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夫追求的最高境界?治未病?
答案:5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10:38
- 提问者网友:蓝琪梦莎
- 2021-01-30 21:48
中医大夫追求的最高境界?治未病?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1-30 22:25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治未病不治已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1-31 00:57
内经云:是故圣人,不治巳病 ,治末病,不治巳乱,治末乱,此之谓也。此医为上工。
- 2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1-31 00:08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主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内经》中出现“治未病”一词的还有2篇。《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类似于唐代孙思邈所说的“欲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两篇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 3楼网友:荒野風
- 2021-01-30 23:05
说白了就是预防医学的作用大于临床医学嘛。
- 4楼网友:鸠书
- 2021-01-30 22:55
未病 要看是哪种。
一种是身体健康的人。一种是亚健康的人。
若身体健康自己只需要注意生活规律、饮食就行。
若亚健康去治未病中心医生强调的也是生活规律、健康饮食饮食。
生活规律、健康饮食就是最高境界。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