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词牌中 减字 偷声 摊破 犯调 是什么意思?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9 01:12
  • 提问者网友:轮囘Li巡影
  • 2021-11-28 16:00
词牌中 减字 偷声 摊破 犯调 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11-28 16:54
减字:
  唐宋曲子词中的术语。词的句度和声韵,都须按谱填写,不能变换。但当时音乐家在声腔方面,仍有所伸缩,因旧曲为新声。
  如《木兰花》原为七言八句,后将一﹑三﹑五﹑七句各减去末三字,成为《减字木兰花》。

  偷声:
  唐宋词曲术语。唐代绝句多配乐歌唱。歌唱常用和声﹑散声﹑偷声等方法以调节曲调的抑扬缓急。偷声,即在一句中偷去一字。
  如《木兰花》上下阕原是各押三个仄韵,后来填词者不但把上下阕的第三句各减去三字,并且将三﹑四两句的仄韵改为平韵,就好像这个平韵是从别处偷取来的,所以叫偷声。新调《木兰花》因而另名《偷声木兰花》。

  摊破:
  指因乐曲节拍的变动引起句法、协韵的变化,突破原来词调谱式,故称摊破。“摊”即摊开,表示字数有所增加;“破”即破裂,表示一句破成两句。
  亦称“添字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多三字两结句,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因有“添字”“摊破”之名。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此调五代和凝词称《山花子》,《山花子》本唐教坊曲名。近代在敦煌发现的《山花子》调虽字数与和凝词相同,但为仄韵,所以不能认为是一个词体。

  犯调:
  原为中国传统乐学中相关于宫调关系的一种术语,指调域或调式的变换而言;在戏曲音乐中则指与曲式有关的“集曲”而言,多数情况下与调域或调式的变换并无关系,本质的涵义仅指曲调的变换。“犯调”一词在戏曲音乐中多与调域或调式的变换无关,而是一种编曲方法的术语,指的是为适应剧情需要,突破原曲牌音乐的结构规律,吸收新的音乐成分的音乐制作手法。
  词中犯调有两种。一是宫调相犯。即取各宫调的声律合成一曲,使宫商相犯以增加乐曲的变化,有三犯、四犯、八犯之称。但限于“住字”(全曲末一字,或称“杀声”)相同的调子方可互犯。二是句法相犯。集合各调中的句法而另成一调,有似南曲中的“集曲”。 宋 陈旸 《乐书·八音·手笛》:“昔 宗同 善吹以为新引; 唐 云朝霞 善吹以为新声; 孙处秀 善吹而作犯调。”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11-28 17:45
1.减字是文词上的,偷声是歌曲上的,一般共生。假设有某一段旋律对应7个字。该段旋律的长度缩短了,仍然唱七字的话,就会急促。于是缩短歌词,让歌唱更容易、稳妥。多见于将七字句减为四字句,不但词有,曲也多见。(注意,把一个七字句,断为两个三字句,字数减少了,但这显然不是偷声。)
2.摊破是一种改变句式的手段,要求只改变句读,不改变或极少地改变声律结构。它不保证一定要添字。最无疑问的是把“仄平平仄仄平平”摊破成“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水龙吟】中有把三个四字句断为两个六字句的句法,不少人认为是摊破的一例。上面说的把一个七字句断为两个三字句,也被部分人认为是摊破句法。
3.犯调有两种。
1)在A宫调的套曲里,借用B宫调的曲子。(北戏、南戏、昆曲的常例是曲牌联套,一折一般用一套曲子,这些曲子一般要求是同宫调的。词也不排除有“词牌联套”的组歌。)
2)在A宫调的曲子里,部分借用B宫调曲子的旋律。
宫调大致于相当于现在的“D大调”“D小调”“E大调”“E小调”……打一个比方,你用一首G大调歌曲的前半段+一个C大调歌曲的后半段,组成一个新的曲子,这就是犯调。 【江月晃重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是由【中吕宫·西江月】与【双调·小重山】相犯得到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