旁观者和没有明确指向的组织者。
结论与过程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数学的整体内涵和思想,数学教学只有结论与过程并重,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3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教师课前需要备课,需要预设教学效果,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预设方案忠实地加以实施,排斥了学生的个性思考,限制了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学生的创造智慧泯灭其中。当生成的新情境和新的课程资源不能和教师预设的结果一致时,常强行按“预设”方案进行,实质还是在上演着“教案表演剧”。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陈设化,缺乏一种对智慧的挑战,好奇心的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不可避免地受到阻碍和抑制。
课堂应该是动态的存在,学生往往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教学的,这就使数学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数学教学不能过分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应当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强调互动生成的数学课程,一定会呈现出更大的开放性。当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数学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没有预设方案的准备,教学只会变得信马由缰的活动,教师课前应有应付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种种意外的心理准备,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游刃有余。名师的课常常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常常能让学生“一通百通”,这样的效果绝不是偶然妙笔,恰恰是数十年以来的课前苦心经营、精心打造的结果。强调互动生成是对教师预设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案,教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真正融入于互动的课堂中,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促进学生在更大的空间里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索。
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性思维,它往往不知不觉中沉淀和内化,成为个性化的“隐性理论”,要彻底改变,需要经过持续的、深刻的、全面的反思。如果教师缺乏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那么在“预设”和“生成”的问题上,会不自觉地选择“预设”而忽视“生成”;如果教师缺乏教育的反思,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预设”而彻底倒向“生成”。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成不变僵化呆板的模式,而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式,以多变的教育机智调整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如此,课堂才会充满主动学习的气氛。
4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所观摩的数十堂课都用了课件,这是时代的进步,它表明一本书一支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新手段就是用多媒体课件来替代吗?许多老师制作的课件中画面设计精美绝伦,文字色彩各不相同,真是叫人眼花缭乱,教学就是在这样“一问一答一显示”中次第展开。短短45分钟的一堂课,其容量大得惊人,这真得感谢多媒体的支撑,否则,无论如何都完不成教学任务的。但是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如何呢?他们难有阅读、思考、反馈(尽管也让学生象征性地思考了,学生表演“回答”也非常到位),或者正思考着,画面早已切换到下一个板块,屏幕上的归纳总结也早已“城头变换大王旗”了,在这种“繁忙”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究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积累沉淀多少,怕都是个未知数吧!
数学课堂教学说到底是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撞击过程,这个交流过程应该是“惑、感、思、悟”的过程,这个交流的手段应该是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和多媒体的共同参与,多媒体的介入是为了使课堂教学更有形象性、可视性,扩展教学容量,但它只应起辅助作用。我们可以让多媒体去锦上添花,而不应该去喧宾夺主。语言是心灵的外在体现,没有语言的交流就没有数学思维的碰撞,又谈何数学思想的挖掘、数学能力的培养?没有语言的交流数学课的生命只能日渐萎缩。一段或铿锵或绵长的语言推理叙述,一手或刚劲或飘逸的数学推理、证明板演,一支粉笔徒手画出的几何图形,也是对学生数学素质的潜在培养,又岂是花样的图片所能替代了的?如果为了追求课堂“活”,而将大量的形式充斥于课堂,没有很好地去把握住新课标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即如何让学生有效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误认为新课标就是教学方式的替代,将中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翻新变化上,为一节公开课,大包装、大容量、多样式,甚至恨不能把各种教学方法都展示一遍,那是对新课标的曲解。教学形式应服从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多媒体的运用也必须服从这个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从心底去克服形式主义,根据实际情况,做到慎用,不能为了表演而影响教学效果,做到人——机互动,做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新课标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新的活动平台,创设了莫大的改革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选择,需要我们以理智、勇气、信心来实现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