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人哭时会流眼泪呢???

答案:3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3 21:29
  • 提问者网友:焚苦与心
  • 2021-04-23 17:11
为什么人哭时会流眼泪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4-23 18:38
因为泪囊和鼻腔是相通的:

1 泪囊、鼻泪管的应用解剖

泪囊位于眼眶前部内下方的泪囊窝内,泪囊窝是由上颌骨额突在前、泪骨在后所形成的骨窝,前界为上颌骨的泪前嵴,后界为泪骨的泪后嵴,前下与眶缘相续。泪囊窝前部由上颌骨额突形成的骨质较为坚硬,由泪骨形成的泪囊窝后部骨质菲薄。1995年张长富等〔4〕对17例颅骨标本的鼻内泪囊区进行了观测,提出以泪额缝中点为中心,确定8.97mm×10.67mm的手术造孔区,为手术施行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并对鼻内、外法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了讨论。1997年訾刚等〔5〕对泪囊窝的形态、组成等进行了观测,测得泪囊窝长15.76mm、宽7.29mm、深2.54mm.提出临床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时,在泪囊窝的下部偏后凿孔,手术易于成功。1998年冯立人等〔6〕学者通过测量80例头颅正中矢状切面标本的鼻腔、鼻窦及有关结构,报道:(1)上颌窦口前缘至鼻泪管后缘的距离为(8.69±3.58)mm,小于上颌窦口后缘至蝶腭孔前缘的距离〔(19.99±3.25)mm〕;(2)泪囊后缘与钩突前下缘很接近,有23例其距离<1.0mm;(3)蝶腭孔与后组筛窦、上颌窦、蝶窦等鼻窦的相邻骨壁间的距离分别为(2.39±1.37)mm、(3.50±1.20)mm及(3.03±1.60)mm,指出在施行鼻内镜手术时,术者须对其解剖相当熟悉,并随时了解器械伸入术腔的深度和角度。2000年孙敬武等〔7〕在20个尸头上观测了泪囊窝的大小、骨质厚度及其毗邻关系,测得泪囊窝长径(17.86±1.40)mm,前后径(7.64± 0.29)mm.泪前嵴骨质较厚,泪后嵴次之,泪颌缝处最薄。泪囊窝后上界与中鼻甲前端附着处毗邻,距离0~4.46mm。中鼻道前方骨棱对应上颌骨额突,泪后嵴与钩突基部相平行,钩突上端对应泪囊和鼻泪管交接处。泪囊窝与筛前动脉存在3种毗邻关系。2003年张涛等〔8〕对23具成人尸头泪囊窝的骨性结构构成及骨壁的厚度和倾斜角度进行测量,发现泪囊窝中部的骨性构成中上颌骨额突所占比例略大于泪骨,且变异较大;泪囊窝后壁与冠状面呈大约20°的倾角。认为在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中,应对眶壁行CT检查,以明确不同类型泪囊窝骨性构成情况下手术可能遇到的问题,防止术中眶内并发症或由于造孔过小导致术后鼻泪管阻塞,症状不能缓解。

鼻泪管是位于眼眶和鼻骨之间的狭窄通道,部位隐蔽,而且与鼻腔、鼻窦的毗邻结构变异较大,是鼻窦内镜手术的易损部位。因此,熟悉鼻泪管局部的解剖关系和手术中的准确定位是鼻内镜手术成功的关键。以往泪囊和鼻泪管部位的解剖学研究多为单纯的解剖观察和测量,1932年Whitnal SE〔9〕首先对人的鼻泪管进行了测量,报道鼻泪管的长度平均为12.4mm。1963年崔模、张朝佑等〔10〕测得国人骨性鼻泪管的长度为13.41mm。1984年Saxena SK〔11〕对鼻泪管的解剖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测量,通过对200例印度人无损头颅的研究测量发现,左、右鼻泪管平均长度分别为2.15cm和2.39cm,鼻泪管的前后径大于左右径,而且鼻泪管的长度与外鼻的长度呈正相关。1987年陈昌富等〔12〕对我国成人膜性鼻泪管的观测发现,膜性鼻泪管的平均长度为26.65m,远远超过以前他人测得的骨性鼻泪管的长度,鼻泪管的前后径大于左右径,而且鼻泪管的长度与外鼻的长度呈正相关。鼻泪管下口的前后径长1.95mm,下口距离同侧鼻孔外缘为27.39mm,通过钡剂造影测得泪囊长度13.75mm,鼻泪管长22.10mm,同时发现泪囊与鼻泪管交界处均有明显狭窄,其宽度仅为3.4mm。1992年You ZH〔13〕等学者在对100例干颅骨标本进行模拟高位福特1型骨切除术研究时发现,以Frank-Fort基线定位,切线均在距鼻泪管下口平均5.2mm水平以下,自鼻泪管口到泪囊窝前缘与下鼻甲前端附着处连线的平均距离为0.7mm,同时发现泪囊窝前缘与下鼻甲前端附着缘的连线大致与鼻泪管的走向相同,而且鼻泪管的长度与上颌骨的高度呈正相关。1999年倪长宝等〔14〕研究发现国人鼻泪管长度为14.14mm;前鼻孔内下缘交点至同侧鼻泪管开口前缘平均距离(简称孔口距)为29.00mm;下鼻甲附着缘前端至鼻泪管开口前缘平均距离为11.07mm;前鼻孔内下缘交点至同侧下鼻甲附着缘前端平均距离(简称孔甲距)为18.30mm。而且发现孔甲距与鼻泪管的长度、孔甲距与孔口距存在直线相关关系。2001年王海青等〔15〕测量了鼻泪管的厚度等,指出鼻泪管内骨壁较厚而坚硬,内镜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时以使用电钻开窗为宜。同年刘玉欣〔16〕对56侧正中矢状位切开尸头的鼻泪管进行解剖学测量,发现鼻泪管开口位于下鼻道前1/3段顶或侧壁,鼻泪管长度为(15.99±2.52)mm,鼻泪管上口径平均2.97mm,鼻泪管中段管径4.20mm,鼻泪管上口内侧壁厚平均0.73mm,中段内侧壁厚平均0.55mm,鼻泪管下口前缘至前鼻棘距离平均21.97mm,下口前缘至下鼻甲前缘附着处的距离平均为10.54mm,上颌窦开口前缘到鼻泪管后壁的距离平均3.82mm,鼻泪管长轴与眉间至前鼻棘连线的夹角为(8.74±1.39)°。提出鼻泪管上口位于鼻丘隆突下缘,下口位于下鼻道前端顶或侧壁,是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的重要标志。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4-23 20:15
爱是无偿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帮助,是彼此心灵的感应,既然选择了爱,就要真诚的对待它,珍惜它,在他(她)困难时予以支持,失败时与以鼓励,在他(她)开心时, 一起快乐,悲伤时给他(她)安慰。而不是在拥有时无视它的存在,而在失去后才知道后悔莫及。爱一个人就要他(她)永远幸福,做他(她)永远的避风港,保护他(她), 哪怕一丁点的伤害。真正的爱一个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次深情的拥抱,一个深深的吻,一句不变的誓言,一件不退色的信物…这一切在真爱面前时索而无味,暗而无光的。
  • 2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4-23 18:44
人为什么流眼泪?


常言道;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即便是一个性格刚强的人,也难免会有痛哭流涕、或者黯然泪下的时侯。而且,人们不仅悲哀时会流泪,高兴时、激动时也会流泪。要探究流泪的具体原因,或者是“英雄有泪不轻弹”,或者是“花前泪下,月下伤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极大的。


人类学家发现,在种类众多的灵长类动物中,人类是唯一会哭泣流泪的成员。流泪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简单行为,无需学习,人人都会,就象心脏搏动、肾脏排泄一样本能,象叹息、打喷嚏一样自发。那么,人为什么要流眼泪?流泪对于人体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长期以来使研究者们深感困惑的一个难题。进化论的创始人查理.
达尔文曾经这样推测:流泪是某种进化的”遗迹”,与进化过程中的生存竞争没有关民。哭泣时,眼睛周围的微血管会充血,同时小肌肉为保护眼睛而收缩,于是导致泪腺分泌眼泪。达尔文认为,对于人体来说。眼泪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副产品”。

美国人类学家阿希莱·蒙塔戈的观点与达尔文截然相反。他认为,流眼泪对人体具有益处,这种益处在进化中有一定影响,因而能通过自然选择被一代一代地保存下来,人类会流泪正是适者生存的结果。他举例说:眼泪中含有溶菌酶,这是人体一种自卫物质,它能保护鼻咽粘膜不被细菌感染。观察表明、没有眼泪的干哭很容易使鼻咽粘膜干燥而受感染。


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蒙塔戈的观点,相信流泪行为对人体可能具有某些益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威廉.佛莱从心理学和生物化学的角度对流泪行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他把流泪分成反射性流泪(如受到洋葱刺激)和情感性流泪。在5年时间里,威廉.

佛莱研究了数以千计的流泪“志愿”受试者。他的统计表明,在一个月时间内,男人哭泣流泪的次数很少超过7次,而女人则在30次以上。绝大多数受试者每次哭泣流泪时间为1�2分钟,偶然有持续哭泣达1小时40分钟的“纪录”。晚上7一10点,同家人亲朋相聚,或者在看电视时,是情感性流泪发生频率最高的时间。根据自诉,大约有45%的男人经常在一个月之内没有哭过一次。而女人中只有6%的人可能在一个月中一次不哭。女人40%的哭泣是由于争论、婚姻、爱情和其他人际关系。男子因为人际关系哭泣的只占36%,而为电影、电视、书本内容和不明原因的忧郁流泪的比例明显高于女子。佛莱用特制的小试管收集受试者的眼泪,对眼泪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他发现,情感性流泪的泪水中含蛋白质较多,而反射性流泪的泪水中含蛋白质较少。在这些结构复杂的蛋白质中,有一种据测定可能是类似止痛剂的化学物质。根据这一结果佛莱推测,流泪可能是一种排泄行为。能排除人体由于感情压力所造成和积累起来的生化毒素,这些毒素如果不通过流泪排出,留在体内。将对健康不利。情感性流泪排泄毒素,使流泪者恢复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因而对健康有益。然而,通过眼泪排出的究竟是什么成分的毒素?眼泪中所含的又有哪些功能不同的蛋白质?它们是如何产生,怎样代谢的?这些连佛莱本人也不清楚。搞清楚这些问题,将能帮助人们判断佛莱的学说是否正确。


那么,为什么灵长类动物中唯独人类会流泪呢?对于这一点,研究者们长期以来似乎一直找不到比较合理的解释。1960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利斯特.哈代教授提出轰动一时的海猿假说。以往的人类起源理论都认为,人类诞生的舞台是森林草原。而哈代提出,在人类进化历史中,存在着一段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这一特殊的阶段在人类身上至今留有深刻的印记,留有解剖生理方面的痕迹;这些特征,在别的陆生灵长类动物身上都是没有的,而在海豹,海狮等海洋兽类、海鸟身上却同样存在。例如,人类的泪腺会分泌泪液,泪水中含有约0.9%的盐分,这一特殊的生理现象也是海兽的特征,是古老的海猿阶段留在人体上的痕迹。在缺少盐分的陆上进化发展的动物,是不可能产生这种“浪费”盐分的生理特征的。哈代教授的海猿假说在刚提出时曾被视为“异想天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假说并没有被驳倒,相反,相信这一假说的研究者越来越多。1983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生物学家彼立克·丹通教授研究比较了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控制体内盐平衡的生理机制,他的研究也提示:人类的流泪可能起源来海兽泪腺的泌盐机制。海猿学说也许是目前唯一能解释人类流泪起源的学说。然而,由于这一学说目前还缺乏可靠的化石依据。尚未被多数人类学家所接受。作为一种人类起源进化的假说,海猿学说有待进一步完善。


人类流泪是怎样起源的?人为什么流眼泪?尽管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作了探索,然而这些问题仍是科学上的谜。可以说,对流泪行为进行认真的研究,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要解开流泪的秘密,有待于各方面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那么眼泪有什么作用呢:
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有制造眼泪的“小工厂”,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泪腺”。每天,泪腺不停地制造着泪水。眼泪的用处可大啦,眨眼的时候,眼泪就均匀地抹在眼球上,对眼球起着湿润的作用。眼泪还能冲刷掉眼球表面上的脏东西,保持眼球的清洁,眼泪还有杀灭细菌的作用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