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屈原的执著与渔父的旷达之间,你更欣赏哪一个?理由是什么?
答案:3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0 22:50
- 提问者网友:贪了杯
- 2021-11-10 09:25
在屈原的执著与渔父的旷达之间,你更欣赏哪一个?理由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11-10 11:01
这两个人,其实是两种人生的对比。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我国儒家出仕的典型代表,愿以己之力涤除玄览,有功于社稷江山,造福于天下万民。渔父,“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是黄老道家的象征者,世事转移,与“和光同尘”有异曲同工之妙,此隐逸者也!两个人,各有其妙,隐者保持着人性的真纯;仕者,自不必说。这两种人,从古至今知识分子的理想境界,徘徊其中而不知所取。昔者,彭泽县令亦心为行役……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入世,毕竟人是社会中的人,岂能独善。不过内心,肯定还真是要有逍遥之姿,否则难以宁心啊!一家之言,见笑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猎心人
- 2021-11-10 12:33
我欣赏渔夫。渔夫和屈原是不一样的对比。一个洒脱超然,全身远害,渔夫是隐士;一个坚守信念,宁为玉碎,屈原是理想主义者。屈原宁赴湘江,葬身腹中也不愿世间之污浊染其身。看看如今的社会,我们能做到像屈原一般么?世间的污浊遍地都是,屈原格格不入无法改变,倔强而执着的坚守着,因为其无法使世间清白如他,无法将众人唤醒,这不是一种孤独么?最后他选择自杀,来坚守自我。为何不学习渔夫呢?混迹于世间污浊,淈泥扬波,哺糟饮醴,但世间的污浊其实根本并没有沾染到其内心,渔夫的抗争是默默的,温柔的,不似屈原的强硬抗争。柔软的抗争能保全自己,全身远害。我认为如今的我们面对污浊也应如此面对,如同渔夫一般柔软的抗争。
- 2楼网友:夜余生
- 2021-11-10 12:04
答:欣赏屈原。理由:屈原没有说服渔父,渔父也没有说服屈原,最后渔父自己扬长而去。但是我们知道屈原,他在这篇作品里,表现的是一种矛盾的心态,但是他最后用自己的行动作了一个结论——这就是自沉于汨罗。当然自沉于汨罗这件事情,用我们今天的人来看,对于这种具体的行为方式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自沉于汨罗所表现出来的,对于自己理想的这种珍爱,对于自己这种操守的坚持,对于自己整个人生价值取向的执著──这样一种精神,我想我们今天仍然应该抱着一种十二分的崇敬。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