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10个原则从零到高效率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8 04:29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11-17 05:29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10个原则从零到高效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11-17 07:01
1、为谁工作不清晰
搞不清为谁工作,认为多干活就是“自找苦吃”
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打工的人,对待工作不会有很高的要求,觉得工作做多做少、效率高低对自己的意义不大:“为别人打工,何必紧追紧赶把自己搞得那么辛苦?干快干慢都挣那么点儿钱!”这类职场人一旦发现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通常不找自己的问题,相反会抱怨企业、抱怨工作、抱怨领导,而且,怨气越大,越不甘心付出太多的努力去工作,从而陷入“得过且过”的恶性循环之中。
2、凡事可以慢慢来
说到工作效率时,很多人认为“凡事可以慢慢来”,但是职场可以容忍“慢慢来”的沉稳心态,绝不能容忍“慢慢来”的做事速度;职场允许缜密的思考,绝不允许拖沓的行为。
生活中我们提倡“慢活”是为了健康,职场中如果我们还提倡“凡事可以慢慢来”,只会被甩出职场的“快轨”。职场中需要“风”一样的速度和效率,不管我们用风驰电掣的气势、风风火火的行动还是风雨无阻的坚持,我们必须保证“风和日丽”的结果,如果只想着追求舒适、休闲的生活,认为“慢工出细活”,最后我们得到的不一定是“细活”,而很可能要面对领导“风雨交加”的面孔和呵斥。
3、工作之前不准备

4、进度总是往后拖很多人在工作之前不善于准备和筹划,没有明确领导的要求,做事没有格局,这也是他们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意思是要办成一件时,一定不要盲目着手,而是先要进行一番筹划、做好充分准备,创造完成工作的有利条件,这样会大大提高办事效率,“磨刀不误砍柴工”。
有人认为自己30天之内可以做完一件事情,在前15天总觉得时间还很宽裕,不急于动手做,还剩下10天的时候仍然觉得“大不了提前5天的时候加加班”,直到最后只剩下2~3天时才恍然觉得时间紧迫,开始手忙脚乱起来。这时不仅没有预想中的“急中生智”,反而因为压力过大,容易急中出错,或者因为对困难估计不足而将进度一拖再拖。
很多人患有顽固的“职场拖沓症”,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一次“刻骨铭心”的沉痛教训,但凡有一次,他们也不会纵容自己的拖沓。但是我们不要做“事后诸葛”,应该把拖沓的毛病消灭于出现重大失误之前。
5、完成之后不总结
努力工作并没有错,但只顾做事、不善于总结的人不是聪明的职场人。做同样的一件事情,第一次做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插曲”,如果不把这些东西及时记下来,第二次在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还是不知道怎么做,这就使得工作更没效率了。
6、掌握节奏,使你不是不停的工作。
休息让你拥有足够的生产力。拥有足够的睡眠,能使你在整个白天以及晚上,保持活跃。在你的时间中安排出休息时间,像安排远离你的办公桌来吃午餐,以及每隔一段时间出去呼吸一下新鲜工作等等。
7、使用你的聆听技巧来变得更加高效和有效。
通过聆听团队和客户的需求,对症下药,来最大化你自己的生产力。但仍要挤出时间,来设定高层次的业务战略和目标。
8、生产力是一个相对概念。
业务中的感知是真实的。最具生产力的团队成员,是那些一直以来做的多的人,尽管这些人很少做出承诺。生产力是每单位时间的感知价值,与用于工作的具体时间或者工作强度无关。生产力是可量化的结果。
9、对于你的生产力,拥有明确的衡量尺度。
10、委托工作,而不是关系。如果你不能或者不会衡量结果,那么你就不能管理任何活动,或者运营一项业务。一位企业家最终的工作是按照要求的结果,来定义成功。没有了目标,也就没有可以进行衡量的生产力。
将工作委托给能够快速或者低价从事该工作的其他方,这是一个增加生产力的方法。但要与所有关键的相关方保持联系。如果你你不能与关键客户、消费者和卖家进行沟通,你就不会拥有管理生产力所需的关系。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