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字纸炉对联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7 02:10
  • 提问者网友:皆是孤独
  • 2021-02-26 03:59
字纸炉对联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2-26 05:22
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故事,有关的故事以及对联如下:

  一、对联:
  字纸炉文化根深;
  镇海兽历史悠远。
  二、故事:
  字纸炉,一个对年轻人来说好陌生的名字,这种炉平日里连听也没听过,对于老年人,有的也许经历过,但早已淡忘,也有的只闻其名,不知其祥。
  2013年10月,我曾陪同几位参加乡贤杜亚泉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历史学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到曹娥庙参观。在与曹娥庙一墙之隔的庙弄口,我向他们介绍那座坐北朝南,用青砖砌筑的佛龛式字纸炉,专家们十分感兴趣,都停下来仔细观看。“文在炉中化,气由鼎上升。文光。”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念起这副镌刻在字纸炉上的行书五字楹联和横批。见多识广的他们,都以为这座留有中华文明积淀深厚的历史性建筑物在全国各地已不多见,还提议我向有关部门反映:必须好好保护这濒临消失的文物级建筑。
  字纸炉,是专门用来焚烧写了字不派用场的纸。旧时各地都建有形式各异的字纸炉,有的似宝塔,有的似亭阁;名称则更多:有的叫敬字亭、惜字亭、圣迹亭、敬圣亭、文笔亭的,也有叫化字炉、焚纸炉的。在字纸炉口,往往会有如“圣绩侔天地,文光射斗牛”之类的楹联装饰其上。字纸炉起源于“敬惜字纸”的古老民俗,表现了民间对文字的重视与敬重。古时,文字与道统、法典、判案和功名紧密关联。普通的“字”被赋予神秘色彩,乃至顶礼膜拜就不奇怪了。
  惜字作为一种民俗,由来已久。《燕京旧俗记》说:旧时人们为了开展惜字活动,还成立了惜字社、惜字局,他们制作了竹楼,分送衙门、商店、住宅、供人投掷废纸。此外,还有一种大号的字纸篓,由雇来的佣役穿上黄布背心,上书“敬惜字纸”字样,肩荷巨筐、分赴各地取字纸;还有就是学校、寺庙、会馆、商会、官衙等处设置的“惜字炉”。关照焚后的纸灰一定要埋入土中或倾倒江海之中。
  像曹娥这种小地方,虽不曾有惜字社之类的组织,但也存在这种惜字的古风。我的父母亲虽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筐”,但自从我记事起,就晓得我家的排门板(一种可以拆卸、以扩大门面的活动板)上挂有一只专门供储放字纸的竹篓。每当放满字纸就去庙弄口的字纸炉焚烧。我也曾见到当时村内一葛姓长者,穿着晚清服饰,满街转溜,只为捡拾地上的字纸……父母亲从小教育我们:凡写了字的纸,不得乱丢乱放,不得用来包东西,更不能踩在脚下。俗谓脚踩字纸,将来会变成瞎子。在书上还可见到这样一个故事:宋时王沂公之父凡见地上有纸屑必拾起收好,甚至占上粪秽的,亦必洗净后晒干,或投入清流,或焚埋土。几年后某日,他忽然见孔圣人前来拜访,表彰他“敬惜字纸”的举动,告知已命弟子曾参前来投胎。后其子长大后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云云。以后也有些笔记小说说到因亵渎字纸而得厄运的。而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是1983年间,在山东掖县偶然发现一册“国宝”《永东大典》,其“天头地脚”空白处已被其主人——一位农家老人裁去做鞋样、卷纸烟了,而正因为当地亦有“敬字惜字”的传统,使老人将其文字部分几乎完整保留下来,才得以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据现有记载:敬惜字纸的民俗从唐代开始,至明清大盛,民国以后就逐渐衰弱,到19世纪50年代末就基本消失了。字纸炉这民俗文化载体,也正随着岁月的流逝衰老、消亡。曹娥庙旁的字纸炉,其建造年代已无考,但它一定是曹娥庙兴衰的见证物。如今的曹娥庙,已由“省保”荣升为“国保”,而这座被淡忘的、尚有百分之八十完好度的字纸炉,且正期待着有关部门的拯救,以不至让它消亡在我们这个年代的视线内,能继续让后人知晓那个源远流长的文化遗存。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2-26 06:56
  • 灶君对联: 水火既济; 黍稷惟馨。 上天求百福;    下界纳千祥。   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   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吉祥。 不喜王孙媚;    何嫌君子贫。   东厨介景福; 北阙赉洪庥。 司一家吉庆; 命四序平安。 有德能司火;    无私可达天。 ……
  • 土地菩萨对联
  • 常规的有: 土可生白玉, 地内出黄金。 土能生万物, 地可发千祥。 土地堂前坐, 保佑全家人。   位列上中下, 才分天地人。
  • 比较有趣的有: 莫笑我老朽无能,许个愿试试; 哪怕你多财善贾,不烧香瞧瞧。 白酒黄酒都不论, 公鸡母鸡只要肥。 多少有点神气, 大小是个官儿。
  •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