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分工和交易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5 01:49
  • 提问者网友:咪咪
  • 2021-12-24 20: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分工和交易人类增加收入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靠组建团队,团队产出要比各成员单干产出总和大得多;另一个就是分工与交易,经济学上坚如磐石的“相对优势原理”解释了这一来源。假设社会上只有鲁班和盖茨两个人,他们需要两种商品,家具和软件。那么,他们各自生产这两种商品的成本是不一样的。鲁班写程序的成本,就是那些放弃了的家具;同样,盖茨做木工的成本,就是那些放弃了的软件。他们必须权衡两种选择的成本。如果他们从事对自己来说成本最低的生产活动,然后与对方交换产品,就能节省成本,从而增加双方的收入。这就是“相对优势原理”。让我们对这个原理做进一步的解释。首先,没有不变的、客观的、一般化的“成本”。生产成本总是相对每个个人而言的。盖茨和鲁班的绝对能力的高低无关紧要。即使盖茨是个全才,编软件和做木工都比鲁班强,那也没关系,这个原理照样适用。盖茨做木工的成本(放弃了的盖茨所编写的软件),照样比鲁班做木工的成本(放弃了的鲁班所编写的软件)高很多。同样地,一个国家哪怕再发达,也有很多不适合它自己做的产业;而一个国家哪怕样样都比别国落后,它也还是有许多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可以选择。这是因为,生产成本是相对自身而言的。其次,投资回报率已经考虑在内了。鲁班的确可以从Basic学到C++,最终成为编程高手;而盖茨也的确可以从刨木板、弹墨线做起。但比较总收益和总成本,这样的投资还是不合算的。否则,那就是正常的投资行为。第三,分工交易有副作用吗?有的,那就是当第三个竞争者进入原来的“二人市场”后,新形势下成本较高的厂商不得不蒙受损失。第三个竞争者的进入,会使社会的总财富进一步增长,其增长的幅度一定超过原来成本较高的厂商所蒙受的损失。个别厂商受到的损害,不应该成为阻碍开放的理由。在讨论中国进入WTO的问题上,国内不少舆论站在个别的生产成本较高的生产者的立场,没有看到开放是整个社会的利益的提高,而只觉得开放市场是对个别生产者的损害,所以“开放市场”,在他们的笔下,竟然成了“让步”。不,如果阳光普照,那么全社会的得益,会远远超过蜡烛商人的损失。开放市场,分工交易,是人类增加收入的两条道路之一。愈开放,愈进步。5.下列对“相对优势原理”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个人或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比他人或他国生产其他产品的成本低,能通过交换增加双方收入。 B.个人或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比自身生产其他产品的成本低,能通过交换增加双方收入。 C.个人或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比自身生产其他产品的成本低,能通过交换增加自己的收入。 D.个人或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比他人或他国生产该产品的成本低,能通过交换增加自己的收入。 6.不属于“开放市场,分工交易,是人类增加收入的两条道路之一”依据的一项是A.团队产出要比各成员单干产出总和大得多。B.从事对自己来说成本最低的生产活动,交换产品,就能增加收入。C.第三个竞争者的进入,使社会的总财富进一步增长。D.全社会开放的得益,会远远超过个别商人的损失。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使盖茨做木匠活比鲁班好,只要有分工和交易,盖茨也不会去做木匠。 B.根据分工交易的原则,中国在自由贸易中不一定吃亏,更不表示中国会输给发达国家。 C.根据“投资回报率”,在落后地区加大高科技投入,是发展经济的最佳选择。 D.由于分工交易的副作用,当新的竞争者进入后,成本较高的厂商不得不转营甚至破产。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岸风
  • 2021-12-24 21:11
5.B(“相对优势原理”包含两个要素:相对自身,增加双方的收入。故ACD都错)6.A(讲的是扩大生产问题,是讲人类增加收入的来源之一,不属于“分工交易,增加收入”的依据。)7.C(关注第五段两人投资项目关系的比较,由此可推知:在落后地区加大高科技投入,比较总收益和总成本,不合算,故而不是最佳选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等灯
  • 2021-12-24 21:29
这下我知道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