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韦元甫《木兰歌》的阅读答案(会追加分滴)

答案:6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5 01:56
  • 提问者网友:王者佥
  • 2021-02-14 17:47
韦元甫《木兰歌》的阅读答案(会追加分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2-14 19:06
“有子复尚少”的“尚”是什么意思?
尚且,还
“易却纨绮裳”的“易”是什么意思?
换,
“却卸巾鞲理丝簧”的“理”是什么意思?
整理
“十年共崎岖”的“崎”是什么意思?
崎岖,此处指征战途中的困难

请分别写出韦元甫《木兰歌》和课文《木兰诗》中概括木兰从出征到凯旋全过程的诗句。
韦元甫《木兰歌》_________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______________
课文《木兰诗》_______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对木兰的征战生活都写得十分简略,为什么?

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课文《木兰诗》中的哪句话反映了《木兰歌》中的“秣马备戎行”这个内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了互文,写出了木兰为出征精心准备。
韦元甫在这首诗中高度赞扬木兰“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请你谈谈你对木兰的“忠”与“孝”两者关系的理解。
木兰从军,从小的方面说是孝顺父亲,为了父亲不出从军受苦,从大的方面说,是忠于国家,为了驱逐侵略者。这两者在木兰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2-14 23:08
填空【】妆【】抹
  • 2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2-14 22:01
“有子复尚少”的“尚”是什么意思?
尚且,还
“易却纨绮裳”的“易”是什么意思?
换,
“却卸巾鞲理丝簧”的“理”是什么意思?
整理
“十年共崎岖”的“崎”是什么意思?
崎岖,此处指征战途中的困难
  • 3楼网友:逃夭
  • 2021-02-14 21:20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是原文的木兰代父从军。你的那个就比较的简洁,而原文的那个就啰嗦详细一点。可想当时的环境也可以算是比较的严肃,原文的那个比较好。因为它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木兰的孝顺、忠孝两全。
  • 4楼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2-14 20:02
诗抄连日展晴窗,
读罢频添泪万行。
粉骨碎身心似铁,
吊民伐罪笔如枪。
忧时字字皆悲愤,
唤众篇篇最激昂。
躯壳纵填沟壑去,
精神犹在海天张!
  • 5楼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2-14 19:56
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来就有病了,身体虚弱,依赖什么来勉强照顾自己呢?   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著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纵马赶赴军营,豪壮地提携着宝剑(注:干将是古剑,此处借用为宝剑。)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夜晚三更突袭了燕地部族的胡虏,抓住了于滇的酋长。(注:此二句为互文)。将军(应是木兰)得胜荣归,士卒返回故乡。   父母看到木兰归家,高兴到了极点反而突然生出悲哀之情。木兰能够承接安慰父母,脱下戎装整理丝簧。昔日是烈士豪雄,如今却变成了娇美的处子之容。亲戚们举着酒杯祝贺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门前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绝不改变。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惊慌地不敢上前,徒自叹着气而已。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按照意思分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