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十回 宝黛为什么会产生冲突?
答案:7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7 22:45
- 提问者网友:山高云阔
- 2021-05-17 17:48
红楼梦第二十回 宝黛为什么会产生冲突?
宝玉是怎样解决冲突的?
急需答案,最好详细点,高分谢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5-17 19:17
冲突产生的原因就是宝玉在宝钗那里玩,于是黛玉使性子吃醋。
冲突平息的原因是宝玉向黛玉表明心迹,宝玉说:“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脂批曰:“八字足可消气。”这就是脂砚斋认为暂时解决了矛盾的关键句。其实这话正中了黛玉心里,但说得太直白,她一时难以接受。于是就说:“我难道是为叫你疏他?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说:“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至此二人心相照矣。
此处又有脂批曰:“此二语不独观者不解,料作者亦未必解;不但作者未必解,想石头亦不解,不过述宝、林二人之语耳。石头既未必解,宝、林此刻更自己亦不解,皆随口说出耳。若观者必欲要解,须自揣自身是宝、林之流则洞然可解;若自料不是宝、林之流,则不必求解矣。玩不可记此两句不解,错谤宝、林及石头作者等人。”(这段脂批表明你只能站在宝黛立场上去想才能明白他们这些看似随意的斗嘴背后隐藏的心情,我做为读者之一也只能尽力揣摩。而每个人心中的宝黛或都是不同的,就看你认为谁比较接近)
其实黛玉此时已然完全软化感动,心头那根刺也暂不觉痛了,于是她转话题到关心宝玉身体,嗔怪他冷天反脱披风,疼惜之情,自然溢出。这话锋一转,矛盾自然就化解了。
宝黛的冲突并不是他们两人之间的冲突,而是这两人在同一阵线上,追求自由爱情,反对仕途经济,对这个社会的丑恶嗤之以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强大压力,是他们与社会的冲突。黛玉知道宝玉是她的知己同路人,同时也知道宝玉是这个社会最腐朽的上层建筑的产物,所以她前期的内心矛盾是很激烈的,心里一直有刺,总是容易把宝玉当成对立面,当成“金玉说”的拥护者。她生气的对象不是宝玉,而是宝玉的地位,宝玉那高高在上的贵公子身份。此时宝玉所能做的只能是软语安慰,毕竟爱情的力量总是可以融化寒冷的猜忌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5-18 02:14
很简单,在前面端午节颁赐节礼的时候,元妃就要贾家在五月初一到初三打三天的平安醮。在道观里面先是宝玉看到了一个金麒麟感到好奇想给史湘云留着,却被黛玉看到生了疑;后来张道士又想给宝玉说门亲事,而贾母则说不需要什么家世身份对的上的,只要是模样和性格好就行,也就搪塞了过去。而这两件事情都被宝玉和黛玉记住了。宝玉是因为怕黛玉产生误会,而黛玉有因为金麒麟而心中不快再加上张道士的言语又让黛玉顿感堵得慌。去了一天之后也就因为中暑而在家中休养,后来宝玉来看,黛玉有拿着这些话刺激了宝玉,宝玉顿觉黛玉没有了解自己的心,就发了很大的脾气,甚至再次出现了摔玉的场面。黛玉虽感到自己唐突了,却也放不下身段,两人越炒越厉害,最后也就惊动了王夫人和贾母。
- 2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5-18 01:27
为了她的心。拉住黛玉解释“亲不间疏”。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宝钗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
李嬷嬷骂袭人“哄宝玉”“妆狐媚”“配小子”,袭人气哭。宝玉守袭人,劝袭人,给袭人喂药。宝玉给麝月篦头,睛雯讽刺,宝玉说她“磨牙”。
湘云至,黛玉因宝玉恋着宝钗而使气回房。宝玉对黛玉讲“亲不间疏,先不僭后”的道理。
- 4楼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5-17 23:37
都是因为嫉妒,宝玉对黛玉的所有解数就是赔礼道歉说小话。
- 5楼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5-17 22:31
[应前生,仙姝命见神瑛;叹心事,情缘终成虚化]
小说开篇以神瑛侍者甘露救仙草,为报恩,绛珠仙子随神瑛侍者历劫凡尘,欲以一生之泪偿还为由,引出了现世之中的宝黛的命运重缝.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
贾府初见,两人便有似曾相识之感,这既接应了前世之盟,有道出了二人日后耳鬓厮磨,心意相属的情感,然而,在多舛的现实中,他们这份纤尘不染的纯洁爱情又岂会圆满而终?
前世绛珠仙子的还泪之说,神瑛侍者欲下凡造历幻缘之意,便以注定二人今世爱情的辛酸悲苦.
现世中,宝黛二人小时日则同起同坐,夜则同止同息所成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情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发展成为亦真亦幻,不蓍热见烟火的精神之爱.宝玉不喜仕途的沽名浚誉与假意逢迎,黛玉伸知其意,从不劝戒宝玉读圣贤书,步仕途路.三十二回中,当湘云,袭人暗嘲黛玉之时,宝玉毫不避嫌的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吗?要是他也说这些混帐话,我早就和他生分了."足见他二人的心意相通,性情相投,然而也正是这种与当时当时封建社会入仕思想相冲突的观念产生,使得他们无不例外的成为众人眼中的叛逆者,自然会被仍处于强势地位的封建势力所摧毁,即便他们这种纯洁真挚的精神之恋是人们所向往的,却也总会碍于现实难以实现.
再者,在贾府中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得有着强烈自尊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黛玉变的更加敏感多愁起来,贾母面前她时刻小心翼翼,生怕说出惹贾母不开心的话来,然而,她的率直'任自然地发展出了她的灵性",她才华横溢便使她难免有些恃才傲物,目下无尘的清高,因此她往往会说出一些令人脸上无光的尖酸刻薄,冷嘲热讽之语,从而使她不得人缘,背上了孤高自傲,难以接近之名,这在贾母,王夫人等封建家长心中便是乖僻,小性,不得她们欢心.
她的身体自幼便体弱多病,第三回中,黛玉引癞头和尚之话:既舍不得她出家,若要病好,除非以后不见哭声,不见除她父母之外的外姓亲友,才能平安了此一生. 可见,步入外姓之家,忧郁敏感的黛玉,终会香消玉损,而她无依无靠,没落萧条的家势更不可能让她成为贾母心中宝玉之妻的理想人选.
而且,作为封建家族之子的宝玉,虽然离经叛道,不屑功名利禄,鄙视仕途,但他毕竟受到了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他惧怕父亲贾政,可见他仍忌惮封建家长的权威,这便使得他在由家长指定的婚姻上的软弱和缺乏反抗.
因此,综合黛玉的敏感多愁,兴酸刻薄,身体羸弱,家势败落,以及宝玉的软弱和缺乏抗争,便注定了他们二人的美好恋情将会步入绝境.
所以,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黛玉纵然才华横溢,却也只能对着这份犹如水中只月的感情枉自嗟呀,黯然垂泪,耗损着生命的精魂直至散灭,而以"木石前盟"为今世主线的宝玉,在黛玉死后,也必然注定会道悟出家,回归前世!
字多了点,你参考一下就好啦
种历史的重压和自我萌生的当代意识的冲突,使她表现出对礼教的强烈的束缚感,不 ... 且看第二十九回的一段描写,黛玉揣度宝玉: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 ... 一部《红楼梦》一曲宝黛爱情的悲歌,可以说自始至终都是在“金玉姻缘”和“木石 ... 所谓“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在黛玉来说,即爱得愈深,哭泣愈痛,愈是宝玉向她 ...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