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2-01-01 01:35
  • 提问者网友:箛茗
  • 2021-12-31 20:17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B.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没有被标记的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C.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是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增殖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D.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含有32P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12-31 21:10
C解析试题分析: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①培养噬菌体、④离心分离、③放射性检测,A正确;35S标记只能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而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大肠杆菌,所以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找不到35S,B正确;离心后得到的 上清液)正常情况下也会出现少量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较短,有部分菌体还没有侵入大肠杆菌,仍存在于培养液中,也可能是培养时间过长, 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造成的,C错误;亲代噬菌体已用 32 P 标记,因此本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让噬菌体侵染的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能加入 32 P,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浸染细胞实验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12-31 21:16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