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六艺中的数指什么技能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23:15
  • 提问者网友:咪咪
  • 2021-12-23 14:23
六艺中的数指什么技能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痴妹与他
  • 2021-12-23 14:49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礼:礼节(即今德育) 乐:音乐 射:射箭技术(锻链体格,品格修养) 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书:书法(即今文学) 数:算法(即今数学) 礼、乐、诗、书、易、春秋这个是孔子提出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这个是周朝时的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盖是所谓“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说之由来。若然,这种推断并不不符合这句话的原意。 为了说明问题,让我们干脆把这段话都译成白话看看: “《春秋》重视一统,这是天地间不变的原则,古今共通的道理。如今老师们所讲的道理彼此不同,人们的议论也彼此不同,百家提供的方案悬殊,目的也不同,所以上面难于掌握统一的准则;法制数次改变,在下的不知道应当遵从什么好。愚臣以为,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的学术的,都一律禁止,不许它们齐头并进。邪僻的学说灭息了,然后统一的准则就可以建立而法度也就可以彰明,人民就知道所应遵从什么了。” 这段话立论的根据是“如今老师们所讲的道理彼此不同,人们的议论也彼此不同,百家之说提供的方案悬殊,目的也不同,所以上面难于掌握统一的标准;法制数次改变,在下的不知道应当遵从什么好。”而立论的目的则是“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的学术的,都一律禁止,不许它们齐头并进。邪僻的学说灭息了,然后统一的标准就可以建立而法度也就可以彰明,人民就知道所应遵从什么了。” 简单地概括起来,这里讲的就是关于“统一言论,统一法度,统一行动”的道理。这道理从维护统一的国家的角度讲,即使现在看来,也是说得通的,不错的。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句话。其中“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即“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的学术的”这个词组,本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六艺之科”,一是“孔子之术”。可是人们似乎要么是忽略了前者,要么是把前者归结于“孔子之术”,进而把“孔子之术”又归结为“儒术”!愚认为,这是个传承已久的天大的误区!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说正与此有关。因为对这个词组的错误认识,才导致了对“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句话的整个认识的错误。 愚认为,“六艺之科”与“孔子之术”不是一回事。“六艺”就是班固在《武帝纪赞》中说的《六经》。“六艺之科”即“《六经》所涉及的科目”,其所涵盖的范围广泛,愚在前文(见题)谈及相关问题时曾经指出:《六艺》即儒家所谓的《六经》系作为迄今所知中国学术文化之源的典籍,而决不止是“儒家经典”,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可以说没有一家与“六艺之科”无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诸子百家都可以归属于“六艺之科”。而《三策》中所说的“百家”,显然主要不是指先秦传习下来的“诸子百家”。至于“孔子之术”,自然可以理解为“儒术”;但应清楚,“孔子之术”与“儒术”严格说来,是不能划等号的,况且,“三策”中并未用“儒术”这样的字眼。所以,《三策》中所说的“百家”,指的主要是那些不属于“六艺之科”和“孔子之术”范围的各种“邪辟之说”。凡熟悉古代中国文化史的人都知道,因汉初的统治者崇尚“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以及颁布搜集各种藏书和整理民间传说的律令等,使秦所造成的文化禁锢局面一下解冻,在推动学术文化趋向复苏和繁荣的同时,各种邪辟之说也鱼目混珠地竞相出笼。《三策》中所谓“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不过是对包括各种邪辟......余下全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12-23 15:27
这下我知道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