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或国家中长期人才教育刚要写一篇两千字左右的心得体会,急需!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7-29 10:58
- 提问者网友:疯子也有疯子的情调
- 2021-07-29 05:35
围绕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或国家中长期人才教育刚要写一篇两千字左右的心得体会,急需!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煞尾
- 2021-07-29 06:20
人才问题是关系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党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需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一、人才瓶颈:结构性短缺及质量
从人才断层来看,据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研究所一项跨世纪专家队伍建设的调查显示,中国高级人才资源中大专以上学历者127.8万人,占高级人才资源总量的87.63%,远远低于1980年的93.88%.中国两院院士平均年龄为65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中,年龄在55岁以上的占41.38%.1997年教育部所属高校博士生导师,88%的年龄已在56岁以上,北京大学有80%的教授超过60岁,有400余名博士生导师超过62岁.首都高校29位中科院院士有29位超过70岁.另据统计,国家教委所属高校3700名学术带头人中,56岁以上的占67%;51岁至55岁占28%;50岁以下的占5%.优秀中青年专家短缺问题极为严重.到2000年,90%以上的学科带头人将要退休或退出二线.中国高级人才资源将出现“青黄不接”的严峻局面.
在人才素质方面也不容乐观.以博士生的质量为例,一方面有的博士基础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比较窄;另一方面,研究的课题及学术论文所涉及的领域缺乏前沿性,一些课题是“咀嚼”国外已经研究过的项目,高水平、创新性成果不突出,既不博也不专.总体上,博士生教育的水平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博士生教育质量尚且如此,其它教育质量和毕业生素质可想而知.
二、为什么会出现人才质量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人才素质和质量等问题呢?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因素:
作为一个转型国家,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作为创新活动主要动力源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导致目前生产力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不能给人力资源和配置模式提供一个合理的运作基础.
其次,中国教育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教育制度、运行机制不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传统的应试教育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
第三,我国传统观念中鄙薄技术工人、鄙薄职业教育培训的偏向仍然在发挥作用.技能教育远远落后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抑制了创新,造成了技能人才的匮乏,也阻碍了投资.
第四,缺乏推动素质教育的考试制度和监督机制.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严进宽出”,监督机制极不完善,导致许多学生考上大学后,毫无压力,轻松过关,培养质量下降.
第五,由于教育经费拮据、教学设备陈旧、知识更新落后,人力资本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
上述问题产生了这样一个供需矛盾:一方面中国人才数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人才结构和人才质量存在着问题.因此,在科技促进经济竞争时代,仅有人才资源的数量,以及人才资源中仅有知识是不够的,知识本身还有质量与结构、深度与广度的一系列问题.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知识并不等于能力、水平.
三、 人才资本与教育改革
经济快速增长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增加人力投资.人力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教育支出和受教育所放弃的收入之和.因此,对教育的投入和规模扩展程度关系到人才素质和人力资本的价值.
中国高等教育要适应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走出人才教育发展的瓶颈,关键是要加大体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实现教育的改革开放.按照人才教育规律开放高等教育市场,打破国有部门垄断高等教育市场的局面,发展多元化和品牌化的高等教育,实行政校分开,使高等院校真正成为“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法人机构.
第一,加快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依法增加国家对教育的投资,确保国家不断增加教育投资.
第二,加快体制改革的创新,促进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建立中央和省级两级政府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新体制、新机制.
第三,进一步开源节流,大力精简非教学、科研人员,提高一线教学、科研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待遇,提高教育的规模效益.
第四,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创新全球化的要求,建立与国际教育相适应的对接机制,加快招生、分配、教育和考试制度的改革.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