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古文二则翻译现代汉语
- 提问者网友:半生酒醒
- 2021-05-18 00:14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拾荒鲤
- 2021-05-18 00:45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⑴,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⑵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⑶,以验其通塞⑷,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⑸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⑹,而求其理之所安⑺,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⑻而无以立⑼矣.大率⑽徐行却立⑾,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⑿;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⒀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1]朱子家训书法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⒁身体,对书册,详⒂缓看字,子⒃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⒄.只要多诵⒅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⒆.”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⒇.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选自朱熹《朱子家训》) [2]
[编辑本段]字词解释
⑴纷错:纷繁错杂.⑵遽(jù):仓促 ⑶之所之:到所要去的地方.即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⑷通塞:畅通和堵塞.⑸自屈:自动屈服.⑹诘难:追问,责难 ⑺安:稳妥.⑻夺于公论:被公认的见解所更改.夺,更改,修正.⑼无以立:不能成立.⑽大率:大多 ⑾徐行却立:徐行,慢慢走.却立,退立.⑿节目:木头节子,即关键之处.⒀姑:姑且,暂且.⒁正:使……端正.⒂详缓:仔细从容.⒃子:通“仔”,“子细”即“仔细”.⒄牵强暗记:勉强硬记,指文章没有读熟,就一句一句地在心里硬记.⒅诵:读.⒆见(xiàn):通“现”,显现.⒇急:要紧,急迫.(21)几案:书桌.(22)云:说.(23)亦:也.(24)漫浪:随随便便.
[编辑本段]译文
看书大多数都必须先要熟读,让书上的语句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紧接着就精心地思考,让它的道理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这样以后可以有所收获了.至于那些对于文章道理有疑惑的地方,各家说法纷繁错杂,就也要虚心静静思索,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各家意见中确定谁对谁错.先假定一种说法自己单独列为一说,然后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道理的说法,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就已经自己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那么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了.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用平静的心态来观察发展变化,像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这就是看书的方法.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整齐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必须要读得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读书的遍数多了,它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所谓说书读得熟了,就是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有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再问:
再问: ! ,
再答: 子曰: “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2) 有子曰: “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3) 子曰: “ 巧言令色,鲜矣仁。 ” (4)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 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 子禽问于子贡曰: “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 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 节之,亦不可行也。 (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 孔子说 : 学习了 ( 知识 ), 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 ( 温习 ) 它 , 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 远处 ( 到这里 ) 来 , 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 , 我却不怨恨 , 不也是君子吗 2. 有子说: ”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 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 根本建立了,治 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
再问:
再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