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艾略特的《荒原》被西方评论看成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12:05
  • 提问者网友:我是我
  • 2021-04-04 00:39
为什么艾略特的《荒原》被西方评论看成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芗
  • 2021-04-04 01:26
因为艾略特的《荒原》是象征主义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的成名作和影响最深远的作品,表达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荒原》在艺术上的成就超过现代派的其他诗作,是一首具有借鉴价值,值得认真研究的杰作。这首抒情长诗风格多样,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柔和了象征主义、意象主义和玄学派的一些特点。诗中陈述与咏叹,抒情与讽刺,描绘与警句,庄严典雅的诗句、滑稽可哂的市井俗语,交织穿插为五彩缤纷的景象。大量的典故(作者引用36个作家、56部作品和6种外文)、比喻、暗示、联想、对应等象征主义手法及意象叠加,时空交错等现代诗歌表现手段,诗人用来得心应手。他甚至大胆采用了象征里套象征、神话里面套神话、神话和现实交错、古与今杂糅、虚与实融汇的手法,使得诗歌高度的抽象化、哲理化有机地统一起来,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所以艾略特的《荒原》被西方评论看成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4-04 01:46
艾略特的《荒原》被公认为西方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是二十世纪现代派诗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原因 (1) 意象繁杂,大量引用典故和神话故事,并罕见地在诗中插入6种语言,诗中引用的神话和典故包含东西方35个作家56部作品。

(2)运用蒙太奇手法,长诗把神话、宗教、典故,以及现代都市的生活片断,奇妙地剪接在一起,把看似互不相关的场景、意象拼贴在一起,共同纳入一个以荒原为中心的象征结构,使这些看似无关的场景和意象获得内在的联系。

(3)跨越时空界限,古今熔为一炉。长诗在时间上无前后,在空间上无界限。

(4)意象新奇怪诞,语言复杂多变。 “太阳的鞭打”、“白骨碰白骨的声音”、“老鼠拖着粘湿的肚皮”、“长着孩子脸的蝙蝠”等意象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使读者震惊的是那句:“去年你种在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被战争、死亡、残酷扭曲了的意象令读者感到毛骨悚然,然而这一切又非常真切。在语言的使用上,《荒原》里有口语、书面语、古语、土语和外国语。诗中既有像“这年头人得小心啊”这样的大白话,又有仿制莎士比亚等古代艺术大师的古奥英语。

(5)《荒原》原稿有800多行,后被另一位英语诗歌大师埃兹拉?庞德大段大段地删,删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434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荒原》是两位英语诗歌大师合力的结晶,原作者艾略特对审稿人庞德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在诗的开头写下: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

(6)《荒原》既不属于抒情诗,也不属于叙事诗,在那个时代,开创了一代新的诗风。

当然,《荒原》的晦涩费解是尽人皆知的,最初发表时,几乎无人能懂。后来艾略特给诗加了50多条注释,但是读者在研读过后,发现这些注释也并不好理解,于是人们希望诗人能给他的注释再作注释,艾略特自然不会这样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