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学过文言文后的感言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0 00:01
  • 提问者网友:蓝莓格格巫
  • 2021-01-29 02:33
学过文言文后的感言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归鹤鸣
  • 2021-01-29 03:52
中国的文言文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简约、朗朗上口,信息含量大。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实现与古人的交流,提高自身素养,形成健全的人格, 提高个人思想境界。

古人是很讲究炼字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炼句。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则是炼字了。但他们的炼字,也是不能排除文言文的模糊性的,相反更说明了模糊的特性。如“闹”字与“弄”字“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语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然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被人们称为炼字典范,洪迈《容斋续笔》卷八云:“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该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字。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作者用它是因为这个字能够引起多种联想,既能够表现春意盎然,也能够表达自己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另外,还透漏出希望早日辞官回家的愿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正是借助了语言的模糊性使诗作充满无限的深意,耐人寻味。还有很多的例子,前人已有很详实的论述了,我也就不赘述了。虽然,这只是诗歌,对文言文而言也是亦然。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对关羽的眉毛的描写用“卧蚕眉”这个模糊用语,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关云长的形象,透视出他的大丈夫气概。在《红楼梦》中妙玉的一句话“这是老君眉”语言简洁有力,却能够表现她的机智聪敏。季羡林先生在近年对模糊性的问题也有比较详实的阐述,特别是在《作诗与参禅》一文中,有较为详实的论述。所以,我们在研究文言文的学习的时候,也完全可以把模糊的思维方式引进到文言文中来,也是切实可行的

所谓模糊性阅读就是以把握文言文的模糊性为目标的阅读方式。因为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对整篇的文言文没有必要完全精确地翻译出来,只要对整个文言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就可以了,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对现代文的阅读经验把文言文中不能精确翻译出来的地方,而不是文言文考察的地方,运用这种模糊性的思维方式大胆地猜测出来,不必计较哪一个词或一句话还没读通。然后在读完整篇文言文后,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相对比较清楚的形象也就可以了,这种形象完全可以处于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谈”的超然状态,没有必要把它具体化,精确化。参考资料:文言文心得一隅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