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有谁懂瑶族来历

答案:4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2 15:15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05-12 05:32
谁知龙门蓝田瑶族起源?瑶族人喜欢什么样的东西?瑶族人给外客最好的留念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5-12 06:58

蓝田乡是广东珠三角唯一的少数民族乡(瑶族),位于龙门县城以北15公里,属于大珠江三角洲边缘地区,现有45个自然村,住着近万瑶民。瑶民在蓝田生活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


  蓝田乡的石马山(又名瑶山)是龙门县风水最好的位置,几千亩平坦而肥沃的良田周围群山环抱,形成“聚宝盆”的格局,而更特别的是,石马山与环抱的丘陵山群不同,系由巨大的石灰岩群组成,据地质专家估计,石马山仅是石灰岩群的冰山一角,地底石灰岩储藏量之大,纯度之高,在广东省内绝无仅有!据著名堪舆学家推演,石马山在平地中央雄壮崛起,正如一块大元宝中间突起的鼓隆,形成“八面来财,步步高升”之势。站在石马山顶的制高点观景台环视,便可将这片曾经培养出七名高级政府领导人、孕育世世代代瑶族人民的神奇土地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每逢初一、十五,当地质朴而虔诚的瑶民,特别是达官贵人,都会到这座灵山上登高拜盘王(古代瑶族人民的领袖和老祖宗,现代瑶族人民的神灵),祈求保佑。


  蓝田瑶族风情园就在蓝田瑶族乡石马山脚下,景区面积600多亩。附近有著名景点龙门铁泉、天然温泉以及新丰温泉。瑶族风情园正处于龙门主要旅游区附近,与规划中的天堂湖水上旅游度假区、桂峰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地派温泉以及龙城旅游文化服务中心等邻近,和周边景区串联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休憩带。


  “岭南无山没有瑶”,瑶族自古以来就是游耕民族,居无定处,每至深山耕种,候田稍熟又迁别所,开垦如前,不惮劳瘁,是迁徙最繁、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多数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五彩斑斓的瑶族服饰、古老的瑶族传说、动听的瑶歌、优美的舞蹈、独特婚俗和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独特神秘,丰富斑澜。


  蓝田瑶族风情园周边的瑶民至今还保留着该民族的不少风俗习惯,信仰峒主爷,最有代表性的是瑶族少女成人礼——“舞火狗”。相传瑶族峒主年幼丧母,其父用母狗奶水喂养他。因此,狗对瑶族有育人之恩,所以崇拜狗图腾。每年八月十五,蓝田乡以村寨为单位,举行舞火狗活动。这天,各村未婚女青年都上山割藤条,摘黄姜叶。晚上,姑娘们头戴草笠,在手臂、胸、腰、腿上,用藤条、黄姜叶组成树叶衣裙,遍插点燃的香火。然后按高矮列队,请回峒主爷叩拜后,列队歌舞,再到村溪旁,将饰物、香火弃水中,洗净手脚,以示弃除邪恶。男青年则放鞭炮助威。 最后,各村队伍向不同村的异性开展对歌择偶。歌者出口成章,问答机智,通宵达旦。 蓝田乡地处越岭余脉,竟内高山重叠,96%的面积为山地。年均日照少于1430小时,年均气温18,为青狮潭暴雨中心,年平均降水量2450毫米,是全县降雨量最多的地区。物产丰富,有稻谷,玉米,草纸、木材、毛竹、香菇、冬笋、药材等。森林储蓄量20.70万平方米,每年产出木材4000多立方米。毛竹林9.65万亩,有“毛竹之乡”之美称,年砍伐量50万根,远销港、澳及东南亚。 蓝田乡乡镇企业主要依托当地优势资源,经营竹木器、铁器、造纸、食品加工等。另外还根据当地水系资源发达,落差大等特点,大力开发水电站建设。


  蓝田瑶族风情园除了美丽如画的瑶乡风景,还荟萃了多彩、神秘、独特的千年瑶族文化,如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瑶族舞火狗仪式,是岭南民族文化发展变迁的一块活化石。瑶族各支系神秘的巫术特技、奇特的深山抢亲、“不落夫家”的瑶王招亲、求婚洞和爬楼恋等奇风异俗,还有令人向往的宁静瑶家生活,场面壮观的祭祀活动,纯朴的瑶族工艺,传统的瑶家美食……


  集瑶族文化之大成、气势磅礴、万千风情的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印象蓝田》是蓝田瑶族风情园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它让你真切感受中国瑶族千年的多彩文化。


=========================================================================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野慌
  • 2021-05-12 08:48
我喜欢看舞火狗。呵呵
  • 2楼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5-12 07:49
相传古时候,评王征战高王,出了一个赏格,凡能杀死高王者,给予重赏,并将三公主赐与其为妻。文武群臣深知高王的凶恶,无人敢应。瑶族始祖“龙犬盘瓠”应征计杀高王,取回首级。评王大喜,封盘瓠为“南京会稽山十宝殿”大王,并把三公主许配给他。盘瓠和公主生下六男六女,传下瑶家十二姓。

   粤桂湘边境的“过山瑶”认为“龙犬”是他们的祖先,故不吃狗肉,而且把狗当神仙崇拜。史籍《搜神记》、《后汉书》以及瑶史诗《盘王歌》、《过山榜》均有记载。《连阳八排风土记》亦云:“瑶类犬也。始于古高辛氏,出猎获大镦卵归,复以盆,数日视之,化为犬,及长异状惊人,命名盘匏。时尚蛮叛高辛,榜谕有能擒蛮魁者,妻之以女。盘匏闻谕,遂衔蛮首,以归高辛。以人不可配犬,欲更前谕,盘匏摇首摆尾不去。女心许之,盘匏即负入南山居焉。后生五子,分为五种:曰瑶、獠、猫、狼、僮,散居滇、黔、楚、蜀深山穷谷之中。”根据此记载,瑶人把狗视为自己的祖先,故不吃狗肉。

   瑶族过去有为数不少的人不吃狗肉。现在不吃狗肉的人少了。这些不吃狗肉的人,认为狗是人的好朋友,打猎时,狗是得力助手;不打猎时,狗又为人看守家门。因此,每次打猎归来,瑶家总是以猎物的头和肚肠喂给狗吃。如果集体狩猎,狗也同人一样均分一份猎肉。由于上述各种原因,善良的瑶人认为,狗死了不应再宰杀煮吃,应该埋葬地下,给予人的待遇。

 
  • 3楼网友:夜风逐马
  • 2021-05-12 07:37
关于瑶族的来源,说法不一,或认为源于“山越”,或以为源于“五溪蛮”,或认为瑶族来源是多元的。但大多数人认为瑶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等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   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后,采取迁“谪戍”民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从中原派大批汉人进入长沙、武陵蛮地区,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这些地区生产的发展。西汉时,武陵蛮地区的蛮人按丁计税,到了后汉仍对蛮族征收“徭税”。永和元年(136),由于“徭税”过处重,包括瑶族先民在内的武陵蛮纷纷起义。   南北朝时,瑶族先民已分布到“东连寿春(今安徽寿县),西通上洛(今陕西商县一带),北接汝颍(今河南东部及安徽西北部)”的广大地区。这一时期瑶汉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唐代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及广东、广西境内,史称莫徭蛮。莫徭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宋王朝对瑶族地区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加以控制,部分瑶族地区在土官或土酋的统治下,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在瑶族的历史上,有一次重要的迁徙。元朝时期,官员派人前来征税,当地瑶民热情款待,以至官员忘了回衙,衙门误以为瑶民杀了前来征税的官员,故派兵前来剿杀,瑶民被迫迁徙分转各地,临前将牛角分成十二节由十二姓掌管,相约千年之后在回故地。   元、明、清时期,瑶族的分布已遍及广西、广东以及湖南西南部和云南、贵州的部分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发展较快的地区已接近汉族地区的水平,而偏远地区的瑶族“随溪谷群处”,甚至不从事农耕,以猎山兽为生者,一部分尚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由于封建王朝剥削、征剿屠杀,明末清初,部分瑶族逃至越、老、泰等国边境。至20世纪70年代,在越、老、泰等国的部分瑶族分别迁徙到美、法、加拿大等国居住。   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现在湖南、湖北 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群。云南的瑶族是明、清以后分别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以后又分迁到红河流域和墨江、勐腊等地。云南的不少瑶族不仅会 说本民族的语言,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