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核能是怎么发电的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7 17:53
  • 提问者网友:泪痣哥哥
  • 2021-01-27 04:09
核能是怎么发电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1-27 05:00
问题一:核电站是怎么发电的? 简单的说,核裂变产生热量,加热水产生水蒸汽,水蒸汽推动涡轮机,涡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这是所谓沸水堆,也就是这次日本出事的堆型。
目前国内主流的是压水堆,也就是核裂变产生热量,加热水,热水通过热交换器加热外部的水使之变成水蒸汽,水蒸汽推动涡轮机,涡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其结构复杂,成本高,效率低,但好处是可能带有放射性物质的水被完全封闭在堆芯的安全壳内,不会对环境造成直接的影响(实际上这种影响微乎其微,但出于公众对放射性的恐惧,压水堆还是成为目骇国际上主流的反应堆堆型)
详细的上网去搜吧。问题二:核能发电的原料是什么,怎么弄到手。? 现在的核电站核燃料是U235,在天然铀中含量很低,在1%以下,其它是U238,因此需要采用浓缩工艺提高U235含量,一般要求提高到4%左右。现在正在研究开发的快堆技术将直接采用U238,这样可以大大提高U的利用率。原子弹采用的燃料是90%浓度以上的U235或者PU239(PU239自然界中不存在,需要在核反应堆中通过中子轰击U238产生)。
我国现在共探明铀矿200多个,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湖南、广西,新疆、辽宁、云南、河北、内蒙古、浙江、甘肃等省。空间分布上我国铀矿分南、北两个大区,北方铀矿区以火山岩型为主,南方铀矿区则以花岗岩型。不过这些矿都是中小规模的。
就在去年底国土资源部还宣布,在我国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新发现了一处国内最大规模的世界级铀矿,同时这一发现打破了我国此前没有国际级大铀矿的局面。问题三:核电厂怎么发电的。全一点 核电厂用的燃料是铀。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2.1 压水堆核电站
以压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它主要由核岛和常规岛组成。压水堆核电站核岛中的四大部件是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泵和堆芯。在核岛中的系统设备主要有压水堆本体,一回路系统,以及为支持一回路系统正常运行和保证反应堆安全而设置的辅助系统。常规岛主要包括汽轮机组及二回等系统,其形式与常规火电厂类似。
2.2 沸水堆核电站
以沸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沸水堆是以沸腾轻水为慢化剂和冷却剂并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直接产生饱和蒸汽的动力堆。沸水堆与压水堆同属轻水堆,都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建造费用低和负荷跟随能力强等优点。它们都需使用低富集铀作燃料。
沸水堆核电站系统有:主系统(包括反应堆);蒸汽给水系统;反应堆辅助系统等。
2.3重水堆核电站
以重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剂的反应堆,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铀作为核燃料。重水堆可用轻水或重水作冷却剂,重水堆分压力容器式和压力管式两类。
重水堆核电站是发展较早的核电站,有各种类别,但已实现工业规模推广的只有加拿大发展起来的坎杜型压力管式重水堆核电站。
2.4 快堆核电站
由快中子引起链式裂变反应所释放出来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核电站。快堆在运行中既消耗裂变材料,又生产新裂变材料,而且所产可多于所耗,能实现核裂变材料的增殖。
目前,世界上已商业运行的核电站堆型,如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气冷堆等都是非增殖堆型,主要利用核裂变燃料,即使再利用转换出来的钚-239等易裂变材料,它对铀资源的利用率也只有1%—2%,但在快堆中,铀-238原则上都能转换成钚-239而得以使用,但考虑到各种损耗,快堆可将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问题四:核能发电的简介 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它是实现低碳发电的一种重要方式。国际原子能机构2011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442座,核电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拥有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法国、日本和俄罗斯 。核能发电利用铀燃料进行核分裂连锁反应所产生的热, 将水加 热成高温高压,核反应所放出的热量较燃烧化石燃料所放出的能量要高很多(相差约百万倍),而所需要的燃料体积与火力电厂相比少很多。核能发电所使用的的铀235纯度只约占3%-4%,其余皆为无法产生核分裂的铀238。 举例而言,核电厂每年要用掉50吨的核燃料,只要2支标准货柜就可以运载。如果换成燃煤,则需要515万吨,每天要用20吨的大卡车运705车才够。如果使用天然气,需要143万吨,相当于每天烧掉20万桶家用瓦斯。换算起来,刚好接近全台湾692万户的瓦斯用量。问题五:核电站是怎么发电的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当铀235的原子核受到外来中子轰击时,一个原子核会吸收一个中子分裂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裂变产生的中子又去轰击另外的铀235原子核,引起新的裂变。如此持续进行就是裂变的链式反应。链式反应产生大量热能。用循环水(或其他物质)带走热量才能避免反应堆因过热烧毁。导出的热量可以使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气轮机发电。问题六:核电的发电过程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利用,对人类生存、发展、进步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进入21世纪后,人们更加注重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的质量。大量燃用化石能源产生的温室效应、酸雨现象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同时,化石能源经长期开采,其资源日趋枯竭,已不足以支撑全球经济的发展。在寻找替代能源的过程中,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核能的应用,而核能最主要的应用就是核能发电。人类首次实现核能发电是在1951年。当年8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在爱达荷州一座钠冷块中子增殖实验堆上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能发电实验并获得成功。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实验核电站,发电功率5000KW。  核电站与火电站发电过程相同,均是热能—机械能—电能的能量转换过程,不同之处主要是热源部分。火电站是通过化石燃料在锅炉设备中燃烧产生热量,而核电站则是通过核燃料链式裂变反应产生热量。核电站的组成通常有两部分:核系统及核设备,又称为核岛;常规系统及常规设备,又称为常规岛。这两部分就组成了核能发电系统。核岛中主要的设备为核反应堆及由载热剂(冷却剂)提供热量的蒸汽发生器,它替代常规火电站中蒸汽锅炉的作用。常规岛的主要设备为气轮机和发电机及其相应附属设备,常规岛的组成与常规火电站气轮机大致相同。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