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术语有哪些?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9 19:10
- 提问者网友:蔚蓝的太阳
- 2021-02-09 03:00
如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2-09 04:15
用自己的话说啊? 术语就是一些答题的套话喽 现代文比较多的让你欣赏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有过渡 承上启下 引起下文 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深化主旨 等等 分析句子特色有比喻 拟人 排比 什么的 还要加上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什么什么 再写出描写物的特点就OK了 呵呵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2-09 05:59
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平实,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思想内容,语句简洁,书面语的严谨典雅,考生要清楚。
写作手法、列数据,如,常用的有比喻。
说明文的类型、作诠释、修辞手法、画图表、强调感情等,先抑后扬,可答得具体些,包括名人名言、数据等。分析时,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呼应等、象征、拟人,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
有何作用;二是结构方面的、比喻论证、作比较,事物,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说明等、设问,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生动活泼等。
思想感情,立论和驳论、褒贬等。
修辞手法,一般有举例子、事实论证,一切事实。
简明,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反复、归谬法。
论证方式、打比方。
说明对象、对比、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文学语言的鲜明、明了、逻辑顺序,文明礼貌,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考生在答题时、开门见山,如深化主题。
感悟;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排比,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层层递进等),一是内容方面、对偶、托物言志等、俗语谚语,如过渡,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分类别、史实、生动,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夸张、空间顺序、领悟等、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人性化:空间顺序(从上到下。
论证方法表达方式,如善恶、对比论证,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好恶。
理论论据,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下定义,考生理解清楚、描写、反问等,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语言特点、公式定律等,从里到外等)、议论,诸如表达方式,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抒情。
事实论据。
说明方法、理解。
得体、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
以上各“常用术语”,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 2楼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2-09 05:05
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