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从潜文本分析婴宁小说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31 02:02
  • 提问者网友:那叫心脏的地方装的都是你
  • 2021-03-30 03:01
从潜文本分析婴宁小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忘川信使
  • 2021-03-30 03:15
婴宁》这篇小说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悲欢离合,没有艰难困苦,没有通常所说的性格冲突引起的情感波澜,也没有把主人公推向生死一线的风口浪尖。有的只是轻松的氛围,欢愉的意境,奇迹似的邂逅和美满的结合。应当说,这是一篇虽有鬼狐的灵异和现实的情节,但却是以描摹人情人性的美和独特的性格美、情操美为主要目的的小说。
小说描写书生王子服痴心追求狐女婴宁的故事,而着重刻画婴宁娇憨动人的性格。婴宁以其笑,在《聊斋志异》中别具色泽,别开生面。她笑得娇美:艳丽、天真、无邪。她的笑,使小说中其他人物解颐忘忧,有时却使他们狼狈尴尬。但融涵在婴宁特征中的"笑",实际上成了婴宁生命的一部分。婴宁的笑有时不顾封建礼俗,有时显得完全不通人情世故,不该笑而纵声,不当笑而前仰后合。然而,作者笔下的婴宁始终让后世的读者得到一种销魂蚀骨的美感,这主要是因为婴宁笑出了天真纯洁善良无瑕的美,又笑出了无视封建礼教,一秉纯性纯情的美。她的笑声融汇了对爱情的忠贞,对理想婚姻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小说对婴宁的塑造,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所要正面描叙的对象,并不是婴宁,而是比较次要的人物。作者借助次要人物的眼光观察主要人物,并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主要人物。作者正面叙述王子服、吴生和王母。过上元节时,吴生邀王子服郊游,王子服无意中与婴宁相遇。于是,小说便通过王子服的观察对婴宁进行侧面。等王子服把婴宁带回家后,又通过王母、吴生等人的观察和感受对婴宁进行侧面描写。采用侧面描写手法的优点是:
首先,婴宁是一个孤女。对幻想出来的狐狸精,如果原原本本地作正面描写,往往会遇到困难,容易破绽百出,无法自圆其说,或者显得笔法笨拙,不得不生编硬造。小说把现实中的人物置于明处,把狐狸精推到暗场,让现实生活中的人与狐狸精打交道,就可以把狐狸精的来踪去迹,写得忽藏忽露,这样既避开了难点,写起来又自然省力。狐狸精如云中之龙,时而露一鳞半爪,而不是纤毫毕现,这便大大增强了神奇色彩,使小说具有深邃的竟境。
其次,婴宁具有美丽的容态、神奇的本领和高尚的品德。小说不正面描写她,而是着重写现实生活中的人对她的感受,"从人物眼中看出",可以使读者觉得十分真切,也更能感受到婴宁的特异之处。王子服初遇婴宁,注目不移,竟忘顾忌。回家后不语亦不食,肌革锐减,忽忽若迷。这就是用了夸张手法表现婴宁的容貌举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全篇写婴宁的笑,也常常是笑声先人面出现,别人来睹其面,先闻其声。邻居们发现她"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所以都喜欢她。"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由此可以想象出她的笑声、笑态该有多美。作者的笔紧紧跟定了次要人物,却处处都在刻画主要人物。叙述虽采用第三人称,却有第一人称的许多特点和长处。不但叙述角度相对固定,便于剪裁和集中,使整个故事一气呵成,而且感情色彩异常浓厚,使主要人物的奇才异能和美好情态得到有力的渲染。
此外,《婴宁》的构思也有避实击虚之妙。作者的《与诸弟侄书》论述文章作法时说:"盖意乘间(空隙)则巧,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词旁搜曲引则畅,虽古今名作如林,亦断无攻坚摭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这种避实击虚、翻空出奇的方法,也用到这篇小说之中。《婴宁》这篇小说写王子服到西南山中寻找婴宁,见到的景象是:"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只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门内白石砌路,夹道红花片片堕阶上;曲折而西,又启一关,豆栅花架满庭中。肃客入舍,粉壁光明如镜,墙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菌藉几榻,罔不洁泽。"但明伦评论说:"未见其人,而先见其里落之花,见其门前之花,则野鸟格磔中,则早有含笑拈花人矣。"可见,这个环境处处打着婴宁性格的烙印。篇末写婴宁之子见人辄笑,大有母风,也是对婴宁性格临去秋波式的衬托。追问是潜文本吗从时间叙事上分析婴宁小说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