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1)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历史史实?(6分)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05:16
  • 提问者网友:回忆在搜索
  • 2021-01-30 18:37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1)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历史史实?(6分)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2)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评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10分)
(3)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
材料三 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语。
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
——摘编自《睡虎地秦墓竹简》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具体措施。(8分)
(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出土文物在历史研究中对文献资料的作用。(4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长青诗
  • 2021-01-30 18:48
(答案→) 解析:(1)材料一中的图片由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提供了一条历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耕作方式上出现了牛耕,土地兼并开始出现,出现了租佃制的经营方式。(2)商鞅变法的措施比较多,可以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涉及到的有实行连坐法;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等。商鞅变法逐渐确立了封建制的生产关系。(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是因果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4)此问主要是考察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措施,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考察的比较细致。(5)出图的文物是实物资料,能够有效的印证和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史学研究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相互的印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鸦
  • 2021-01-30 20:24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