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佛经中关于因缘的描述

答案:5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13:22
  • 提问者网友:wodetian
  • 2021-04-03 07:11
佛经中关于因缘的描述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大漠
  • 2021-04-03 08:23
譬如被点燃的柴火再点燃另一柴火,可是此火并非彼火;但无此火也没有彼火。说不是吗?它们又有关系,说是一个吗?但彼不是此,所以叫“无一非异”。

这是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的一个特点: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万法因缘生,还从因缘灭。

在宏观领域,研究者观察对象时可以做到客观而不介入,但在微观层面,主体要想做到客观却成为了永远的不可能!在量子世界中,主体于观察客体的同时必然会对客体施加影响,也就是说,我们无论借助于怎样精密的仪器,所观测到的物理现象必然是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事件,而绝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这就意味着人类想把自己从自然界抽身出来,以旁观者的姿态来研究这个世界是永远不可能的!世界和我们是如此紧密地联系着,以至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纷纭现象都是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一个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纯粹客观的世界竟然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事实上也许根本不存在!科学得以发展的前提——主客体对立——只是科学家为了研究的方便而提出的一种假设,如此而已!这样的结局,东方智慧却早有洞察。佛经云:“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万法因缘生,还从因缘灭。”孤立的实体是不存在的,世界的本源是缘起性空。科学家要想找出原子一样的实体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4-03 09:57
因是根本,如种子,缘是条件,如阳光雨露。因缘具足,则种子发芽!!!
  • 2楼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4-03 09:47
因缘法是佛教对万物生成的具体诠释。法不孤起,因缘而生。因是主要因素,缘是辅助条件。比如诸多植物,都由主因种子和辅助条件土壤温度湿度等育出…再如一张桌子是由主因木材和辅助条件制作工具及人工合成…再如一部汽车,是由主因金属原料和由辅助条件金属原料制成的零件及人工组装而成…再如过去作恶是因,今生作恶是缘,因缘结合产生了痛苦果报…此例多不胜举,生活中随处可见。宇宙所有事物情产生都不外因缘和合。
  • 3楼网友:鱼忧
  • 2021-04-03 09:29
杂宝藏经
百喻经
贤愚经
本生经
十二因缘经
  • 4楼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4-03 08:38
【因缘】
 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旁助的因缘叫做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谷子。
【因缘】
p0591
  瑜伽五十一卷十七页云:云何因缘?谓诸色根、根依、及识,此二、略说能持一切诸法种子。随逐色根,有诸色根种子、及余色法种子、一切心心法等种子。若随逐识;有一切识种子、及余无色法种子、诸色根种子所余色法种子。当知所余色法自性,唯自种子之所随逐。除大种色。由大种色、二种种子所随逐故。谓大种种子、及造色种子。卽此所立随逐差别种子相续,随其所应,望所生法,是名因缘。复次若诸色根、及自大种,非心心法种子所随逐者;入灭尽定,入无想定,生无想天,后时不应识等更生。然必更生。是故当知心心所种子,随逐色根。以此为缘,彼得更生。复次若诸识、非色种子所随逐者;生无色界异生,从彼寿尽业尽没已,还生下时,色无种子,应不更生。然必更生。是故当知诸色种子,随逐于识。以此为缘,色法更生。又云:复次此所建立种子道理,当知且依未建立阿赖耶识圣教而说。若已建立阿赖耶识;当知略说诸法种子,一切皆依阿赖耶识。又彼诸法,若未永断,若非所断;随其所应,所有种子随逐应知。
  二解 如四缘中说。
  三解 如十二分教中说。
  四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二页云:因缘者:谓诸行种子。
  五解 显扬六卷八页云:因缘者:谓诸经中列请者姓名已,而为宣说;及诸所有毗奈耶摄有缘起教别解脱戒经等;是为因缘。
  六解 成唯识论二卷十六页云:能熏生种,种起现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种子前后自类相生,如同类因,引等流果。此二于果,是因缘性。除此,余法皆非因缘。设名因缘;应知假说。
  七解 成唯识论七卷十七页云:一、因缘。谓有为法、亲办自果。此体有二。一、种子,二、现行。种子者:谓本识中善染无记诸界地等功能差别,能引次后自类功能,及起同时自类现果。此唯望彼是因缘性。现行者:谓七转识及彼相应所变相见性界地等,除佛果善,极劣无记,余熏本识,生自类种。此唯望彼是因缘性。第八心品,无所熏故;非简所依,独能熏故;极微圆故;不熏成种。现行同类,展转相望,皆非因缘。自种生故。一切异类,展转相望,亦非因缘。不亲生故。有说:异类同类现行展转相望为因缘者;应知假说,或随转门。有唯说种是因缘性;彼依显胜,非尽理说。圣说转识与阿赖耶展转相望为因缘故。
  八解 集论三卷三页云:何等因缘?谓阿赖耶识、及善习气。又自性故,差别故,助伴故,等行故,增益故,障碍故,摄受故;是因缘义。自性者:谓能作因自性。差别者:谓能作因差别。略有二十种。一、生能作。谓识和合望识。二、住能作。谓食望已生及求生有情。三、持能作。谓大地望有情。四、照能作。谓镫等望诸色。五、变坏能作。谓火望薪。六、分离能作。谓镰等望所断。七、转变能作。谓工巧智,等望金银等物。八、信解能作。谓烟望火。九、显了能作。谓宗因喩,望所成义。十、等至能作。谓圣道望涅盘。十一、随说能作。谓名想见。十二、观待能作。谓观待此故,于彼求欲生。如待饥渇,追求饮食。十三、牵引能作。谓悬远缘。如无明望老死。十四、生起能作。谓邻近缘。如无明望行。十五、摄受能作。谓所余缘。如田水粪等,望谷生等。十六、引发能作。谓随顺缘。如正事王,令王悦豫。十七、定别能作。谓差别缘。如五趣缘,望五趣果。十八、同事能作。谓和合缘。如根不坏,境界现前,作意正起,望所生识。十九、相违能作。谓障碍缘。如雹望谷。二十、不相违能作。谓无障碍缘。如谷无障。助伴者:谓诸法共有而生;必无缺减。如四大种及所造色,随其所应。等行者:谓诸法共有等行所缘,必无缺减。如心心所。增益者:谓前际修善不善无记法故;能令后际善等诸法,展转增胜,后后生起。障碍者:谓随所数习诸烦恼故;随所有惑,皆得相续增长坚固;乃令相续远避涅盘。摄受者:谓不善、及善有漏法。能摄受自体故。
  九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十五页云:因缘云何?谓诸经中,遇诸因缘而有所说。如义品等种种因缘。如毗奈耶作如是说:由善财子等最初犯罪;是故世尊集苾刍僧,制立学处。
[法相辞典 - 朱芾煌]
为因与缘的并称,唯识宗所立四缘之一。因、为引生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起。因此,由因缘生灭的一切法,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因缘和合。一切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假生,无有自性,此即‘缘起性空’之理。若以烦恼为因,以业为缘,能招感迷界之果;以智为因,以定为缘,则能招感悟界之果。因缘,又名亲因缘,是一切法生起的主要条件,事实上就是第八阿赖耶识中,能生起现行果法的种子。《成唯识论》卷七曰:‘因缘,谓有为法亲自辨果,此体有二,一、种子,二、现行。’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