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的资料?
- 提问者网友:回忆在搜索
- 2021-04-21 09:08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忧
- 2021-04-21 10:02
- 1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4-21 10:47
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 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 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 早在1977年.时年36岁的张晓风.就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可以说是对她诗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 1981年.当她的第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 张晓风的散文艺术创作历程.又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前后衔接的段落. 第一个段落以她于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为标志.她以一个聪颖纯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条清澈澄碧.纤尘不染的潺潺溪流. 第二个段落.犹如小溪奔向了风云激荡.爱恨交织.浊浪排空的湖泊.以散文集<愁乡石>(1977).<步下红毯之后>(1979)至<你还没有爱过>(1981)为标志.可视为由第一个段落到第二个段落的过渡和完成.第二段落的时间幅度较长.<再生缘>(1982)也可视为是这一段落的延伸.至<我在>(1984).<从你美丽的流域>(1988).<玉想>(1990).廊庑渐趋廓大.犹如从湖泊递变为壮阔浩渺的大海.我们姑且在这里作一个假定.如果张晓风的散文创作在第二个段落就打住了.她虽然仍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优秀的女作家之一.是一位从一般女作家狭隘局促的闺秀天地里突破出来的闯将.但终究还不是一位拥有很大原创性光荣席位的散文大家. 张晓风散文艺术的原创性在第二段落.更在自<我在>为起点迄今的第三段落.惟有这第三段落.才宣告了一位以生命和创意的生成.以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为其宗旨的散文大家的诞生和完成. 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是这位女作家奉献给中国现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绩.她走上这一条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道路.有一个从并不全然自觉到完全自觉.从不尽完善到圆融浑成的过程.但却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 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 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 早在1977年.时年36岁的张晓风.就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可以说是对她诗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 1981年.当她的第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 张晓风的散文艺术创作历程.又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前后衔接的段落. 第一个段落以她于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为标志.她以一个聪颖纯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条清澈澄碧.纤尘不染的潺潺溪流. 第二个段落.犹如小溪奔向了风云激荡.爱恨交织.浊浪排空的湖泊.以散文集<愁乡石>(1977).<步下红毯之后>(1979)至<你还没有爱过>(1981)为标志.可视为由第一个段落到第二个段落的过渡和完成.第二段落的时间幅度较长.<再生缘>(1982)也可视为是这一段落的延伸.至<我在>(1984).<从你美丽的流域>(1988).<玉想>(1990).廊庑渐趋廓大.犹如从湖泊递变为壮阔浩渺的大海.我们姑且在这里作一个假定.如果张晓风的散文创作在第二个段落就打住了.她虽然仍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优秀的女作家之一.是一位从一般女作家狭隘局促的闺秀天地里突破出来的闯将.但终究还不是一位拥有很大原创性光荣席位的散文大家. 张晓风散文艺术的原创性在第二段落.更在自<我在>为起点迄今的第三段落.惟有这第三段落.才宣告了一位以生命和创意的生成.以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为其宗旨的散文大家的诞生和完成. 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是这位女作家奉献给中国现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绩.她走上这一条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道路.有一个从并不全然自觉到完全自觉.从不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