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灯有频闪吗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9 03:16
- 提问者网友:一抹荒凉废墟
- 2021-01-28 06:26
节能灯有频闪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十鸦
- 2021-01-28 08:00
问题一:为什么led看起来比节能灯频闪更严重 什么是光源频闪呢?
光源频闪就是光源发出的光随时间呈快速、重复的变化,使得光源跳动和不稳定。当然人的肉眼并不能很容易地觉察到光源的闪烁,这主要取决于闪烁的频率。一般地,在闪烁频率50Hz以下,人眼都能觉察到光源的闪烁。而在8.8Hz时,人眼是最敏感的。同时,能被觉察的最大闪烁频率(临界闪烁频率)是随着光源发出的光强而变化的,随着光强增大临界闪烁频率也增大,当光强达到最大后逐渐减小后,临界闪烁频率也相应减小。当光强以大于50Hz的频率变化时,大多数人就分辨不出光源是否在闪烁了,此时的光源就发出稳定、连续的光,因为这时人眼的反映已经跟不上光源的变化了。例如,人眼就觉察不到每秒100次闪烁(100Hz)的荧光灯的闪烁现象。
光源频闪烁可以通过频闪效应被证实。有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物体很快速地运动或转动时,它们看起来好像运动得比他们实际的速率要慢,甚至当物体运动或转动频率跟光源闪烁频率相同(或是整数倍关系)时,物体好像静止不动。这就是频闪光产生的原因,它是一种我们在日常的照明中不希望发生的现象。事实上,由于频闪效应,人们产生错觉,而把一些快速运转的设备看成是缓慢运转着甚至是静止的是非常危险的。
光源闪烁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照明周期性闪烁:如交流荧光灯的频闪以及由于电源电压波动引起的光源闪烁;
2、照明非周期性闪烁:如交流荧光灯的启动闪烁,各种故障闪烁;
3、显示设备闪烁:如电视机、计算机、电子游戏机,广告屏等扫描显示引起的闪烁;
4、艺术灯光闪烁:如霓虹灯,彩灯和镭射等闪烁。
为什么会产生电光源的频闪了?
光源闪烁实质上是从电压变动——光通量波动——眼睛到人脑这个反应链的主观感受。产生频闪的技术机理,既有供电电源的因素,也有电光源性能的因素,以及照明设计不合理的因素等等。下面仅就常用电光源技术性能的角度,进行概括性技术分析。
(1)光源供电频率低。白炽灯、高压汞(钠)灯、直管型(电感式)日光灯。在现阶段, 绝大多数由50Hz工频正弦交流电,直接向电光源的发光体供电。 其频闪频率为50Hz*2=100Hz,并且呈正弦波规律波动。
(2)光源电压波动大。我国现阶段工频交流电源,瞬时电压值波动幅度在 10%~20%之间,大大加重了频率为100Hz,呈正弦波规律波动的频闪深度。
(3)电光源性能。白炽灯为灯丝直接加热发光的热辐射性光源,发光体的发光功率,必然随供电电源的频率,呈正弦波规律波动。高压汞(钠)灯,直管型(电感式)日光灯,虽然是气体放电发光的电光源。但由于其启动与点燃均采用电感式镇流器(不具备AC-DC-AC变频功能)。所以,气体放电发光体的放电功率,必然也随供电电源的频率波动而波动。电压变动产生的影响,可以用视觉敏感系数曲线和闪变电压限值曲线两个概念来量化。可以被人眼感知的光源闪烁,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来测得人眼的对光源闪烁的感觉特性。当闪烁频率40Hz以上时,感觉就不灵敏; 50Hz以上的闪烁就完全没有感觉。
那么频闪对人眼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光源闪烁对人的视觉系统有刺激作用,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人们长期在闪烁的光线下工作或生活,还可能影响视觉系统的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这种刺激作用或影响的严重程度与光源闪烁的强度、频率、持续作用时间以及长期性有关。这种影响往往是缓慢的,因此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随着电子化的高速发展,人们白天在交流荧光灯下和显示器荧光屏前工作;晚上又在交流荧光灯下和电视机荧光屏前生活,甚至伴以眼花潦乱的艺术灯光,因此光源闪烁对视觉系统的影......余下全文>>问题二:节能灯晚上老闪是怎么回事? 由于总开关处接电源线时,把相线(火线)和零线接反造成的。节能灯镇流器里面的电容器能“储存”电能,有极微弱的电流流过二极管整流电路等电子元件,正是由于上面的原因才造成了灯具每隔一定时间就闪亮一下的现象。
当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只要拉下总闸来断开总电源开关,把总开关或接到室内电路的总闸下面的线互相对调即可解决。如果的只是房间的某一盏灯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这个灯的开关接在了零线上,要及时找出这盏灯的线路,在断开总电源的前提下操作,互相对调好开关之前的“来线”。若电路中的接线、相线与零线完全正确,开关控制的也都是相线,开关关灯后开关上有小的指示灯亮着,那么问题就主要是由指示灯引起的了。只需把开关上的指示灯拆掉即可。问题三:节能灯频闪原因 电子节能灯都有电子整流器,节能灯点亮时频闪,一般都是丁子整流器不良造成的,而造成频闪的原因也很多,如整流滤波电路中的二极管个别损坏、电容漏电、谐振电容漏电等这些都会造成频闪,建议在网上找点电子镇流器的维修资料看看,参考一下。问题四:节能灯为什么不开灯也在闪烁我家全部使用的是节能灯 通常是不会有你所说的情况,如果出现关灯后会闪烁的现象,一般有几个可能:
1,电源的开关不是接在火线上。
2,开关采用单线取电的控制器或单线供电遥控开关。
3,电源开关的质量差有轻微的漏电或安装开关的墙体渗水过湿,造成开关漏电。
4,室外供电(外线)有问题,零线带微电。问题五:节能灯闪烁是什么原因 1.开关接在了零线上,导致火线经过节能灯,开关虽然将零线断开但存在对地很弱的感应电,节能灯才会一闪一闪,将灯的电源对调一下即可。多数原因是这个,当然有时节能灯质量不好也会出现但很少那就换灯泡了问题六:led灯泡频闪是怎么回事 其实,LED在实验室中是直流驱动的,直流驱动就没有频闪的问题!
而在实际应用中,其驱动电源则做不到理想效果!主要问题在于恒流电源,分两种情况分析:
1、与外部电器的匹配性。
主要表现在:a、与电子变压器配套使用时影响恒流芯片外围电路特性,导致工作不稳定。b、与带有指示灯的开关面板使用时。
2、LED灯本身问题。
主要表现:a、恒流电路外围线路设计不合理,使得芯片工作不正常导致频闪。b、灯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下工作,使得恒流芯片出现短暂保护导致频闪。而你说的这个频闪,一般低端的灯具都是有的,如果说非要用相机测试的话,就得看你相机的品质了,距离以能看到整灯发光为宜。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jCTB4_问题七:已经关掉的节能灯一直闪烁是怎么回事?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火线直接接在灯泡上,没有接到开关里面,因此在开关断开后,只是切断了零线而没有切断火线,所以灯泡上对地还是会有220V的电压,灯泡中
水银蒸汽仍会激发出少量的电子打到灯泡的银光粉上,所以会产生一直闪的厂象。
这种情况下一般火线中仍然会有微量的电流,理论上说仍然是耗电的,但是实际上由于其电流非常小,而且电流表一般都会有灵敏度,尤其是老是的机械电流表,电表上的数字实际是不会走的。所以基本上时不耗电的。问题八:LED灯有频闪吗? 理论上使用交流电的光源都有频闪,LED灯自然也不例外。
市面上的护眼灯宣称没有频闪其实只是将普通的交流电的频闪通过特殊装置变成更高的频闪频率,从而减少对人眼的影响,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频闪还是存在的。并且高频处理会产生高强度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
真正没有频闪的只有使用直流电的LED灯。因为使用的是直流电,所以不存在频闪的问题。不过市面上这处的LED灯都很贵,便宜的是充电式的LED灯。
参考资料:自己的了解问题九:为什么led看起来比节能灯频闪更严重 什么是光源频闪呢?
光源频闪就是光源发出的光随时间呈快速、重复的变化,使得光源跳动和不稳定。当然人的肉眼并不能很容易地觉察到光源的闪烁,这主要取决于闪烁的频率。一般地,在闪烁频率50Hz以下,人眼都能觉察到光源的闪烁。而在8.8Hz时,人眼是最敏感的。同时,能被觉察的最大闪烁频率(临界闪烁频率)是随着光源发出的光强而变化的,随着光强增大临界闪烁频率也增大,当光强达到最大后逐渐减小后,临界闪烁频率也相应减小。当光强以大于50Hz的频率变化时,大多数人就分辨不出光源是否在闪烁了,此时的光源就发出稳定、连续的光,因为这时人眼的反映已经跟不上光源的变化了。例如,人眼就觉察不到每秒100次闪烁(100Hz)的荧光灯的闪烁现象。
光源频闪烁可以通过频闪效应被证实。有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物体很快速地运动或转动时,它们看起来好像运动得比他们实际的速率要慢,甚至当物体运动或转动频率跟光源闪烁频率相同(或是整数倍关系)时,物体好像静止不动。这就是频闪光产生的原因,它是一种我们在日常的照明中不希望发生的现象。事实上,由于频闪效应,人们产生错觉,而把一些快速运转的设备看成是缓慢运转着甚至是静止的是非常危险的。
光源闪烁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照明周期性闪烁:如交流荧光灯的频闪以及由于电源电压波动引起的光源闪烁;
2、照明非周期性闪烁:如交流荧光灯的启动闪烁,各种故障闪烁;
3、显示设备闪烁:如电视机、计算机、电子游戏机,广告屏等扫描显示引起的闪烁;
4、艺术灯光闪烁:如霓虹灯,彩灯和镭射等闪烁。
为什么会产生电光源的频闪了?
光源闪烁实质上是从电压变动——光通量波动——眼睛到人脑这个反应链的主观感受。产生频闪的技术机理,既有供电电源的因素,也有电光源性能的因素,以及照明设计不合理的因素等等。下面仅就常用电光源技术性能的角度,进行概括性技术分析。
(1)光源供电频率低。白炽灯、高压汞(钠)灯、直管型(电感式)日光灯。在现阶段, 绝大多数由50Hz工频正弦交流电,直接向电光源的发光体供电。 其频闪频率为50Hz*2=100Hz,并且呈正弦波规律波动。
(2)光源电压波动大。我国现阶段工频交流电源,瞬时电压值波动幅度在 10%~20%之间,大大加重了频率为100Hz,呈正弦波规律波动的频闪深度。
(3)电光源性能。白炽灯为灯丝直接加热发光的热辐射性光源,发光体的发光功率,必然随供电电源的频率,呈正弦波规律波动。高压汞(钠)灯,直管型(电感式)日光灯,虽然是气体放电发光的电光源。但由于其启动与点燃均采用电感式镇流器(不具备AC-DC-AC变频功能)。所以,气体放电发光体的放电功率,必然也随供电电源的频率波动而波动。电压变动产生的影响,可以用视觉敏感系数曲线和闪变电压限值曲线两个概念来量化。可以被人眼感知的光源闪烁,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来测得人眼的对光源闪烁的感觉特性。当闪烁频率40Hz以上时,感觉就不灵敏; 50Hz以上的闪烁就完全没有感觉。
那么频闪对人眼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光源闪烁对人的视觉系统有刺激作用,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人们长期在闪烁的光线下工作或生活,还可能影响视觉系统的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这种刺激作用或影响的严重程度与光源闪烁的强度、频率、持续作用时间以及长期性有关。这种影响往往是缓慢的,因此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随着电子化的高速发展,人们白天在交流荧光灯下和显示器荧光屏前工作;晚上又在交流荧光灯下和电视机荧光屏前生活,甚至伴以眼花潦乱的艺术灯光,因此光源闪烁对视觉系统的影......余下全文>>问题十:节能灯晚上老闪是怎么回事? 由于总开关处接电源线时,把相线(火线)和零线接反造成的。节能灯镇流器里面的电容器能“储存”电能,有极微弱的电流流过二极管整流电路等电子元件,正是由于上面的原因才造成了灯具每隔一定时间就闪亮一下的现象。
当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只要拉下总闸来断开总电源开关,把总开关或接到室内电路的总闸下面的线互相对调即可解决。如果的只是房间的某一盏灯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这个灯的开关接在了零线上,要及时找出这盏灯的线路,在断开总电源的前提下操作,互相对调好开关之前的“来线”。若电路中的接线、相线与零线完全正确,开关控制的也都是相线,开关关灯后开关上有小的指示灯亮着,那么问题就主要是由指示灯引起的了。只需把开关上的指示灯拆掉即可。
光源频闪就是光源发出的光随时间呈快速、重复的变化,使得光源跳动和不稳定。当然人的肉眼并不能很容易地觉察到光源的闪烁,这主要取决于闪烁的频率。一般地,在闪烁频率50Hz以下,人眼都能觉察到光源的闪烁。而在8.8Hz时,人眼是最敏感的。同时,能被觉察的最大闪烁频率(临界闪烁频率)是随着光源发出的光强而变化的,随着光强增大临界闪烁频率也增大,当光强达到最大后逐渐减小后,临界闪烁频率也相应减小。当光强以大于50Hz的频率变化时,大多数人就分辨不出光源是否在闪烁了,此时的光源就发出稳定、连续的光,因为这时人眼的反映已经跟不上光源的变化了。例如,人眼就觉察不到每秒100次闪烁(100Hz)的荧光灯的闪烁现象。
光源频闪烁可以通过频闪效应被证实。有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物体很快速地运动或转动时,它们看起来好像运动得比他们实际的速率要慢,甚至当物体运动或转动频率跟光源闪烁频率相同(或是整数倍关系)时,物体好像静止不动。这就是频闪光产生的原因,它是一种我们在日常的照明中不希望发生的现象。事实上,由于频闪效应,人们产生错觉,而把一些快速运转的设备看成是缓慢运转着甚至是静止的是非常危险的。
光源闪烁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照明周期性闪烁:如交流荧光灯的频闪以及由于电源电压波动引起的光源闪烁;
2、照明非周期性闪烁:如交流荧光灯的启动闪烁,各种故障闪烁;
3、显示设备闪烁:如电视机、计算机、电子游戏机,广告屏等扫描显示引起的闪烁;
4、艺术灯光闪烁:如霓虹灯,彩灯和镭射等闪烁。
为什么会产生电光源的频闪了?
光源闪烁实质上是从电压变动——光通量波动——眼睛到人脑这个反应链的主观感受。产生频闪的技术机理,既有供电电源的因素,也有电光源性能的因素,以及照明设计不合理的因素等等。下面仅就常用电光源技术性能的角度,进行概括性技术分析。
(1)光源供电频率低。白炽灯、高压汞(钠)灯、直管型(电感式)日光灯。在现阶段, 绝大多数由50Hz工频正弦交流电,直接向电光源的发光体供电。 其频闪频率为50Hz*2=100Hz,并且呈正弦波规律波动。
(2)光源电压波动大。我国现阶段工频交流电源,瞬时电压值波动幅度在 10%~20%之间,大大加重了频率为100Hz,呈正弦波规律波动的频闪深度。
(3)电光源性能。白炽灯为灯丝直接加热发光的热辐射性光源,发光体的发光功率,必然随供电电源的频率,呈正弦波规律波动。高压汞(钠)灯,直管型(电感式)日光灯,虽然是气体放电发光的电光源。但由于其启动与点燃均采用电感式镇流器(不具备AC-DC-AC变频功能)。所以,气体放电发光体的放电功率,必然也随供电电源的频率波动而波动。电压变动产生的影响,可以用视觉敏感系数曲线和闪变电压限值曲线两个概念来量化。可以被人眼感知的光源闪烁,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来测得人眼的对光源闪烁的感觉特性。当闪烁频率40Hz以上时,感觉就不灵敏; 50Hz以上的闪烁就完全没有感觉。
那么频闪对人眼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光源闪烁对人的视觉系统有刺激作用,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人们长期在闪烁的光线下工作或生活,还可能影响视觉系统的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这种刺激作用或影响的严重程度与光源闪烁的强度、频率、持续作用时间以及长期性有关。这种影响往往是缓慢的,因此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随着电子化的高速发展,人们白天在交流荧光灯下和显示器荧光屏前工作;晚上又在交流荧光灯下和电视机荧光屏前生活,甚至伴以眼花潦乱的艺术灯光,因此光源闪烁对视觉系统的影......余下全文>>问题二:节能灯晚上老闪是怎么回事? 由于总开关处接电源线时,把相线(火线)和零线接反造成的。节能灯镇流器里面的电容器能“储存”电能,有极微弱的电流流过二极管整流电路等电子元件,正是由于上面的原因才造成了灯具每隔一定时间就闪亮一下的现象。
当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只要拉下总闸来断开总电源开关,把总开关或接到室内电路的总闸下面的线互相对调即可解决。如果的只是房间的某一盏灯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这个灯的开关接在了零线上,要及时找出这盏灯的线路,在断开总电源的前提下操作,互相对调好开关之前的“来线”。若电路中的接线、相线与零线完全正确,开关控制的也都是相线,开关关灯后开关上有小的指示灯亮着,那么问题就主要是由指示灯引起的了。只需把开关上的指示灯拆掉即可。问题三:节能灯频闪原因 电子节能灯都有电子整流器,节能灯点亮时频闪,一般都是丁子整流器不良造成的,而造成频闪的原因也很多,如整流滤波电路中的二极管个别损坏、电容漏电、谐振电容漏电等这些都会造成频闪,建议在网上找点电子镇流器的维修资料看看,参考一下。问题四:节能灯为什么不开灯也在闪烁我家全部使用的是节能灯 通常是不会有你所说的情况,如果出现关灯后会闪烁的现象,一般有几个可能:
1,电源的开关不是接在火线上。
2,开关采用单线取电的控制器或单线供电遥控开关。
3,电源开关的质量差有轻微的漏电或安装开关的墙体渗水过湿,造成开关漏电。
4,室外供电(外线)有问题,零线带微电。问题五:节能灯闪烁是什么原因 1.开关接在了零线上,导致火线经过节能灯,开关虽然将零线断开但存在对地很弱的感应电,节能灯才会一闪一闪,将灯的电源对调一下即可。多数原因是这个,当然有时节能灯质量不好也会出现但很少那就换灯泡了问题六:led灯泡频闪是怎么回事 其实,LED在实验室中是直流驱动的,直流驱动就没有频闪的问题!
而在实际应用中,其驱动电源则做不到理想效果!主要问题在于恒流电源,分两种情况分析:
1、与外部电器的匹配性。
主要表现在:a、与电子变压器配套使用时影响恒流芯片外围电路特性,导致工作不稳定。b、与带有指示灯的开关面板使用时。
2、LED灯本身问题。
主要表现:a、恒流电路外围线路设计不合理,使得芯片工作不正常导致频闪。b、灯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下工作,使得恒流芯片出现短暂保护导致频闪。而你说的这个频闪,一般低端的灯具都是有的,如果说非要用相机测试的话,就得看你相机的品质了,距离以能看到整灯发光为宜。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jCTB4_问题七:已经关掉的节能灯一直闪烁是怎么回事?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火线直接接在灯泡上,没有接到开关里面,因此在开关断开后,只是切断了零线而没有切断火线,所以灯泡上对地还是会有220V的电压,灯泡中
水银蒸汽仍会激发出少量的电子打到灯泡的银光粉上,所以会产生一直闪的厂象。
这种情况下一般火线中仍然会有微量的电流,理论上说仍然是耗电的,但是实际上由于其电流非常小,而且电流表一般都会有灵敏度,尤其是老是的机械电流表,电表上的数字实际是不会走的。所以基本上时不耗电的。问题八:LED灯有频闪吗? 理论上使用交流电的光源都有频闪,LED灯自然也不例外。
市面上的护眼灯宣称没有频闪其实只是将普通的交流电的频闪通过特殊装置变成更高的频闪频率,从而减少对人眼的影响,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频闪还是存在的。并且高频处理会产生高强度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
真正没有频闪的只有使用直流电的LED灯。因为使用的是直流电,所以不存在频闪的问题。不过市面上这处的LED灯都很贵,便宜的是充电式的LED灯。
参考资料:自己的了解问题九:为什么led看起来比节能灯频闪更严重 什么是光源频闪呢?
光源频闪就是光源发出的光随时间呈快速、重复的变化,使得光源跳动和不稳定。当然人的肉眼并不能很容易地觉察到光源的闪烁,这主要取决于闪烁的频率。一般地,在闪烁频率50Hz以下,人眼都能觉察到光源的闪烁。而在8.8Hz时,人眼是最敏感的。同时,能被觉察的最大闪烁频率(临界闪烁频率)是随着光源发出的光强而变化的,随着光强增大临界闪烁频率也增大,当光强达到最大后逐渐减小后,临界闪烁频率也相应减小。当光强以大于50Hz的频率变化时,大多数人就分辨不出光源是否在闪烁了,此时的光源就发出稳定、连续的光,因为这时人眼的反映已经跟不上光源的变化了。例如,人眼就觉察不到每秒100次闪烁(100Hz)的荧光灯的闪烁现象。
光源频闪烁可以通过频闪效应被证实。有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物体很快速地运动或转动时,它们看起来好像运动得比他们实际的速率要慢,甚至当物体运动或转动频率跟光源闪烁频率相同(或是整数倍关系)时,物体好像静止不动。这就是频闪光产生的原因,它是一种我们在日常的照明中不希望发生的现象。事实上,由于频闪效应,人们产生错觉,而把一些快速运转的设备看成是缓慢运转着甚至是静止的是非常危险的。
光源闪烁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照明周期性闪烁:如交流荧光灯的频闪以及由于电源电压波动引起的光源闪烁;
2、照明非周期性闪烁:如交流荧光灯的启动闪烁,各种故障闪烁;
3、显示设备闪烁:如电视机、计算机、电子游戏机,广告屏等扫描显示引起的闪烁;
4、艺术灯光闪烁:如霓虹灯,彩灯和镭射等闪烁。
为什么会产生电光源的频闪了?
光源闪烁实质上是从电压变动——光通量波动——眼睛到人脑这个反应链的主观感受。产生频闪的技术机理,既有供电电源的因素,也有电光源性能的因素,以及照明设计不合理的因素等等。下面仅就常用电光源技术性能的角度,进行概括性技术分析。
(1)光源供电频率低。白炽灯、高压汞(钠)灯、直管型(电感式)日光灯。在现阶段, 绝大多数由50Hz工频正弦交流电,直接向电光源的发光体供电。 其频闪频率为50Hz*2=100Hz,并且呈正弦波规律波动。
(2)光源电压波动大。我国现阶段工频交流电源,瞬时电压值波动幅度在 10%~20%之间,大大加重了频率为100Hz,呈正弦波规律波动的频闪深度。
(3)电光源性能。白炽灯为灯丝直接加热发光的热辐射性光源,发光体的发光功率,必然随供电电源的频率,呈正弦波规律波动。高压汞(钠)灯,直管型(电感式)日光灯,虽然是气体放电发光的电光源。但由于其启动与点燃均采用电感式镇流器(不具备AC-DC-AC变频功能)。所以,气体放电发光体的放电功率,必然也随供电电源的频率波动而波动。电压变动产生的影响,可以用视觉敏感系数曲线和闪变电压限值曲线两个概念来量化。可以被人眼感知的光源闪烁,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来测得人眼的对光源闪烁的感觉特性。当闪烁频率40Hz以上时,感觉就不灵敏; 50Hz以上的闪烁就完全没有感觉。
那么频闪对人眼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光源闪烁对人的视觉系统有刺激作用,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人们长期在闪烁的光线下工作或生活,还可能影响视觉系统的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这种刺激作用或影响的严重程度与光源闪烁的强度、频率、持续作用时间以及长期性有关。这种影响往往是缓慢的,因此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随着电子化的高速发展,人们白天在交流荧光灯下和显示器荧光屏前工作;晚上又在交流荧光灯下和电视机荧光屏前生活,甚至伴以眼花潦乱的艺术灯光,因此光源闪烁对视觉系统的影......余下全文>>问题十:节能灯晚上老闪是怎么回事? 由于总开关处接电源线时,把相线(火线)和零线接反造成的。节能灯镇流器里面的电容器能“储存”电能,有极微弱的电流流过二极管整流电路等电子元件,正是由于上面的原因才造成了灯具每隔一定时间就闪亮一下的现象。
当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只要拉下总闸来断开总电源开关,把总开关或接到室内电路的总闸下面的线互相对调即可解决。如果的只是房间的某一盏灯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这个灯的开关接在了零线上,要及时找出这盏灯的线路,在断开总电源的前提下操作,互相对调好开关之前的“来线”。若电路中的接线、相线与零线完全正确,开关控制的也都是相线,开关关灯后开关上有小的指示灯亮着,那么问题就主要是由指示灯引起的了。只需把开关上的指示灯拆掉即可。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