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素周期表的问题。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2 03:57
- 提问者网友:佞臣
- 2021-03-01 10:24
哪些元素是纪念哪些科学家的?请列举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摆渡翁
- 2021-03-01 10:47
化学元素命名趣谈
在欧洲,到十九世纪初,随着超来越多的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各国间科学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化学家们开始意识到有必要统一化学元素的命名。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首先提出,用欧洲各国通用的拉丁文来统一命名元素,从此改变了元素命名上的混乱状况。
化学元素的拉丁文名称,在命名时部有一定的含义,或是为了纪念发现为地点、发现者的祖国,或是为了纪念某科学家,或是借用星宿名和神名,或是为了表示这一元素为某一特性。在把这些拉丁文名称翻译成中文肘,也有多种做法。一是沿用古代已有的名称,一是借用古字,而最多的则是另创新字。在这些大量新造汉字中,大致又可分为谐声造字和会意造字二类。分门别类聊聊这些化学元素的名称,也是颇有趣味之事。
一、以地名命名
这类元素不少,约占了总数的近四分之一。这些元素的中文名称基本上都是从拉丁文名称的第一(或第二)音节音译而来,采用的是谐声造字法。如:
镁—拉丁文意是“美格里西亚”,为一希腊城市。
钪—拉丁文意是“斯堪的纳维亚”
锶—拉丁文意为“思特朗提安”,为苏格兰地名。
镓—拉丁文意是“家里亚”,为法国古称。
铪—拉丁文意是“哈夫尼亚”,为哥本哈根古称。
铼—拉丁文意是“莱茵”,欧洲著名的河流。
镅—拉丁文意是“美洲”。
有个别的元素的中文名称是借用古汉字的,如87号元素钫,拉丁文意是“法兰西”,音译成钫。而“钫”在古代原是指盛酒浆或粮食的青铜盛器,其古义现已不见使用。
二、以人名命名
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也多取音译后谐声造字的方法。如:
钐—拉丁文意是“杉马尔斯基”,俄国矿物学家。
镶—拉丁文意是“爱因斯坦”。
镄—拉丁文意是“费米”,美国物理学家。
钔—拉丁文意是“门捷列夫”。
锘—拉丁文意是“诺贝尔”。
铹—拉丁文意是“劳伦斯”,回旋加速器时发明人。
还有一个纪念居里夫妇的“锔”,是借用的汉字。从音译的角度来看,借用“锯”字是较理想的,但“锯”是一常用汉字,不合适。现在借用的“锔”字,汉语中原用于“锔碗”、“锔锅”等场合。虽然现在仍在使用,但使用率不高,一般不至于混淆。
三、以神名命名
谐声造字如:
钒—拉丁文意是“凡娜迪丝”希腊神话中的女神。
钷—拉丁文意是“普罗米修斯”,即希腊神话中那位偷火种的英雄.
钍—拉丁文意是“杜尔”,北欧传说中的雷神。
钽—拉丁文意是“旦塔勒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铌—拉丁文意是“ 尼奥婢” ,即旦塔勒斯的女儿。
说来有趣的是钽、铌二种元素性质相似,在自然界是往往共生在一起,而铌元素也正是从含钽的矿石中被分离发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分别用父、女的名字来命名它们,确是很合适的。
借用古字的如:
钯—拉丁文意是“巴拉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此字在古汉语中指兵车或箭镞,其古义现已不用。
四、以星宿命名
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均是谐声造字的新字。
碲—拉丁文意是“地球”
硒—拉丁文意是“月亮”
氦—拉丁文意是“太阳”
铈—拉丁文意是“谷神星”
铀—拉丁文意是“天王星”
镎—拉丁文意是“海王星”
钚—拉丁文意是“冥王星”
其中的铀、镎、钚分别是92、93、9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紧挨在一起。铀最先于1781年发现,因其时天王星新发现不久,故用具命名。到镎、钚分别于1934年和1940年发现时,也就顺理成章地用太阳系中紧挨着天王星的海王星、冥王星来命名了。
五、以元素特性命名
这是最多的一类,命名时,或是根据元素的外观特性)或是侦据元素的光谱谱线颜色;或是根据元素某一化合物的性质。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命名除采用根据音译的谐声造字外,还有其它多种做法。
1.沿用古代已有名称
有许多元素,我国古代早已发现并应用,这些元素的名称这屡见于古藉之中。在命名时,就不再造字,而沿用其古名,如:
金—拉丁文意是“灿烂”
银—拉丁文意是“明亮”
锡—拉丁文意是“坚硬”
硫—拉丁文意是“鲜黄色”
硼—拉丁文意是“焊剂”
2.借用古字
如:
镤—拉丁文意是“最初的锕”。而镤在古汉语中指未经炼制的铜铁
铍—拉丁文意是“甜”。而铍在古汉语中指两刃小刀或长矛
铬—拉丁文意是“颜色”。而铬在古汉语中指兵器或剃发
钴—拉丁文意是“妖魔”。而“钴 ”在古汉语中指熨斗
镉—拉丁文意是一种含镉矿物的名称。而镉在古汉语中指一种圆口三足的炊器
铋—拉丁文意是“白色物质”,而铋在古汉语中指矛柄
借用这些字是因为这些字的发音与其拉丁文名称的第一(或第二)音节的发音相同接近
另有一个元素“磷”,拉丁文意是“发光物”。此元素我国古称“ ”,现因规定固体非金属须有“石”旁,遂用“磷”。
而磷在古汉语中则是用来形容玉石色泽的。当然,以上这类字的古义现在都是基本不用的
3.谐声造字
如:
铷—拉丁文意是“暗红”,是其光谱谱线的颜色
铯—拉丁文意是“天兰”,是其光谱谱线的颜色
锌—拉丁文意是“白色薄层”
镭—拉丁文意是“射线”
氩—拉丁文意是“不活泼”
碘—拉丁文意是“紫色”
4.会意造字
我国化学新字的造字原则是“以谐声为主,会意次之”。这类字数比起谐声一类来要少得多。如:
氮—拉丁文意是“不能维持生命”。我国曾译作“淡气”,意为冲淡空气。后以“炎”入“气”成“氮”。
氯—拉丁文意是“绿色”。我国曾译作“绿气”,意谓“绿色的气体”。后以“录”入“气”成“氯”。
氢—拉丁文意是“水之源”。我国曾译作“轻气”,喻其密度很小。后以“ ”入“气”成“氢”。
氧—拉丁文意是“酸之源”。我国曾译作“养气”,意谓可以养人。也曾以“养”入“气”成“ ”,再由“ ”谐声,造为“氧”,但仍读“养”音。
钾—拉丁文意指海草灰中的一种碱性物质。我国应其在当时已经发现的金属中性质最为活泼,故以“甲”旁“金”而成“钾”。
钨—拉丁文意是“狼沫”。我国应其矿石呈乌黑色,遂以“乌”合“金”而成“钨”。
碳—拉丁文意是“煤”。因我国古时称煤为“炭”,遂造为“碳”。
也有些元素开始曾用谐声造字,后又转为会意造字的。如:
硅—拉丁文意是“石头”。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曾从拉丁文音译,谐声造为“矽”。后因“矽”与“锡”同音,多有不便,遂改为“硅”,取“圭”音。因古时,圭指玉石,即是硅的化合物。不过,至今在不少地方(特别是在物理学教材中)还有用“矽”了的。
要说明的是,我国对元素符号的拉丁字母读音习惯上是按英文字母发音。而新造汉字读音,一般是读半边音,如氪(克)、镁(美)、碘(典)。但并非完全如此,如氙(仙)、钽(坦)等,这些都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在欧洲,到十九世纪初,随着超来越多的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各国间科学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化学家们开始意识到有必要统一化学元素的命名。瑞典化学家贝齐里乌斯首先提出,用欧洲各国通用的拉丁文来统一命名元素,从此改变了元素命名上的混乱状况。
化学元素的拉丁文名称,在命名时部有一定的含义,或是为了纪念发现为地点、发现者的祖国,或是为了纪念某科学家,或是借用星宿名和神名,或是为了表示这一元素为某一特性。在把这些拉丁文名称翻译成中文肘,也有多种做法。一是沿用古代已有的名称,一是借用古字,而最多的则是另创新字。在这些大量新造汉字中,大致又可分为谐声造字和会意造字二类。分门别类聊聊这些化学元素的名称,也是颇有趣味之事。
一、以地名命名
这类元素不少,约占了总数的近四分之一。这些元素的中文名称基本上都是从拉丁文名称的第一(或第二)音节音译而来,采用的是谐声造字法。如:
镁—拉丁文意是“美格里西亚”,为一希腊城市。
钪—拉丁文意是“斯堪的纳维亚”
锶—拉丁文意为“思特朗提安”,为苏格兰地名。
镓—拉丁文意是“家里亚”,为法国古称。
铪—拉丁文意是“哈夫尼亚”,为哥本哈根古称。
铼—拉丁文意是“莱茵”,欧洲著名的河流。
镅—拉丁文意是“美洲”。
有个别的元素的中文名称是借用古汉字的,如87号元素钫,拉丁文意是“法兰西”,音译成钫。而“钫”在古代原是指盛酒浆或粮食的青铜盛器,其古义现已不见使用。
二、以人名命名
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也多取音译后谐声造字的方法。如:
钐—拉丁文意是“杉马尔斯基”,俄国矿物学家。
镶—拉丁文意是“爱因斯坦”。
镄—拉丁文意是“费米”,美国物理学家。
钔—拉丁文意是“门捷列夫”。
锘—拉丁文意是“诺贝尔”。
铹—拉丁文意是“劳伦斯”,回旋加速器时发明人。
还有一个纪念居里夫妇的“锔”,是借用的汉字。从音译的角度来看,借用“锯”字是较理想的,但“锯”是一常用汉字,不合适。现在借用的“锔”字,汉语中原用于“锔碗”、“锔锅”等场合。虽然现在仍在使用,但使用率不高,一般不至于混淆。
三、以神名命名
谐声造字如:
钒—拉丁文意是“凡娜迪丝”希腊神话中的女神。
钷—拉丁文意是“普罗米修斯”,即希腊神话中那位偷火种的英雄.
钍—拉丁文意是“杜尔”,北欧传说中的雷神。
钽—拉丁文意是“旦塔勒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铌—拉丁文意是“ 尼奥婢” ,即旦塔勒斯的女儿。
说来有趣的是钽、铌二种元素性质相似,在自然界是往往共生在一起,而铌元素也正是从含钽的矿石中被分离发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分别用父、女的名字来命名它们,确是很合适的。
借用古字的如:
钯—拉丁文意是“巴拉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此字在古汉语中指兵车或箭镞,其古义现已不用。
四、以星宿命名
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均是谐声造字的新字。
碲—拉丁文意是“地球”
硒—拉丁文意是“月亮”
氦—拉丁文意是“太阳”
铈—拉丁文意是“谷神星”
铀—拉丁文意是“天王星”
镎—拉丁文意是“海王星”
钚—拉丁文意是“冥王星”
其中的铀、镎、钚分别是92、93、9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紧挨在一起。铀最先于1781年发现,因其时天王星新发现不久,故用具命名。到镎、钚分别于1934年和1940年发现时,也就顺理成章地用太阳系中紧挨着天王星的海王星、冥王星来命名了。
五、以元素特性命名
这是最多的一类,命名时,或是根据元素的外观特性)或是侦据元素的光谱谱线颜色;或是根据元素某一化合物的性质。这类元素的中文名称命名除采用根据音译的谐声造字外,还有其它多种做法。
1.沿用古代已有名称
有许多元素,我国古代早已发现并应用,这些元素的名称这屡见于古藉之中。在命名时,就不再造字,而沿用其古名,如:
金—拉丁文意是“灿烂”
银—拉丁文意是“明亮”
锡—拉丁文意是“坚硬”
硫—拉丁文意是“鲜黄色”
硼—拉丁文意是“焊剂”
2.借用古字
如:
镤—拉丁文意是“最初的锕”。而镤在古汉语中指未经炼制的铜铁
铍—拉丁文意是“甜”。而铍在古汉语中指两刃小刀或长矛
铬—拉丁文意是“颜色”。而铬在古汉语中指兵器或剃发
钴—拉丁文意是“妖魔”。而“钴 ”在古汉语中指熨斗
镉—拉丁文意是一种含镉矿物的名称。而镉在古汉语中指一种圆口三足的炊器
铋—拉丁文意是“白色物质”,而铋在古汉语中指矛柄
借用这些字是因为这些字的发音与其拉丁文名称的第一(或第二)音节的发音相同接近
另有一个元素“磷”,拉丁文意是“发光物”。此元素我国古称“ ”,现因规定固体非金属须有“石”旁,遂用“磷”。
而磷在古汉语中则是用来形容玉石色泽的。当然,以上这类字的古义现在都是基本不用的
3.谐声造字
如:
铷—拉丁文意是“暗红”,是其光谱谱线的颜色
铯—拉丁文意是“天兰”,是其光谱谱线的颜色
锌—拉丁文意是“白色薄层”
镭—拉丁文意是“射线”
氩—拉丁文意是“不活泼”
碘—拉丁文意是“紫色”
4.会意造字
我国化学新字的造字原则是“以谐声为主,会意次之”。这类字数比起谐声一类来要少得多。如:
氮—拉丁文意是“不能维持生命”。我国曾译作“淡气”,意为冲淡空气。后以“炎”入“气”成“氮”。
氯—拉丁文意是“绿色”。我国曾译作“绿气”,意谓“绿色的气体”。后以“录”入“气”成“氯”。
氢—拉丁文意是“水之源”。我国曾译作“轻气”,喻其密度很小。后以“ ”入“气”成“氢”。
氧—拉丁文意是“酸之源”。我国曾译作“养气”,意谓可以养人。也曾以“养”入“气”成“ ”,再由“ ”谐声,造为“氧”,但仍读“养”音。
钾—拉丁文意指海草灰中的一种碱性物质。我国应其在当时已经发现的金属中性质最为活泼,故以“甲”旁“金”而成“钾”。
钨—拉丁文意是“狼沫”。我国应其矿石呈乌黑色,遂以“乌”合“金”而成“钨”。
碳—拉丁文意是“煤”。因我国古时称煤为“炭”,遂造为“碳”。
也有些元素开始曾用谐声造字,后又转为会意造字的。如:
硅—拉丁文意是“石头”。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曾从拉丁文音译,谐声造为“矽”。后因“矽”与“锡”同音,多有不便,遂改为“硅”,取“圭”音。因古时,圭指玉石,即是硅的化合物。不过,至今在不少地方(特别是在物理学教材中)还有用“矽”了的。
要说明的是,我国对元素符号的拉丁字母读音习惯上是按英文字母发音。而新造汉字读音,一般是读半边音,如氪(克)、镁(美)、碘(典)。但并非完全如此,如氙(仙)、钽(坦)等,这些都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夜
- 2021-03-01 13:02
迄今发现的最重的6个元素,即元
素周期表上原子序数最大的6个元素终于有了正式名称。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
会执委会最近提出,104号元素应叫做 Rutherfordium,105
号至109号元素应分别叫做Dubnium 、Seaborgium、Boh
rium、Hassium和Meitnerium。
这6个元素都是用著名科学家的英文名字来命名的,词尾的“ium”三个字
母是化学元素名称常用的后缀。到目前为止,元素周期表上前103个元素都有了
自己的名称和相应的元素符号,而且每个元素也有了固定的中文名称。103号以
后的6个元素的中文名称和元素符号都有待确定,因此还无法给出其中文译名。
过去,某个化学元素的发现者常常有权为该元素命名,元素的名称多用一些著
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比如,100号元素镄是为了纪念著名核物理学家费米的
,101号元素钔是为了纪念元素周期表的发明人门捷列夫的,102号元素锘是
为了纪念诺贝尔的,103号元素铹是为了纪念劳伦斯的。
106号元素是美国科学家发现的。1994年,该元素的发现者要求用钚元
素的发现者格伦·西博格的名字为其命名,但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委会拒
绝了这一要求,理由是西博格还活着,不能用一个尚健在的人的名字为一个化学元
素命名。然而现在执委会不知为什么又推翻了自己原来的决定,还用西博格的名字
来命名106号元素。以前曾有科学家建议将106号元素命名为Rutherf
ordium,即用著名科学家卢瑟福的名字来命名,但执委会却将这个名称给了
104号元素。
最新命名的这6个元素都是存在时间极短的元素。执委会的提议还必须经将于
今年8月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会议通过才能正式生效。
现在还有3个更重的元素没有命名,它们是110、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 )首先整理,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原子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就是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1789年,安托万-洛朗·拉瓦锡出版的《化学大纲》中发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元素表》,在该表中,他将当时已知的33种元素分四类。
1829年,德贝莱纳在对当时已知的54种元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之后,提出了元素的三元素组规则。他发现了几组元素,每组都有三个化学性质相似的成员。并且,在每组中,居中的元素的原子量,近似于两端元素原子量的平均值。
1850年,德国人培顿科弗宣布,性质相似的元素并不一定只有三个;性质相似的元素的原子量之差往往为8或8的倍数。
1862年,法国化学家尚古多创建了《螺旋图》,他创造性地将当时的62种元素,按各元素原子量的大小为序,标志着绕着圆柱一升的螺旋线上。他意外地发现,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都出现在同一条母线上。
1863年,英国化学家欧德林发表了《原子量和元素符号表》,共列出49个元素,并留有9个空位。
上述各位科学家以及他们所做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说是一个前期的准备,但是这些准备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而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德国化学家迈尔和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865年,纽兰兹正在独立地进行化学元素的分类研究,在研究中他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时,每隔8个元素,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就会重复出现。由此他将各种元素按着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了若干族系的周期。纽兰兹称这一规律为“八音律”。这一正确的规律的发现非但没有被当时的科学界接受,反而使它的发现者纽兰兹受尽了非难和侮辱。直到后来,当人人已信服了门氏元素周期之后才警醒了,英国皇家学会对以往对纽兰兹不公正的态度进行了纠正。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的发现中可谓是中流砥柱,不可避免地,他在研究工作中亦接受了包括自己的老师在内的各个方面的不理解和压力。
- 2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3-01 12:37
62号元素钐,杉马尔斯基;
96号元素锔,居里夫人;
98号元素锎,开尔文;
99号元素锿,爱因斯坦;
100号元素镄,费米;
101号元素钔,门捷列夫;
102号元素锘,诺贝尔;
103号元素铹,劳伦斯;
104号元素金卢(字打不出来),卢瑟福
- 3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3-01 11:28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和完善 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学特别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发现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大成就,对化学以致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和发展,使之具有如今的面貌,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⑴之间的激烈斗争过程。自1661年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发表《怀疑的化学家》一书。提出元素概念,“把化学确立为科学”⑵以来,在整整一个半世纪中,由于形而上学在人们的思想中占了统治地位,再加上当时所提供的实践资料也不充分。直到1800年,人们总共才发现了28种元素,因而元素间相互联系的辨证性质还不可能被揭露出来,化学工作者只好把多种多样的化学元素看作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关的,对元素进行孤立,割裂的研究,从事着对化学元素的简单堆积。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也大踏步地前进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发现,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缺口,弄得百孔千疮。几十种元素间孤立无关的传统观念,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怀疑。1815年,普劳特提出“氢原子构成一切元素”的假说,说明元素间不是绝对毫无联系的。由于当时认为氢元素的原子量为1,无法解释像cl(相对原子质量为35.5)等这样一些带小数的原子量,因而普劳特的看法未能被同时代的人所接受。但是,他认为元素间有联系的思想是可贵的,对以后的工作具有积极影响。普劳特以后的几十年间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特别是人们把电力应用于化学,发现了电解的方法,以及人们利用光谱分析仪器观察了各种元素的光谱之后,不断发现了一些新的化学元素,认识了它们的基本化学性质,揭露元素间具有相互联系的感性材料愈来愈丰富。到1869年,人类已知63种元素,并积累了不少关于这些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资料。因此,人们产生了整理和概括这些感性资料的迫切要求。在寻找元素性质间的内在联系的同时,提出了将元素进行分类的各种学说。1829年,德柏莱纳⑶把当时54种元素中的15种,按元素间的类似性分成五组,提出了“三素组”的假设⑷。认为一组中的三个元素不仅性质相似,而且原子量的大小也是有规律的,中间元素的原子量,等于前后两个元素的原子量的算术平均值。这是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元素的原子量和性质之间的关系问题。1826年,尚古都在圆柱上制成了一个螺旋图。将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在螺旋线上,结果性质相似的元素都在同一垂线上。第一次暗示了周期的概念。1864年,德国人迈耶尔⑸发表了《六元素表》。在表中,他跟据相对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把性质相私的元素六种、六种进行分族。但《六元素表》包括的元素并不多,还不及当时已经知道的元素的一半。1865年,英国人纽兰兹⑹把当时已经知道的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发现从任意一种元素算起,每到第八种元素就和第一种元素的性质相似,犹如八度音节一样,他把这个规律叫做“八音律”,但是,由于他没有充分估计到当时的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可能有错误,而是机械地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有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他也没考虑到还未被发现的元素,没有为这些元素留下空位。因此,他按“八音律”排的元素在很多地方是混乱的,没有能正确地揭示出元素间的内在联系的规律。至1869年,总共已有63种化学元素被人们发现,其中金属48种,非金属15种占天然元素的三分之二,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⑺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仔细研究了各种元素的颜色、沸点、比重、硬度、导电性、磁性、导热性、原子量等各种性质,分析总结了很多试验数据,对大量的感性材料,经过一番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改造和处理。他把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的名称,原子量,氧化物以及各种物理与化学性质,分别写在各元素的卡片上。他在排列这些卡片时,不仅根据元素的原子量,而且很重视元素的性质及其与其它元素的联系。1869年2月,门捷列夫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把63种元素排列成几行,同时把各行中性质相似的元素左右对齐,当按原子量顺序安排的位置与元素的顺序发生冲突时,他遵从元素的性质而换掉位置,或者留下空位,这样使每一横排化学元素的性质相近,每一纵行化学元素变化也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1869年在俄国物理化学会议上提出了“元素性质对于原子量依赖关系”的论文,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制定了元素周期表⑻。论文中包括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