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为什么否定莎士比亚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09:25
- 提问者网友:未信
- 2021-04-03 08:35
托尔斯泰为什么否定莎士比亚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4-03 10:15
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作品是西方文学史上两座无法逾越的高峰。然而正是这两位可以并肩的文学泰坦之间却有着巨大的矛盾。托尔斯泰在1904年发表的《论莎士比亚和戏剧》中,全盘否定了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认为莎士比亚完全不是艺术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完全不能被视为艺术。托尔斯泰的这种判断在文学界引发了无数的争议。在西方社会,对这个著名的文学公案的回应从来就没有断绝过。
本篇论文选取了五种影响颇深的观点,作为西方作家与评论家对托尔斯泰评论莎士比亚的回应。随着五四时期的译介,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都对中国的作家和读者产生过巨大影响。本篇论文也整理了中国五位作家与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作为对这个文学热点话题的回应。
在整理总结了对这个问题的各种研究后,本篇论文提出,莎士比亚和托尔斯...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作品是西方文学史上两座无法逾越的高峰。然而正是这两位可以并肩的文学泰坦之间却有着巨大的矛盾。托尔斯泰在1904年发表的《论莎士比亚和戏剧》中,全盘否定了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认为莎士比亚完全不是艺术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完全不能被视为艺术。托尔斯泰的这种判断在文学界引发了无数的争议。在西方社会,对这个著名的文学公案的回应从来就没有断绝过。
本篇论文选取了五种影响颇深的观点,作为西方作家与评论家对托尔斯泰评论莎士比亚的回应。随着五四时期的译介,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都对中国的作家和读者产生过巨大影响。本篇论文也整理了中国五位作家与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作为对这个文学热点话题的回应。
在整理总结了对这个问题的各种研究后,本篇论文提出,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宗教观和世界观的分歧导致的。在第二章中,本篇论文试图分别解剖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宗教观,以及在不同的宗教观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文学艺术观。通过具体分析托尔斯泰宗教观中的“爱”写“禁欲主义”,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中的“爱与宽恕”,指出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在大的宗教思想方面是相通的,那就是他们都主张“博爱和宽恕”。他们的矛盾实质上是基督教传统中禁欲苦行文化和放纵欲望的狂欢文化的对立。
作为从研究托尔斯泰全盘否定莎士比亚这个文学公案中获得的启示,本篇论文在第三章跳出了基督教灵肉二元对立的文化传统,从大乘佛教《心经》所代表的般若思想探讨了艺术的本体的外相,认为艺术本身只是色法的一种,它的本性是空性。艺术本身不会带来生命的诱惑,把人引向欲望的沉沦,最为关键的接受者的心的层次。大乘佛教对于生灭不断的色法的态度是:不即不离不执著为实有。同时,大乘佛教对待艺术的方式也不是教条主义的枯燥说理。在第三章的第二节,本篇论文提出了修持佛教中重要的艺术本尊——妙音天女应有的九种发心,并以此管窥一个艺术家应具备的心灵修养,同时对托尔斯泰部分不圆融的对待艺术与宗教的见解做出了修正。
本篇论文选取了五种影响颇深的观点,作为西方作家与评论家对托尔斯泰评论莎士比亚的回应。随着五四时期的译介,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都对中国的作家和读者产生过巨大影响。本篇论文也整理了中国五位作家与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作为对这个文学热点话题的回应。
在整理总结了对这个问题的各种研究后,本篇论文提出,莎士比亚和托尔斯...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作品是西方文学史上两座无法逾越的高峰。然而正是这两位可以并肩的文学泰坦之间却有着巨大的矛盾。托尔斯泰在1904年发表的《论莎士比亚和戏剧》中,全盘否定了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认为莎士比亚完全不是艺术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完全不能被视为艺术。托尔斯泰的这种判断在文学界引发了无数的争议。在西方社会,对这个著名的文学公案的回应从来就没有断绝过。
本篇论文选取了五种影响颇深的观点,作为西方作家与评论家对托尔斯泰评论莎士比亚的回应。随着五四时期的译介,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都对中国的作家和读者产生过巨大影响。本篇论文也整理了中国五位作家与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作为对这个文学热点话题的回应。
在整理总结了对这个问题的各种研究后,本篇论文提出,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宗教观和世界观的分歧导致的。在第二章中,本篇论文试图分别解剖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宗教观,以及在不同的宗教观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文学艺术观。通过具体分析托尔斯泰宗教观中的“爱”写“禁欲主义”,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中的“爱与宽恕”,指出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在大的宗教思想方面是相通的,那就是他们都主张“博爱和宽恕”。他们的矛盾实质上是基督教传统中禁欲苦行文化和放纵欲望的狂欢文化的对立。
作为从研究托尔斯泰全盘否定莎士比亚这个文学公案中获得的启示,本篇论文在第三章跳出了基督教灵肉二元对立的文化传统,从大乘佛教《心经》所代表的般若思想探讨了艺术的本体的外相,认为艺术本身只是色法的一种,它的本性是空性。艺术本身不会带来生命的诱惑,把人引向欲望的沉沦,最为关键的接受者的心的层次。大乘佛教对于生灭不断的色法的态度是:不即不离不执著为实有。同时,大乘佛教对待艺术的方式也不是教条主义的枯燥说理。在第三章的第二节,本篇论文提出了修持佛教中重要的艺术本尊——妙音天女应有的九种发心,并以此管窥一个艺术家应具备的心灵修养,同时对托尔斯泰部分不圆融的对待艺术与宗教的见解做出了修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4-03 11:42
乔治·奥威尔,英国牛作家兼批评家,1947年,他在《李尔王、托尔斯泰和弄人》一文中指出,托尔斯泰曾有一篇《莎士比亚与戏剧》的杂文,对莎士比亚的文学建树进行了尖锐的攻击。 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的攻击是露骨而刻毒的,莎士比亚在他心中始终激起“一种强烈的反感与厌恶”。托尔斯泰为了验证自己对莎士比亚充满敌意的判断,反复披阅俄、英、德各种莎翁作品的版本,结果仍旧是无一例外地感到了“厌恶、烦闷和惶然不知所云”。到了75岁高龄,托尔斯泰已读完莎士比亚所有作品,包括莎翁的历史剧。 75岁的老托对莎翁的评断继续着尖刻:“这一回我以往的那些感觉更为强烈——只不过没有惶惑,而是产生一种坚定不移的自信,即认为莎士比亚所享有的、作为举世无争的伟大天才的声誉,实在是一种大邪恶!”莎士比亚的在天之灵,绝对不会想到比他晚生三个世纪的大文豪托尔斯泰会这么攻击他。托尔斯泰狂妄地认为,莎士比亚非但不是个天才,甚至连普通作家都不配。 托尔斯泰拿莎翁的《李尔王》开刀,直往莎士比亚的心窝里捅,他认为《李尔王》的每一场都“愚蠢、啰嗦、生硬、含混、装腔作势、俗不可耐、冗长乏味”,其间又充斥着荒唐的情节、疯狂的臆想、无味的笑话,还有历史错误、相互矛盾、下流话、舞台俗套及各种道德和美学方面的毛病。 托尔斯泰要搁在现在,绝对是一充满邪恶念想的网络恶徒,具有知识暴力的恶毒攻击性。当然,这与他写不写《战争与和平》无关。我跟很多女文青说过,不要老看一个人作品的伟大,其实丫内心里没准儿就是一小人,人品与作品之间拉出一条悠长“风景线”,这谁都会! 乔治·奥威尔认为:托尔斯泰批评莎士比亚时采取了不少根据不足或不诚实的论据,我指出其中的一部分,目的并非要证明他的攻击无效,而是想表明,它们真的可以说是一种蓄意的诋毁。 托尔斯泰在晚年已完全丧失了对于世界的理解能力,他只有神经质地把莎士比亚当作他与生俱来的威胁,人们越是从莎士比亚戏剧中获得快乐,他越是对莎士比亚仇视,他一定要倾全力来诋毁莎士比亚,他一定要钻入所有莎士比亚爱好者的心底,以一切可以想出的手段,来扼杀莎翁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腰带以上是属于天神的,腰带以下全都属于魔鬼!李尔王犀利的咒骂,就是对老年托尔斯泰最好的回击。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