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刘大椭集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31 19:56
  • 提问者网友:我一贱你就笑
  • 2021-12-31 15: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倪司城诗序 刘大魁 余友倪君司城非今世之所谓诗人也。其试童子,尝冠于童子矣,其在太学,尝冠于太学诸生矣;其应乡试而出,太仓王相国使人亟求其草稿观之。然则司城之于举进士可操券取也,而卒不获一售以终其身。雍正之初,尝为中书而使蜀矣,其后为洋与南郑二县令,前后十六年,其德泽加于百姓。大臣尝有荐其才可知一郡及为藩臬之副使者,而卒老于县令不得调。信乎,人之穷达悬于天,而非人力之所能为邪! 司城于书无所不读,而尤详于圣人之经,,必究极其根源乃止。其齿长于余十有余岁,而与余同学为古文。余问出文相质,司城虽心以为善,而未尝有面谀之言,其刻求于一字一句之间,如酷吏之治狱,必不稍留余地。余少盛气不自抑,或与之辨争,至于喧哄。然司城不以余之争而稍为宽假;余亦不以其刻求而自讳其疵额④也,苟有作必出使视之。其后每相见则每至于争;而一日不见,则又未尝不相思。盖古之所谓益友者如此,而余特幸与之为友也。 司城抱负奇伟,不得见于世,则往往为歌诗以自娱。其壮年周游黔蜀,崎岖万里,其诗尤雄放,穷极文章之变;虽其他稍涉平易者,而语必雅健,能不失诗人意旨。时人不能尽知,更千百世后必 有能知之者。 余虽与司城同乡里,其久相聚处,乃反在异地。司城既家居,不相见者常至五六年。岁庚午,司城一至京师,余与相聚才数日,怅然剐去,忽忽阅四岁。今春,余将之武昌,道过司城。司城出酒肴共酌,意气慷慨,其平时飞动之意,犹不能无。然而司城年已七十矣。 司城所为诗仅千有余篇,其锓板管以行世,用白金无过百两,而家贫力未能及,余将与四方友人共谋之,而未知其何如。虽然,司城之诗藏于家,其光怪已自发见不可是擒③;虽其行世,岂能加毫末于司城哉!然则,锓板与否存乎人,而司城固不可问矣。 (选自《刘大椭集》) 注:①疵颖(lèi ):缺点。②锓(qīn)板:雕板刻书。③拚( yǎn):通“掩”。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卒不获一售以终其身 售:考中 B.余间出文相质 间:问或 C.不以余之争而稍为宽假 假:借助 D.而司城固不可问矣 固:本来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明倪司城是“古之所谓益友者”的一项是( ) ①而与余同学为古文 ②而未尝有面谀之言 ③如酷吏之治狱 ④苟有作必出使视之 ⑤不以余之争而稍为宽假 ⑥出酒肴共酌,意气慷慨 A.①③⑥ 8.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倪司城少年成名,而仕途艰难。雍正初年曾经担任过中书并且出使过四川,又治理过洋县和南郑县,最后在县令的位置上退职归乡。 B.倪司城壮年遍游黔蜀一带,路途崎岖,行程万里。他的诗风之所以雄奇奔放,既因为诗中寄寓壮志未酬的感慨,也与这段经历有关。 c.倪司城辞官后回到家乡。作者前往武昌时顺路探望,见到他年已七十,依然意气慷慨激昂,平时奋发奔放的气概,还隐约可以见到。 D.倪司城晚年一贫如洗,没有能力将自己的诗文刻印流传。作者准备和各地朋友一同努力,但是不知能否成功,隐约流露惆怅忧伤。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之穷达悬于天,而非人力之所能为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余少盛气不自抑,或与之辨争,至于喧哄。 译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怅然别去,忽忽阅四岁。 译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如潦草
  • 2021-12-31 16:41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1)(3分)人得志与否系于上天,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 (2)(4分)我年少气盛不会谦让,有时候和他争辩起来,甚至到了喧嚷吵闹的程度。 (3)(3分)(倪司城)惆怅地辞别离去,匆匆又过去了四年。 解析: 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12-31 17:20
我学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