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公安有什么特色小吃?

答案:4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1 10:03
  • 提问者网友:蓝琪梦莎
  • 2021-03-31 22:00
公安有什么特色小吃?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尢
  • 2021-03-31 22:09
公安锅盔,烧卖,糯米基,红薯饼,卤藕,鱼糕 珍珠丸子,小胡鸭,牛肉炉子等。
  烧卖,又称烧麦、肖米、稍麦、鬼蓬头[1],是形容顶端蓬松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带馅上笼蒸熟的面食。 烧卖源起元大都,现在中国北京、山西、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均有分布。
  烧卖用烫面,即用开水和面,面已半熟,再加入冷水和的面,以增加成型能力,用一种中间粗,两头有把的类似棒槌的特殊擀面杖擀皮,擀出的皮薄而不平,四边如同花边,中间放馅,不用包,一提就成型,上屉蒸熟。皮薄馅大,形若杯,底为圆,腰收细,上面如同花边,美观好吃。烧卖馅料多为糯米、香菇、萝卜、白菜、瘦肉等,加入调味的酱油、 盐、香油 、食用油、白砂糖、味精。吃时配以醋、蒜丝,味道可口、鲜美。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鱼芗
  • 2021-04-01 01:35
烧牛肉比较有特色
  • 2楼网友:拜訪者
  • 2021-04-01 00:53
没提锅盔的,肯定不是公安人
  • 3楼网友:撞了怀
  • 2021-03-31 23:39
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北依长江,南接潇湘,东连武汉,西接三峡,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人口110万。
公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县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县名取汉代左公刘备安营扎寨之意。东晋人车胤囊萤苦读成名,明末袁氏三兄弟开创“公安派”文学新风,当代著名物理学家王竹溪被誉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百科全书式学者,至今为人称颂。?
改革开放以来,公安人抓住机遇,敢想敢干,一个小小的县城就有两家上市公司,车桥股份和凯乐科技.
公安"三宝"更是公安人的骄傲,欢迎大家来公安做客。
公安豆皮子
湖北有豆皮,那是武汉老通城的“三鲜豆皮”。用面粉、糯米,还有香菇、瘦肉甚至火腿,上下相裹,在平底锅里煎得两年面焦黄。而公安县的“豆皮子”,却和这武汉豆皮截然不同。公安豆皮子,是一种可以和面条一样煮着吃的方便食品。在乡下,农人用大米、绿豆,还有面粉,最好是荞麦,按一定比例混在一起,用石磨现场磨成浆,再立即放到锅里,一阵大火过后,米浆成了一张面皮。面皮摊凉,再由妇人快刀,将其切成细条,尔后晒干,这就成了公安的特产豆皮子。公安人对事物的称呼,往往加一“子”的后缀,其意思就大不一样。比如公安人说“媳妇”,那是指“儿媳”;而“媳妇子”则是指自己的妻子,有如湖南人的“堂客”,陕西人的“婆姨”一样。
每到农历腊月,从村头的第一声猪的哀叫算起,乡下就开始忙年了。过了冬至杀猪,谓之“杀年猪”。杀年猪不看天气,请来屠户,半天就完事。而做豆皮子,则是一件很费神的活,豆皮子做成,没有连续几个晴天晒干,其口味和质量就大打折扣。碰上下雨,一旦霉变,则损失就更大了。所以,谁家做豆皮子,很费一番踌躇。一看天上有没有云遮雾盖,二看地下是不是潮气横生,三还得看邻居是否有得闲空。算计好了,这才敢放出话来,自己于某月某日要做豆皮子。
做豆皮子,以站在灶头的的师傅为核心,他的活也技术含量最大。试想,在数十秒的时间内,将一碗米浆沿着锅沿倒入,再迅速用一张自制的木片将缓缓下滑的米浆赶匀摊薄。用力大了,会开天窗;用力小了,会露锅底,而这是最让人耻笑的。将一碗米浆变成一张薄皮,不多不少,厚薄正好,这可不是谁都能做的活,每一个村通常只有一两个。他有权指挥磨浆的调整米浆的粗细,吩咐烧火的注意火候的方位,责骂跑堂的孩子没有及时将做好的面皮送出去摊凉。日后很久,人们吃豆皮子时,都会夸奖或者批评这位核心师傅。当地有经验的人一举筷子,就会肯定地说出做出该豆皮子师傅的名字,所谓“口碑”,一般就是这样形成的。
次要核心人物,就是那些将摊凉面皮切成细条的村妇。通常是三五人,坐在一起,一边话家常,一边运刀如飞,嘴不住,手不停,切出来的豆皮子还得宽窄一致。村妇们都很乐意在这样的公开场合亮相,手艺好的自然是受人追捧夸奖,如果切豆皮子的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姑娘,很快就会有人上门提亲的。摊的和切的,都是豆皮子做功中相辅相成的两道必须工艺,前者管厚薄,后者管宽窄,哪一道工序不过关,豆皮子的质量就会大大下降。
至于推磨和喂磨,一个需要力气,一个需要耐心,推磨的要保持用力均匀,喂磨则决定米浆的粗细。这两项活在做豆皮子中最累,一般会有人替换。不会站灶头的技术,总会有把子力气,一个村里,大家都会帮忙的。乡下习俗,做豆皮子,无论是灶头的师傅,还是跑堂的小厮,全都不计分文,最后吃一份豆皮子做成的夜宵了事。
做豆皮子的高潮,就是在尾声的时候,给每个到场的人煎一份油重葱香的豆皮了。按照乡俗,无论是否参与干活,也无论男女老幼,见者有份。以往,村人肚里没食,谁家做豆皮子,几乎就是全村人的节日,谁都可以来吃上一份。当然,夜半上门,总得有个由头,最通常的由头是找猫,乡下养猫,一猫管十邻,猫不见了,主人就得找。于是,约定俗成,谁家做豆皮子,就到谁家捉猫,久而久之,“捉猫子”竟成了吃人们互吃豆皮子的代名词。
正因为有了这个习俗,就使得有些人做豆皮子很费思量。如果邻人来“捉猫子”,碰上主人关门闭户,来人决不会叫门,生气而返,由此主人小气的名声也就出去了。如果没人上门“捉猫子”,就说明这家主人没人缘,没过门的新媳妇可以以此毁婚。于是,乡亲们做豆皮子,通常都是门户打开,灯火辉煌。当年就曾经有个这样一个故事,某人最为好客,村人相邀凑趣,居然将主人全部的豆皮子现场吃光了。事后,邻人做豆皮子,每家送一点,他得到的居然超过了自己准备的。由此可见,村人纯朴,人们心中都有一杆秤。
当然,做豆皮子最关键的还是原料,如果舍得投入,而且做功精细,这家的豆皮子就在当地小有名气。乡人进城,最拿手的是送上若干做好的豆皮子。在寒冬腊月,或者早春季节,煮一碗热气腾腾的豆皮子,要荤则放上几片腊肉,要素则扔进一根青菜,没有面条滑但比面条爽,面条是生的,豆皮子则已经做成半熟,水开则放下去,再开就可以盛起来。城里人吃腻了机器流水线做成的方便面,这完全是手工做成的绿色食品,能不受人欢迎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