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什么意思?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8 03:02
  • 提问者网友:雾里闻花香
  • 2021-03-27 15:35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3-27 16:28
这句话完整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出自老子《道德经》
译文: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谁能让有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老子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老子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