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传统节日中的初五叫破五,是为什么呢

答案:3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9 16:18
  • 提问者网友:富士山上尢
  • 2021-02-09 10:38
传统节日中的初五叫破五,是为什么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2-09 11:26
破五的来历
  1. “破五”的第一种说法:

  有些地方又把初五日叫做“圆年”,意思是说年过完了,到这一天要做一个总结,划句号了。其实,这是“破五”的变种,是由于不知“破五”的由来,慢慢的演变出来的

  据了解,“破五”的来历至今众口不一。据《封神榜》所说,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封为“穷神”,令她“逢破即归”。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让人讨厌的背夫之妇,封了穷神以后,就更让人讨厌了。所以人们就在正月初五这一天“破”她,让她马上滚回去。

  2. “破五”的第二种说法:

  还有一说,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大摆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寓意就是迎接财神的到来。

  3. “破五”的第三种说法:

  有好多地方,在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请回来过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挂祖宗牌位,烧香上供,意为请祖宗过年,吃好的,不忘祖宗的意思。到了初五,就要送祖宗“回去”了,过年过完了,所以,这一天要烧香,烧纸钱,恭送祖宗。

  由于初五日肩负着送穷神、接财神等多重重任,所以这一天非常重要也就不奇怪了。这许多的讲究综合起来,就形成风俗----要摆宴席,要放鞭炮,要吃象征“元宝”的饺子。

  南京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竟介绍,旧时,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所以把这一天称为“破五”。(援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逐風
  • 2021-02-09 13:29
以下网上抄的: 大年初五为什么叫“破五”,说法很多。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是过年前后,家家要杀猪宰羊、煮鸡烹鸭,自然会污染了佛家环境。负责卫生工作的弥勒佛不高兴了,要惩罚百姓。又考虑到大正月里,惩罚百姓不吉利,于是放宽政策:家家打扫卫生,把不干净的东西“处理”好。因此,初五这天,家家户户打扫卫生,焚烧秽物、鞭炮齐鸣来驱散晦气。 再一个是,“破五”是驱散“五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于是吃饭。 何谓“五穷”?:"五穷"也叫"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曾见于韩愈的《送穷文》。这位诗文大家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无论内心如何思谋,行文总是比较平和,虽属我的大患,还是客客气气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便实话实说,"赶五穷",‘崩五穷“、"填穷坑",而且动用了爆竹从里向外崩,大有赶尽斩绝之决心。 农历初五、十四、二十三,是每月忌讳最多的日子。诸如不娶不嫁、不宜出门走亲访友等。“破五”正应了“忌日破规送”的老话。旧时,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所以把这一天称为“破五”。清末民初,天津诗人冯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词》就写道:“新正妇女忌偏多,生米连朝不下锅,杯碗捧持须谨慎,小心‘破五’未曾过。” “破五”也表示大年的基本过完,也要开始生产准备了。从这天起,大部商家开门营业,单位准备办公。还要为元宵节做些必要的准备了!
  • 2楼网友:十年萤火照君眠
  • 2021-02-09 13:00
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10-02/17/content_19038992.htm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