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野藤,枯萎了……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3 03:52
  • 提问者网友:兔牙战士
  • 2021-04-12 05:14
野藤,枯萎了……  ①听妈妈说,这幢楼的底楼住着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大家都管她叫章老太。章老太似乎从不出门,也从不和别人说话,总是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望着一大堆杂乱的野藤发呆。从日出直到日落,天天如此,天天就这么发呆……  ②我于是很惧怕她,觉得她像传说中的老巫婆,也自然不敢靠近她那个长满野藤的院子。每天放学回来,我总是做贼似的从章老太的门口溜过,生怕她突然伸出手来把我捉住,以至于一口气跑上楼后还心有余悸。有好几个晚上都梦见她朝我走来,那面目很狰狞。每次都被吓出一身冷汗,然后硬钻进妈妈的被窝,把爸爸驱逐出境。  ③那天偶尔骑车回家,刚在楼梯口停完车,放肆地让车铃洒下一串颇悦耳的歌声,章老太的门竟“吱呀”一声嘶哑着开了。我的心一缩,门口探出一张灰黄的脸来,天哪,这是怎样的一张脸啊!一道道皱纹占据了核桃似的干瘪的脸,她的嘴角嚅动两下,喃喃着:“不是……”又扣上那扇沉重的门。不是?不是什么?我不知道,我一下愣住了,说不清为什么,我不仅没有想象中那么惧怕她,反而有些怜悯她了。凭一种敏感,我总觉得章老太蹒跚的身影中隐藏着什么……  ④以后,只要听见我的车铃声,章老太的门一准“吱呀”推开,章老太一准蹒跚着探出头来,继而又摇摇头,自语道:“唉,不是……”一天天过去,我——一个风华正茂、追求新潮的少女,她——一个风烛残年、茕茕孑立的老人,一个爱按铃,一个好听铃,似乎达成了一种特殊的默契。后来无意间听别人说,章老太一直独身,养子养女成人后都弃她而去,连她最疼爱的小孙女也不愿再进她那个阴森的屋子了。她的孙女有一辆自行车,是章老太攒了两年的养老金买的。以往孙女一到楼下便使劲按铃,章老太就乐得过年似的开门迎接。我蓦然明白了,大概那自行车的铃声像我的一样悦耳。我不禁很愧疚,我实在不该残忍地惹一个老人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我也终于懂得这“不是”两字背后的辛酸……  ⑤又是放学回家,尽管铃声很轻。门开了,我友好地朝她笑了笑,“奶奶……”我脱口而出,她笑了,深深的皱纹像秋天里的菊花。  ⑥以后,每一次回家,我都按按铃,待章老太出来,便向她问候一声,章老太总还是蹒跚着探出头来,一天,我习惯地唤过“奶奶”后,章老太吃力地问道:“孩子,学习忙不忙啊?不忙的话……”说着竟向旁挪了一步,我不由自主地瞥了一下她身后的阴幽的矮门,心里咯地一栗,忙乱支吾着:“哦,挺忙,挺忙的……”  ⑦然而,过了很多天,我放学回家,再也没有听见章老太的开门声,使劲按铃也没用。不知是她病了还是那天的婉拒伤了她的心?我想去看看,又没有勇气叩响那扇曾经令我望而生畏的门。又过了些日子,传来一个消息:章老太死了,坐在藤椅上死的,葬礼凄清得只有哀乐在哀号。我难过极了,时时为章老太凄苦的身世伤心,为我那份廉价的同情和猥琐的义务伤心。那天我真的不该拒绝她,真的该为她再做些什么,但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她走得那么无声无息,留给这份土地唯一的记忆,就是那一丛已经枯萎了的野藤。(1)结合语境解释第③段中加粗词语“放肆”、“竟”的含义和表达作用?答:________(2)从全文看,“我”对章老太感情的变化是由“惧怕”到“伤心”,请你用文中的词语把中间的过程填写出来。惧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伤心(3)文中第③段、第⑤段、⑥段画波纹线的句子三次描写了章老太的眼神,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眼神?③段________⑤段________⑥段________(4)你怎样理解第⑦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答:________(5)对本文欣赏和评价有误的两项是A.文章开头写到了“杂乱的野藤”、“长满野藤的院子”,最后又写出了“枯萎了的野藤”,所以文章的线索是野藤。B.文章刻画少女主要用心理描写,刻画章老太用的是语言、动作、神态描写。C.文章既表现了少女对老人的同情和愧疚,同时也从伦理上斥责了弃老人而去的不孝子孙。D.前面是“一道道皱纹占据了”的“核桃似的干瘪的脸”,后面是“深深的皱纹像秋天里的菊花”,作者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同一人物在不同心态下的不同表情。E.章老太是个身世凄苦、性格孤僻、待人冷漠的老人。F.少女与章老太的交往看似平常,其实是两颗心的碰撞。文章写出了少女心灵的震颤和对人生的感悟,也写出老人内心的波动及对真情的渴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4-12 06:15
答案:5.AE;解析:(1)  ①毫无顾忌地,随意地。作用:表现少女心情轻松、愉快。  ②出乎意料。作用:对老人的开门感到很意外(诧异、吃惊)。(2)怜悯,愧疚,友好(3)  ①呆滞的眼神。盼望久了,以至近于无望,所以目光也无神。  ②希冀的眼神。少女的车铃声,仿佛重新唤醒了老人心中的希望,让她觉得生活又有了盼头。  ③温善的眼神。老人与少女有了一种默契,一些情感的交流,即使知道不是自己的孙女,也想开门看看她,说句话。(4)老人在孤独无助中默默地逝去了,留给土地的是一丛无人照料的枯萎了的野藤,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是一个孤苦伶仃、缺少关爱的老人,从而启示人们要有孝心,要有爱心。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4-12 06:27
你的回答很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