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为什么会发洪水的原因原因
答案:5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0 10:52
- 提问者网友:杀生予夺
- 2021-04-10 07:43
兰溪为什么会发洪水的原因原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4-10 09:02
雨量大时间集中是形成洪峰主要原因
受天文大潮影响钱塘江下游水位高,兰江洪水下泄缓慢
前期大范围持续强降水导致山塘、水库及主要江河水位偏高
我市何时出梅暂难确定
近期再现大洪水概率小
6月15~17日和19~20日,兰溪先后出现了两次罕见的大洪水,其洪峰水位之高先后打破了1955年以来的历史纪录。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兰溪为何会连续两次遭遇罕见大洪水袭击?记者昨采访了我市的气象、防汛专家。
5天内两次打破56年来兰江洪峰纪录
“洪水终于退了!”昨天下午,在兰溪市兰江大桥上,看着已经完全消退的洪水,兰溪市民钟素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与此形成对应的,是一天前还是一片汪洋的兰江大桥桥东劳动路与人民路交叉路口,现在重新恢复了往日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在这之前的6天时间里,兰溪先后两次遭遇了自1955年以来最大的罕见大洪水,古城兰溪先后两次经历严峻考验———
6月15日下午3时,兰江兰溪水文站水位达29.57米,超过警戒水位0.07米。在此后的20多个小时里,兰江水位持续上涨,并于6月16日晚上7时左右上升至33.40米,出现了自1955年以来的最大洪峰水位。
经过6月18日的短暂“休整”后,6月19日兰江水位再次上涨。当天下午2时至3时,兰江水位在一个小时内上涨了73厘米,这是有资料记录以来兰江水位每小时最大的上涨幅度。当天下午4时,兰江兰溪水文站水位上涨至警戒水位以上。两个小时后,兰江水位又上涨至危急水位以上。
记者了解到,一般情况下兰江水位从正常水位上涨至警戒水位再上涨到危急水位通常需要一天左右,从警戒水位到危急水位一般需要七八个小时,而这次兰江只用了几个小时就从正常水位上升至危急水位。其中,从警戒水位到危急水位只用了短短的两个小时。6月20日上午8时,兰江兰溪水文站水位达到33.73米,再次刷新了6月16日33.40米的洪峰纪录。
雨量大时间集中是形成洪峰的主要原因
作为钱塘江流域的干流,兰江流域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洪水。记者查阅《金华水旱灾害志》后发现,在1949年至2007年的58年时间里,我市范围内共发生了85次较大的水灾,平均每年1.5次。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55年的“6·21”大洪水,当时兰溪兰江水文站最大洪峰水位达35.35米,为百年一遇大洪水。在1955年“6·21”大洪水之后的56年时间里,尽管兰江流域几乎每年都会发洪水,甚至出现了1997年的“7·9”大洪水,但与今年的“6·.16”、“6·20”大洪水相比,1997年“7·9”大洪水的洪峰水位分别低了0.13米和0.46米。
市气象局气象预警中心主任王建新分析说,近期兰江流域及上游的金华江、衢江流域多次出现强降水过程,降雨期间雨量大、降雨时间集中,从而导致兰江流域接连形成洪峰。
王建新向记者出示了一组数据:6月14日晚8时至16日晚8时,兰江上游的开化累计雨量达248.2毫米,常山累计雨量209毫米,江山累计雨量155.1毫米,龙游累计雨量188.7毫米,衢州累计雨量157.6毫米,金华累计雨量104.6毫米,义乌、东阳的累计雨量均接近100毫米,武义、永康、磐安等地的累计雨量也在50毫米左右,兰溪也出现了累计170.7毫米的强降水。这次的强降水很快就导致衢江和金华江先后形成洪峰,并最终在兰江交汇,从而形成了“6·16”大洪水。
6月18日晚8时至19日下午2时,兰江上游的金华江和衢江流域再次出现强降水过程,由于这次强降雨的区域与“6·16”大洪水期间基本吻合,且强度更大,因此形成了“6·20”超大洪水。
市防汛办专家汪展分析说,“6·16”大洪水和“6·20”大洪水发生前,衢江流域、金华江流域、兰江流域就已出现了大范围的持续强降水过程,山塘、水库及主要江河水位都比较高,土壤中水分严重饱和,因此在6月15~17日和19~20日再次出现强降水后,雨水基本都流入江河之中,从而形成了历史罕见的大洪水。另外,这两次洪水之间只隔了一天时间,前一次洪水尚未完全消退就紧跟着后一次洪水,这也是“6·20”大洪水洪峰水位特别高的重要原因。
基础水位高导致兰江水位连创新高
王建新告诉记者,除了雨量大、降雨时间集中外,近期兰江的基础水位高也是导致兰江洪峰水位连创新高的重要原因。其中,“6·16”大洪水发生当天正值农历五月十五,是天文大潮期,此时杭州湾及钱塘江入海口一带海水倒灌,钱塘江下游水位非常高,导致兰江下游的富春江水库泄洪能力不足,延长了兰江洪水的下泄时间,从而使得兰江水位创历史新高。
另外,一名业内专家还指出,随着近年来我市各地防洪堤坝建设力度的加大,洪水期间被淹面积明显减少,洪水基本都被“驯服”在河道内。由于少了被淹地区的分洪,兰江中的水位更容易上涨,这也是此次的“6·16”、“6·20”大洪水降雨量均小于1997年“7·9”大洪水,但兰江洪峰水位却高于“7·9”大洪水的重要原因(“7·9”大洪水期间金华全市累计雨量248.8毫米,而这次的“6·16”、“6·20”大洪水期间金华的累计雨量分别只有104.6毫米和85.3毫米,全市其他县市的累计雨量也大多在100毫米以内)。
“当然,这只是从技术上去分析最近两次大洪水产生的原因,并不是要否定防洪堤坝建设的成果和作用。客观地看,尽管完善的防洪堤坝会让洪水集中在河道里,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江河水位上涨得更快、更高,但科学、高质量的防洪堤坝完全能够驯服大洪水,其防洪的积极作用不容置疑,因此各地还是要加快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防洪堤坝,战胜洪涝灾害。”这名专家说。
我市何时出梅暂难确定,近期再现大洪水概率小
自6月10日入梅以来,至今已有10多天了,金华何时出梅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记者了解到,今年第4号热带风暴“海马”目前已经在南海生成,“海马”之后可能还会紧跟着再生成一个热带风暴。由于“海马”和即将生成的热带风暴未来动向以及对金华的影响还不是很明确,所以只有等“海马”和即将生成的热带风暴影响结束、长江中下游一带大气环流基本稳定后才能确定金华是否还有持续降水、何时出梅。
接下去兰江还会再次发生大洪水吗?有关专家表示,如果兰江流域再次出现像前几次那样的持续强降水过程,不排除未来再次出现洪水的可能,不过从目前的气象资料分析,这两天我市不会出现持续的强降水过程,因此近期我市及兰江流域再次出现大洪水的概率很小。
相关链接
历史上金华发生的大洪水
据《金华水旱灾害志》记载,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至1948年,金华市范围内有记载的大水灾共有269次。1949年至2007年,金华范围内共发生较大的水灾85次。以下是金华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洪水:
■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洪水———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六月,东阳郡大水,漂损民居资业。”
■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大洪水———南宋时期:“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五月,婺州水。金华五月丙寅中夜水暴至,死者万余人。兰溪五月乙丑洪水浸城市,次夜更暴至,溺死万余人。东阳大水,民溺死无数。”
■近百年来最大洪水———“壬戌洪灾”:“11年(1922年),6、7月间,全省性洪灾。金华道属各县损失惨重。金华江接连涨落5次,市区水进东市街,满到鼓楼里,三牌楼撑船,小码头水过楼板,通济桥10个桥墩被冲坏,金华江水面宽达10公里,水田泽国,一片汪洋。金华县范围三江两岸有300多个村庄被淹,孝顺、罗埠镇上可通船。东阳农历六月十四日,飓风大雨,蛟水大发,二十一日如故,七月初九复如故,全县共溺死555人。义乌水位之高、水势之猛,百年未有,县城大半浸入水中,溺死54人。永康连发洪水12次,县城洪水从山川坛冲入,西津桥冲坏桥廊两洞。武义山洪暴发,毁田无数。浦江3次大水,平地水深数尺,沿江田庐漂没无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1955年,6月17日下午起至21日,各县连降大暴雨,金华站总雨量335毫米,兰溪365.5毫米。6月21日金华江的洪峰水位为40.68米,兰江为35.35米。金华、兰溪县城进水。金华火车站广场被淹没,西市街商店进水。兰溪城区解放路水深丈余,街道成河,行船入市,淹死32人,重伤56人,下落不明5人。武义沿江两岸洪水泛滥,财产损失无数。金华、汤溪两县沿江有214个村庄受淹,死93人,失踪5人。”
受天文大潮影响钱塘江下游水位高,兰江洪水下泄缓慢
前期大范围持续强降水导致山塘、水库及主要江河水位偏高
我市何时出梅暂难确定
近期再现大洪水概率小
6月15~17日和19~20日,兰溪先后出现了两次罕见的大洪水,其洪峰水位之高先后打破了1955年以来的历史纪录。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兰溪为何会连续两次遭遇罕见大洪水袭击?记者昨采访了我市的气象、防汛专家。
5天内两次打破56年来兰江洪峰纪录
“洪水终于退了!”昨天下午,在兰溪市兰江大桥上,看着已经完全消退的洪水,兰溪市民钟素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与此形成对应的,是一天前还是一片汪洋的兰江大桥桥东劳动路与人民路交叉路口,现在重新恢复了往日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在这之前的6天时间里,兰溪先后两次遭遇了自1955年以来最大的罕见大洪水,古城兰溪先后两次经历严峻考验———
6月15日下午3时,兰江兰溪水文站水位达29.57米,超过警戒水位0.07米。在此后的20多个小时里,兰江水位持续上涨,并于6月16日晚上7时左右上升至33.40米,出现了自1955年以来的最大洪峰水位。
经过6月18日的短暂“休整”后,6月19日兰江水位再次上涨。当天下午2时至3时,兰江水位在一个小时内上涨了73厘米,这是有资料记录以来兰江水位每小时最大的上涨幅度。当天下午4时,兰江兰溪水文站水位上涨至警戒水位以上。两个小时后,兰江水位又上涨至危急水位以上。
记者了解到,一般情况下兰江水位从正常水位上涨至警戒水位再上涨到危急水位通常需要一天左右,从警戒水位到危急水位一般需要七八个小时,而这次兰江只用了几个小时就从正常水位上升至危急水位。其中,从警戒水位到危急水位只用了短短的两个小时。6月20日上午8时,兰江兰溪水文站水位达到33.73米,再次刷新了6月16日33.40米的洪峰纪录。
雨量大时间集中是形成洪峰的主要原因
作为钱塘江流域的干流,兰江流域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洪水。记者查阅《金华水旱灾害志》后发现,在1949年至2007年的58年时间里,我市范围内共发生了85次较大的水灾,平均每年1.5次。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55年的“6·21”大洪水,当时兰溪兰江水文站最大洪峰水位达35.35米,为百年一遇大洪水。在1955年“6·21”大洪水之后的56年时间里,尽管兰江流域几乎每年都会发洪水,甚至出现了1997年的“7·9”大洪水,但与今年的“6·.16”、“6·20”大洪水相比,1997年“7·9”大洪水的洪峰水位分别低了0.13米和0.46米。
市气象局气象预警中心主任王建新分析说,近期兰江流域及上游的金华江、衢江流域多次出现强降水过程,降雨期间雨量大、降雨时间集中,从而导致兰江流域接连形成洪峰。
王建新向记者出示了一组数据:6月14日晚8时至16日晚8时,兰江上游的开化累计雨量达248.2毫米,常山累计雨量209毫米,江山累计雨量155.1毫米,龙游累计雨量188.7毫米,衢州累计雨量157.6毫米,金华累计雨量104.6毫米,义乌、东阳的累计雨量均接近100毫米,武义、永康、磐安等地的累计雨量也在50毫米左右,兰溪也出现了累计170.7毫米的强降水。这次的强降水很快就导致衢江和金华江先后形成洪峰,并最终在兰江交汇,从而形成了“6·16”大洪水。
6月18日晚8时至19日下午2时,兰江上游的金华江和衢江流域再次出现强降水过程,由于这次强降雨的区域与“6·16”大洪水期间基本吻合,且强度更大,因此形成了“6·20”超大洪水。
市防汛办专家汪展分析说,“6·16”大洪水和“6·20”大洪水发生前,衢江流域、金华江流域、兰江流域就已出现了大范围的持续强降水过程,山塘、水库及主要江河水位都比较高,土壤中水分严重饱和,因此在6月15~17日和19~20日再次出现强降水后,雨水基本都流入江河之中,从而形成了历史罕见的大洪水。另外,这两次洪水之间只隔了一天时间,前一次洪水尚未完全消退就紧跟着后一次洪水,这也是“6·20”大洪水洪峰水位特别高的重要原因。
基础水位高导致兰江水位连创新高
王建新告诉记者,除了雨量大、降雨时间集中外,近期兰江的基础水位高也是导致兰江洪峰水位连创新高的重要原因。其中,“6·16”大洪水发生当天正值农历五月十五,是天文大潮期,此时杭州湾及钱塘江入海口一带海水倒灌,钱塘江下游水位非常高,导致兰江下游的富春江水库泄洪能力不足,延长了兰江洪水的下泄时间,从而使得兰江水位创历史新高。
另外,一名业内专家还指出,随着近年来我市各地防洪堤坝建设力度的加大,洪水期间被淹面积明显减少,洪水基本都被“驯服”在河道内。由于少了被淹地区的分洪,兰江中的水位更容易上涨,这也是此次的“6·16”、“6·20”大洪水降雨量均小于1997年“7·9”大洪水,但兰江洪峰水位却高于“7·9”大洪水的重要原因(“7·9”大洪水期间金华全市累计雨量248.8毫米,而这次的“6·16”、“6·20”大洪水期间金华的累计雨量分别只有104.6毫米和85.3毫米,全市其他县市的累计雨量也大多在100毫米以内)。
“当然,这只是从技术上去分析最近两次大洪水产生的原因,并不是要否定防洪堤坝建设的成果和作用。客观地看,尽管完善的防洪堤坝会让洪水集中在河道里,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江河水位上涨得更快、更高,但科学、高质量的防洪堤坝完全能够驯服大洪水,其防洪的积极作用不容置疑,因此各地还是要加快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防洪堤坝,战胜洪涝灾害。”这名专家说。
我市何时出梅暂难确定,近期再现大洪水概率小
自6月10日入梅以来,至今已有10多天了,金华何时出梅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记者了解到,今年第4号热带风暴“海马”目前已经在南海生成,“海马”之后可能还会紧跟着再生成一个热带风暴。由于“海马”和即将生成的热带风暴未来动向以及对金华的影响还不是很明确,所以只有等“海马”和即将生成的热带风暴影响结束、长江中下游一带大气环流基本稳定后才能确定金华是否还有持续降水、何时出梅。
接下去兰江还会再次发生大洪水吗?有关专家表示,如果兰江流域再次出现像前几次那样的持续强降水过程,不排除未来再次出现洪水的可能,不过从目前的气象资料分析,这两天我市不会出现持续的强降水过程,因此近期我市及兰江流域再次出现大洪水的概率很小。
相关链接
历史上金华发生的大洪水
据《金华水旱灾害志》记载,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至1948年,金华市范围内有记载的大水灾共有269次。1949年至2007年,金华范围内共发生较大的水灾85次。以下是金华历史上发生的几次大洪水:
■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洪水———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六月,东阳郡大水,漂损民居资业。”
■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大洪水———南宋时期:“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五月,婺州水。金华五月丙寅中夜水暴至,死者万余人。兰溪五月乙丑洪水浸城市,次夜更暴至,溺死万余人。东阳大水,民溺死无数。”
■近百年来最大洪水———“壬戌洪灾”:“11年(1922年),6、7月间,全省性洪灾。金华道属各县损失惨重。金华江接连涨落5次,市区水进东市街,满到鼓楼里,三牌楼撑船,小码头水过楼板,通济桥10个桥墩被冲坏,金华江水面宽达10公里,水田泽国,一片汪洋。金华县范围三江两岸有300多个村庄被淹,孝顺、罗埠镇上可通船。东阳农历六月十四日,飓风大雨,蛟水大发,二十一日如故,七月初九复如故,全县共溺死555人。义乌水位之高、水势之猛,百年未有,县城大半浸入水中,溺死54人。永康连发洪水12次,县城洪水从山川坛冲入,西津桥冲坏桥廊两洞。武义山洪暴发,毁田无数。浦江3次大水,平地水深数尺,沿江田庐漂没无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1955年,6月17日下午起至21日,各县连降大暴雨,金华站总雨量335毫米,兰溪365.5毫米。6月21日金华江的洪峰水位为40.68米,兰江为35.35米。金华、兰溪县城进水。金华火车站广场被淹没,西市街商店进水。兰溪城区解放路水深丈余,街道成河,行船入市,淹死32人,重伤56人,下落不明5人。武义沿江两岸洪水泛滥,财产损失无数。金华、汤溪两县沿江有214个村庄受淹,死93人,失踪5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有枢
- 2021-04-10 10:18
上游降雨集中,水位过高.;就发洪水
- 2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4-10 09:52
上游降雨集中,水位过高。江水倒灌。然后然后就发洪水了
- 3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4-10 09:28
兰溪有条兰江 兰溪的上游是新安江 新安江电厂为了发电 是需要放水的 所以一到汛期兰溪的水位就一直不低 兰溪的下游是金华市 兰溪的水不能开闸放下放 因为往下放了以后金华就要被淹 所以兰溪几乎年年都发洪水 雨量少就淹少点 雨量大就是洪灾
- 4楼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04-10 09:20
槽!凭什么保杭州!就要牺牲兰溪!家园那个惨啊!所有庄稼水果都水淹了!
真2! 金华是在兰溪的上游, 兰溪的下游梅城、富春江、桐庐、富阳、然后是杭州!!!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