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马诗前二句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31 14:33
  • 提问者网友:你给我的爱
  • 2021-12-31 07:24
马诗前二句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洒脱疯子
  • 2022-01-10 05:15
《马诗》
  作者: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1、大漠:广大的沙漠。燕山:在河北省,东西走向,构成了一些重要隘口,如古北口,喜峰口等。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2、何当:何时,何日。
  3、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妆饰的马笼头。
  4、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5、清秋:清朗的秋天。
  诗意:
  广阔的沙漠如万里铺雪,
  燕然山上悬挂着如钩的弯月。
  何时能够配上金饰的络头,
  在清爽的秋天奔驰向前。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如同运用赋的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寻章摘句老雕虫》)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785年-805年)、元和(806年-820年)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际上是开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有兴起的意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