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非如此不可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1 21:47
  • 提问者网友:别再叽里呱啦
  • 2021-03-21 05:00
非如此不可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怙棘
  • 2021-03-21 05:54
书里的主要人物是命运迥然不同的四个人:托马斯的轻;特蕾莎的重;萨比娜的背叛;弗兰茨的忠诚。
    医生托马斯毕生追求生命的轻,害怕责任,他断绝了和前妻以及亲身儿子的一切关系,只保持着和女人的性友谊,且确保永远不在爱的侵略面前让步,直到遇到了特蕾莎,那个经过六次巧合进入他生命中的女人。这份爱将托马斯一直往下拽,从受人尊重的外科医生成为了玻璃清洗员,最后在乡村公社当了卡车司机。托马斯选择了轻,却承受了无法承受的重。
    社会底层特蕾莎的出生就带着不能承受的重。这些重来自于她母亲生命的延续。这些重如此不能承受以至于将她的灵魂沉沉地压在肉体的深处,直到她遇上了托马斯。一直要出人头地的特蕾莎,经过六次巧合遇见了托马斯,压抑的灵魂浮到了肉体的表面。爱使特蕾莎从重走向轻,可是,到了最后,她发现这些轻是无法承受的,于是,她将生命的整个重量都维系在了卡列宁一条狗的身上。特蕾莎选择了重,却承受了无法承受的轻。
    画家萨比娜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另类,她以一次次的背叛逃离生命的重。作为托马斯的情人,她和托马斯一样追求生命的轻,他们之间只有性友谊,没有责任,没有负担。萨比娜从布拉格到日内瓦,从瑞士到巴黎,从巴黎到了美国,一次次从重的国度逃离到轻的国度。可是,哪怕到了号称最自由、最轻的美国,她仍然从参议员朋友的身上发现了和所谓专制制度下同样的媚俗,原来人类的一切博爱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原来媚俗和制度无关,世界上没有人能逃离媚俗,就算像她这样终身和背叛相伴的人也无法例外。萨比娜选择了轻,到最后却仍然发现没有绝对的轻。
    萨比娜在日内瓦的情人弗兰茨是位才华卓越的大学教授。表面的光彩无限却无法掩盖他内心不能承受的重。像对母亲一样对妻子的忠诚,哪怕婚姻已经成为一种约束,爱情无处藏身。萨比娜的轻深深吸引了弗兰茨,哪怕两人之间有太多的不解之词,当忠诚遭遇背叛,一切对弗兰茨来说是新奇而且伟大的,就像他一直渴望的伟大的进军,最终使弗兰茨鼓起勇气斩断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他背叛了妻子和女儿的时候,萨比娜同时也背叛了他。当在柬埔寨的伟大进军受阻的时候,弗兰茨真正认识到了伟大的进军背后的媚俗。弗兰茨选择了重,到最后却真正走向了轻。
    人物的爱情、命运和社会、国家、人性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伟大作品。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人物、情节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展开,穿透一切的背后是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引用随书评论里的一句话:我从未读过比这走的更远的文学作品,也从未读过将幻灭之艺术推得如此之远,将我们的生命与思想藉以为本的基本谎言揭露得如此深刻的作品。我写不出比这更合适的话来表达我的感受。
    2007年,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法国作家莱辛的时候,是这样陈述她的获奖理由的:她的作品始终笼罩着人道主义的光辉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是诺贝尔奖的基本价值取向,无论文学、经济学还是各个自然科学。哲学的终极关怀是死亡,终极关怀正是源于人的存在的有限性而又企盼无限的超越性本质,它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可见,所谓的终极关怀的背后弥漫着人类的私欲。《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对于终极关怀的终极批判,昆德拉将人类社会那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包括对于生命的绝对认同都无情地击碎。
    在伟大的进军一节中,作者探讨的是粪便和媚俗的问题,讽刺之中将本书的最终意义揭示出来:在轻与重两极之间的人世间能否出现牧歌的世界?    在全书的最后,当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都退隐,所有的媚俗与粪便之争、伟大的进军中的赫拉克勒斯之帚都已不复存在,剥掉了一切遮蔽生命本源的幻境、意义和言说,剥掉了一切生命中的重,从而轻的只剩下一条奄奄一息的狗--卡列宁的微笑。卡列宁的微笑将探求生命终极意义的一切人类努力都予以了否定。
    重,意味着责任、负担,重的生命被赋予了某种使命感,哪怕是媚俗,然而却是真切、实在,有意义。重是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
    轻,意味着负担的完全缺失,自由、无拘束,没有责任,抛弃媚俗,可是,人会变得比空气还轻,飘起来,变成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就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轻的生命虚幻而飘渺。
    有些轻是比重更加不能承受的。
    轻还是重,这是生命永远无法回避的选择题。
    轻和重的背后其实是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书的开篇提出永恒轮回对于生命价值的意义。试想,如果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将无限重复,生命里的每一片刻欢娱和悲伤都会无限次出现,那么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相反,如果生命不再重复,那么一切的罪恶都是可以原谅的,再大的罪恶,因为它将永远成为历史,转瞬即逝,还有什么可以去谴责的呢?橘黄色的落日余晖给一切都带上一丝怀旧的温情,哪怕是断头台?    那么,永恒轮回是否存在?谁能解答。
    据说,瑞典文学院不肯将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昆德拉的原因是评委们认为他的文学作品里掺杂了太多的政治因素。其实我认为,昆德拉文学创作的源泉之所以能不枯竭,恰恰是因为他出生并且前半生生活在中欧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他比资本主义世界里的作家更透彻地看清了一切人类伟大的进军的本质。他不仅仅揭露所谓的共产主义专制制度,他揭露一切自称能带领人类走向幸福彼岸的自由、民主、理性、进步、富强等价值观的虚伪性。所有这一切,无论是人道主义的光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