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文史通义》古文翻译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06:47
  • 提问者网友:战魂
  • 2021-01-23 19:36
夫子自述《春秋》之所以作,则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则政教典章人伦日用之外,更无别出著述之道,亦已明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01-23 20:30
孔夫子自己说起作《春秋》的原因,就说“我本想通过议论来传达我的理念,但这不如从别人的行事中发现来得深刻明显”。

那么(除了)政治教化、法律规章、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之外的,没有其他更能阐述道理的方法,也已经是明了的了。

【托之空言】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深切著明】深刻而明显。
【著述】撰写、编篡,但如果翻译为著书阐述道理、自己的观点更为合适。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蕴藏春秋
  • 2021-01-23 21:41
本文是选自史德吧? 读其书者,先不信其人,其患未至于甚也。 读他们书的人,在读之前就不相信作者的为人,(因此)害处也没到很深的地步。 所患夫心术者,谓其有君子之心,而所养未底于粹也。 真正要担忧的是作者的心思呀,也就是说,(虽然)有君子之心,但素养还没达到精纯的地步呀。 【心术】:心思、品性 【底】:即抵,到达的意思 【粹】:纯一、精纯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